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入手公路車之前...
小弟手邊還有另外一部Giant XTC
瞭解XTC車架特性後,爬坡表現可圈可點
多次和朋友長程約騎,決定還是依據用途 分成兩部車使用
這次選擇車架時,基本上以鋁車架為主要考量
CAAD、Willier、bmc雖然性能都有不凡表現,無奈屈就於現實 排除清單外
將車架預算範圍定在18000~15000後,才發現其實選擇不多
本文
選擇到後來...
幾乎只剩下TCR(外銷版)與Kuota Korsa Lite之間做比較
就在某天下班後,本來要去士林剪頭髮...
不巧在捷運站撞到柱子,走著走著來到某車行,把小三帶回家

去年底高級車發表時,
無意間在網路上喵到這支車架
但小弟卻從來沒在路上親眼看過...
版上幾位前輩曾分享,可以確定的是
今年外銷為主,國內極少量。
這也好!小弟不想撞車

有別於原本TCR管材
這次雖然還是用6系列鋁合金抽管
但上、下管都改成方管,沒記錯單車架比舊TCR多重約100g

立管就有點變形管了
從最上端圓管,直到五通這邊又變成方管
採用Pressfit BB86,小弟購入Sram Rival一時不察,GXP不能用...

頭管和五通這邊,平焊品質還不賴~
只是小弟對烤漆稍有微詞,白色車架對入塵又特別明顯
好險入塵位置,水壺架裝上看不太出來...

近兩年來...
G牌對於車架配件還蠻用新的
像是頭碗外蓋、管束、中變吊架、後變吊耳之類
大量採用陽極處理,只是陽極頭碗蓋 看久還蠻俗的...

G牌座管尺寸真的很機車
30.9選擇也不多,原本想搭配白色Ritchey WCS
無奈實體店面難尋,後來放棄改用Deda Zero 100

最後來張“偽ISP”做結尾
沒有塗裝的G牌車最好看,想想還真是如此
不知不覺,包括Sram Rival、ITM頭龍握把等零件,已經可以買TCR SL3
畢竟車是自己要騎的,如何在有限預算內
選擇零件,組裝成一台自己喜歡的車 這是每天小弟下班後的樂趣之一
曾經有朋友笑我傻!買TCR SL2,老早就開始練車了
這部十年前的F1,是今年小弟打算犒賞自己的禮物
寫到這裡,小三還缺了輪組 也還沒裝好
擇其所愛,愛騎所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