• 6

鋼管車近年來為求輕量真的有犧牲剛性到踩踏回饋不如碳纖車嗎-

====請益文,謝絕筆戰和軍備競賽愛好者=====

近日想從登山車轉換到公路車的念頭不斷興起
但前幾天到專賣碳纖車的店家詢價時

(小弟之前都騎853鋼管車)

自然就告訴店家說鋼管和碳纖都能接受
但店家跟小弟說了一句:鋼管車近年來為求輕量真的有犧牲剛性到踩踏回饋不如碳纖車
反而是早期的鋼管車還未做輕處理的那段時間,回饋性還跟碳纖車不相上下(先不考慮重量問題)

因此店家強烈建議小弟別買鋼管公路車,因為買了之後遲早還是會再換碳纖車架,她說她只有聽過騎鋼管的換碳纖,還沒聽過其碳纖的換鋼管的,除非家裡已經什麼車都有了就缺鋼管車...

難道現在鋼管車的技術還無法突破嗎?

碳纖車架的截面積較大,可做塗裝的發揮空間較大這是無庸置疑,但本人就是喜歡金屬原色做變化的塗裝(噴砂、拋光、上漆這等純粹的裝飾)
可是聽到店家這樣子建議...讓想要踏入公路車歡樂世界的我突然變得有些無所適從了...雖說都是要找一台看得喜歡的車子騎起來爽度才夠...但是功能性若也能兼具這才是上選阿!!

因為預算和能力問題,選第一台愛駒變得異常謹慎,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2012-10-28 14: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鋼管車 碳纖車
daniel741208 wrote:
但前幾天到專賣碳纖車的店家詢價時

他幹麻狂尻鋼管車,還不懂嗎...

怨念聚合體 wrote:
他幹麻狂尻鋼管車,還...(恕刪)


他建議我買的車子是卜賀馬的碳纖車耶~
那個價位我爬了一下文發現卜賀馬那個價位也是有鋼管車~所以?
鋼、鋁、鈦、碳

以後該不會有"現代"鋁車出現吧。

然後碳纖車店老闆也說:現在的鋁車。。。。

都不同材質怎會說誰像誰,誰不如誰。
最好是有辦法騎出到剛性不足啦.買車如非國腳級.應該都是在預算內求爽度高峰.想買啥就買啥
daniel741208 wrote:
他建議我買的車子是卜...(恕刪)

他專賣碳車
推薦你鋼管車,那你不就跑了去別的地方買

老鋼管最被詬病的問題之一是軟調,最被推崇的特性之一也是軟調
這點幾乎是公認的

碳車的觀感則很主觀化
同一台車有人騎了覺得又硬又震,有人騎了會覺得又軟又彈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我也不懂

鋼管車也可以騎出速度,尤其新鋼管的管材常是兼具彈性與硬度
如你說的853,就被公認是鋼管車架中兩者兼具的頂尖產品
碳車同樣可具備這兩個特性,而且理論上還會更好

你要在兩者間做比較,以效率論那選擇碳車是一定OK的
賽場上現在都是碳車主流,這是客觀事實
碳纖維有著強大的科學基礎支撐
你不用擔心他在效率上的表現會輸給其他材質車架

但不代表鋼管車就會輸給碳車多少
daniel741208 wrote :
他建議我買的車子是卜賀馬的碳纖車耶~
那個價位我爬了一下文發現卜賀馬那個價位也是有鋼管車~所以?...(恕刪)

請問是CURVE, 還是COMP?
PERFORMER不只是有而已,還特別開一個LEAP車系,更加精進技術。

daniel741208 wrote:
====請益文,謝絕...(恕刪)


最近版上有STARBIKE S980與K350

鋼管的開箱文,如果沒有管材迷思

上述兩個管材應該是國產的鉻鉬合金鋼,3抽管材

CP值爆表,重量輕的誇張~

有種東西,叫作標點符號,麻煩google一下使用方式,
再發問,一整串看起來像我娘唸的地藏經...
既然你騎過853管的鋼管,何必聽老闆為了做生意講的話,現代的鋼管管材持續在進步,才不像老闆講的那樣,不過建議你可以試試columbus管材的車架,不過國內廠商用哥倫布管材的很少,國外品牌選擇較多,只是價格較高,騎過columbus的車架,保證你會驚訝。

現在輕量化的鋼管,拜抽管技術的進步,車架可以壓到1公斤多,但是剛性更棒,這種文章網路上很多,別再相信「拔掉獅子的鬃毛就可以讓頭髮長出來」的廣告了。

我自己就是鋼管車愛好者,如果你想要找一支價格實惠、又好騎的鋼管車架,可以私訊討論。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