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適合爬坡的體型是如何?

小弟接觸公路車已有半年了,每週約騎兩次左右,一開始都騎平路,常有百K的行程,最近因春天腳步近了,因此嘗試騎到山上賞櫻花,看風景,由於都是一個人獨騎,也不知到自己腿力到底如何?
然而就在昨天往風景區的爬坡的途中竟發現一路被其他公路車友超車,令自己有點錯扼,然而到下坡時卻發現剛超車的車友,雖努力踩踏中,卻被我輕易的超越,而我並沒怎麼用力的加速.
觀察其他車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苗條,體重都比我輕盈,我在後面看大家爬坡踩踏異常輕鬆,而我勉強跟上卻大腿都快抽筋了,這個道理讓我想起版上大大們常在討論的爬坡輪組較輕,而平地輪組卻較重,我的體重約有81公斤,騎的是G牌的AD3,不知換爬坡輪有用嗎?還是先把體型換成爬坡型較實際一些?
2011-03-14 22: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體型

alan20041340 wrote:
小弟接觸公路車已有半...(恕刪)

不用太高 體重輕 囧
只要是勇腳都很適合爬坡!!......
alan20041340 wrote:
小弟接觸公路車已有半...(恕刪)
體重6X甚至5X公斤很適合爬坡啊
看ANDY SCHLECK 就明白了(遭毆)
不過我們業餘的健康就好
不用刻意減啦XDD
像我181公分 65~67公斤之間徘徊 還不是一樣爬很慢
練習比較重要啦
另外找到自己適合的爬節奏和策略可以減少攻坡所花的時間

參考資料
比你更資淺的在下不才小弟我

補充一點,之前騎風櫃嘴時有一位前輩,明顯比我高比我重
外加使用鋁合金板輪
結果整個比我快至少三分鐘抵達
所以多練習爬坡的技巧和體力是存錢升級輪組時最佳選擇
其實看身材不是很準,常出去騎車,在山上看到很多肌肉結實身材又條修長的車友,

踩著很輕的齒比很快的轉數,結果自己轉數不到50用稍重的齒比緩緩的就超過了,

對方要追上來會用更輕更快的轉數,通常最後持續不久,雖然自己也不輕鬆但是可以一直撐著,

所以看身材不準,看對方齒比跟速度還有練習的方法比較重要.

體重重有更多的能量踩的重又快的轉數,一樣是很快的.

平路可保持 35~40 KM/H,然而一爬坡僅剩 8~12 KM/H,常騎百K也不會腰酸背痛,爬坡時很辛苦,但之後也不會肌肉很酸痛,爬坡真是我的弱項,除了減重外,換輪組不知有無效用?
alan20041340 wrote:
小弟接觸公路車已有半...(恕刪)
不必太迷信身材和體重
我身邊有滿多爬坡超強的大胖

也不要太倚賴器材
可以藉由練習而進步的東西,不必要也不應該藉由砸錢來達成

多練就對了
有練真的有差
ad3應該是配DT1800,換輪組當然有差但使用一段時日您就會習慣
且墮落,所以為什麼會有練習輪這各名詞,建議您把平路破百多分一
些里程來練爬坡,平路與爬坡肌群與姿勢呼吸踩踏節奏都不同,因為
爬坡需要更大的心肺能力.肌力及更多肌群來參與,還是先買碼錶有
迴轉速.心跳.坡度功能為優先,再上網爬文參考吧.

版主您卡鞋換了嗎? 鞋子小了一號吧!
wu.r
alan20041340 wrote:
平路可保持 35~4...(恕刪)


我是一個90公斤的胖子,騎公路車大概半年的時間,
剛開始有爬坡的路段對我來說真的超級痛苦(不過胖的好處是下坡不踩都很快 ^__^)
之前連縣道110從安坑到三峽的上坡都騎不上去

體重對於上坡絕對是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體重要一下掉下去不容易,
可是技術跟觀念卻可以進步得很快

我騎車到現在體重完全沒減輕,不過上坡速度比以前好非常多
(也可能脂肪有轉換成肌肉吧....)
掌握上坡的一些關鍵技巧
例如說,
1.進坡前的緩衝區先加速,
2.坡度太大進坡前先退小盤(或是後變先進檔),
3.確實掌握上坡的迴轉數跟齒比
4.用背跟手的力量推拉輔助
5.坐姿跟抽車交換
等等等....我覺得這是我這陣子練上坡的心得

還要攻坡更快,體重要減是一定要的啦,不過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倒是先可以做到的
花錢換輪組一定也行的,不過輪組要輕一公斤可能要多花一萬,
人要輕一公斤不用花太多錢而且可能容易許多

胖子要攻坡,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力阿!
如果是練車的時候,不訪多Push一下自己的淺能吧!

加油咧~~~
我也覺得不用換輪組~
還有下坡不要太快~ 你會覺得對方慢,可能對方是利用下坡在輕踩
排乳酸而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