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換騎公路車 為了打好基礎 正勤練迴轉速
所以每次出去騎車都是選用輕齒比高迴轉騎行
(平路 大盤34 飛輪 17)
一次和車友出門騎車發現 他是用 大盤50 飛輪 25 在騎
問他"這樣不是比較傷鏈條嗎(鏈條是斜的)" 他回答"是阿但是將騎比較有扭力"
奇怪齒比一樣為啥扭力會不同 想想不合理但基於好奇所以也試了試 50/25 的感覺
結果好像是有 但又不太確定是不是錯覺
還是有其他車體結構上的關係
想問問各路高手或有專於此研究者
同樣輪組 車架 齒比 迴轉速(同一人踩踏) 但不同齒盤組合下(34/17 VS 50/25)
50/25 是不是真的比 34/17 輸出功率比較低勒
或者說為了達成相同的輸出功率,踩 50/25 需要多用力一點
以上為紙上談兵

我根本不想試,也不覺得 50/25 有什麼必要去用
掛大盤時,最大飛輪還是別用比較好,第二大飛輪也盡量不要
G-TCR2 wrote:
最近剛換騎公路車 為...(恕刪)
對於標準盤變速效率好很多我是同意的,我同時也認為標準盤騎乘效率比較好。
把問題簡單一點
假設輪子前進需要一個Torque,由於旋轉中心點與飛輪相同所以一併假設成T
鏈條拉動飛輪有一個張力,姑且稱之為F。前齒盤力矩為R,飛輪為r
T = F * r = (F * R * r) / R = F * R / Gear rate (Eq.1)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標準盤大小盤有一個齒比很神奇,叫做39/14 = 53/19
但事實上,53/19 比39/14 重這麼一咪咪。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這個齒比
你會發現,怎麼比較重的53/19踩起來比較輕鬆!
小的認為,原因是在於齒比相同的情況下,R 越大(也就是大齒盤齒數越多)踩踏會越輕鬆
但也不是無上綱的放大就是正確的趨勢,公路車必須考量複雜地形的影響
不像TT/TRI Bike拼直線所以把大盤做到54/42、55/42、56/44
所以嚕~一些想法提供給大家參考~就醬~
http://white-maou.blogspot.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