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種體重得用重一點的小A框XR-300
剛好我也想試試小A框的調調
於是找了一款喬紳無logo花鼓再買一對XR-300
一位朋友體重近百
騎的是前20支後24支鋼絲的小A框輪組
(Sun Ringle City Flea花鼓+DT Swiss RR1.2)
於是我也大膽用了前20支後24支

前花鼓20孔只能放射式編法
我「必須」相信花鼓耳的強度是夠的
要是不能用放射式編法
還真不知這對花鼓要怎麼用

為了偷輕用從頭到尾直徑都是1.8mm的DT Swiss Champion鋼絲
然後為了怕鋼絲與花鼓鋼絲孔不密合而加了墊圈
付出的代價是小小一圈零售要1.8元台幣......

後花鼓只有24孔
最多只能編二交叉
強度優先
所以鋼絲乖乖用DT Swiss Competition 2.0-1.8mm

鋼絲數少
為了提高穩定性與側向剛性
外交叉交疊處用直徑0.4mm白鐵線綁起來

原本還要上焊錫的
不知為何就是巴不上去
只好放棄
錦麟XR-300小A框

大學時唸的材料力學的知識告訴我
材質的強度在「一定程度內」可以靠構件斷面設計彌補
實際跑起來感覺很妙:
雖然輪框不算很輕(原廠數據465克)
但爬緩坡很順
踩起來完全沒有力量被吃掉的感覺
應該是小A框剛性高
支撐我的體重游刃有餘吧
平路與下坡慣性不錯
尤其只要有一點點緩下坡就有輪子帶著人車跑的味道
整體跑起來的爽度勝過我貴鬆鬆的DT Swiss RR1450 Classic
原本還有點擔心前20後24支鋼絲撐不撐得住我的體重
初步看來是多慮
不過只跑了30公里不到
耐用性還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