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大盤的腿長??

各位公路車同好們,
想請問大家,我身高176,腿長約82,
一直以來用的都是腿長170的大盤,但車店老闆,車隊教練,周遭車友,和網路上車手資料,FITTING,
皆指說我應該要使用172.5的,會比較適合我的身材(很多車手也好像都偏向長一些的),
不曉得是否有跟我一樣情況的車友,使用過這兩種腿長,
因為我試騎過朋友的車(身材相仿,大盤是172.5),感覺轉不太起來,有點頓,
不曉得是不是我自己心理作用,還是說都是要經過一段適應期就會改善?
另外我這種身材使用170,會有什麼影響嗎?
麻煩大家不吝賜教!!謝謝
2010-08-10 19: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盤 腿長
豪1979 wrote:
各位公路車同好們,想...(恕刪)
習慣問題吧?
例如我跨高才 77.6,一般是建議 170,但我卻用 172.5 的曲柄,也是可以轉很快
小弟 173cm 跨高長 77cm

公路車 腿長 170 迴轉好踩範圍 90~110 rpm
小折 腿長 175 迴轉不太好踩 90~100 rpm , 好踩範圍 70~90 rpm 較順
豪1979 wrote:
各位公路車同好們,想...(恕刪)


我175,腿長84

用172.5的齒腿

有時高轉速也會感到有頓點

不過大多時還好

如果你170齒腿用得很順就繼續用吧,沒影響這麼大的


倒是大多數版上的人比較沒考慮到這一點,或是騎不出差別


我的意見,給你參考
豪1979 wrote:
各位公路車同好們,想...(恕刪)


一般同齒比曲柄長時起步會略重一點點...
踩踏迴轉速不夠時也會重一點點...

不過這2.5mm的差異...
感覺上影響比較多的會是在...
踩踏提拉迴轉時之前推下壓的動作...
同腳踝高度下的前推下壓點...
會有比較高的膝蓋下壓高度...
一般來說會有比較完整的力道輸出...

要不要換感覺上如參加比賽...
換與不換就看對成績的差異...

我是休閒騎一般我都原廠用壞了...
再來打算換我所需要的規格...

CaseyChao wrote:
一般同齒比曲柄長時起步會略重一點點...

CC大~
同齒比,曲柄長,表示騎士踩踏的力臂也長。
力矩 = 力 * 力臂
要推動同樣的齒比,力臂若長,施力較小。
小弟書讀的不好,但國中物理我還記得。

同齒比,曲柄越長,起步會比較"輕"。
因為施力不用這麼多~!!!!
CC大斷鳥坐墊之後,要開發"長曲柄不省力"大盤組嗎??
豪1979 wrote:
一直以來用的都是腿長170的大盤,但車店老闆,車隊教練,周遭車友,和網路上車手資料,FITTING,
皆指說我應該要使用172.5的,會比較適合我的身材(很多車手也好像都偏向長一些的),

承上面所述。
普遍選長曲柄的人,是為了獲得大的力臂。
選手的技巧和一般人不同,可以用好的迴轉技巧去掩飾長曲柄的影響。
豪1979 wrote:
因為我試騎過朋友的車(身材相仿,大盤是172.5),感覺轉不太起來,有點頓,
不曉得是不是我自己心理作用,還是說都是要經過一段適應期就會改善?
另外我這種身材使用170,會有什麼影響嗎?

選曲柄長,還要看你的大腿長and坐墊位置。
座艙空間,是很多前輩強調的。
若是你的膝蓋前緣與踏板的相對位置不佳,讓膝蓋不舒服。
也可以考慮使用長曲柄,增加座艙空間。
aquarous wrote:
我175,腿長84
用172.5的齒腿
有時高轉速也會感到有頓點
不過大多時還好
如果你170齒腿用得很順就繼續用吧,沒影響這麼大的
倒是大多數版上的人比較沒考慮到這一點,或是騎不出差別
我的意見,給你參考

同學,我的身高與跨高都和你一樣耶~!!

我騎74度立管的車,本來座艙空間就比較小。
用170mm的曲柄時,是可以很快把迴轉拉高。
但我的膝蓋卻很不舒服,只好在換成172.5mm的曲柄。

我自己用短曲柄的感想。
平時騎車,轉速可以很快拉高,但極限轉速不會因此提高。
長曲柄的拉轉速是比較慢,頓點可以用技巧彌補。
最大的好處就是當爬很陡的坡,轉速拉不出來時,
力臂長,可以幫助我施力。
(P.S前輩提醒過我,換曲柄長,坐墊高度也要注意。)
ddar白馬 wrote:
CC大~同齒比,曲柄...(恕刪)

推~~
我自己從172.5換成175mm曲柄,座墊不多不少就是往下調2.5mm,否則會卡到陰。
而且用適合自己長度的曲柄,肌群利用率也比較高(不專業言論,複製貼上前請考慮一下:p)。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ddar白馬 wrote:
(恕刪)...同學,我的身高與跨高都和你一樣耶~!!

我騎74度立管的車,本來座艙空間就比較小。
用170mm的曲柄時,是可以很快把迴轉拉高。
但我的膝蓋卻很不舒服,只好在換成172.5mm的曲柄。

我自己用短曲柄的感想。
平時騎車,轉速可以很快拉高,但極限轉速不會因此提高。
長曲柄的拉轉速是比較慢,頓點可以用技巧彌補。
最大的好處就是當爬很陡的坡,轉速拉不出來時,
力臂長,可以幫助我施力。
(P.S前輩提醒過我,換曲柄長,坐墊高度也要注意。)


老爺(有小孩的一律稱老爺)...你不知道身高跨高一樣

還是不一樣嗎?

我們倆的小腿長與大腿長也不一定一樣啊~~是不是~是不是~


即使大小腿長又一樣,但...

我們倆的肌束粗細不同,騎乘方式不同

還是有可能不一樣~~沒錯吧~沒錯吧~


公路車的世界不只物理,還有運動生理

運動生理雖然也只是透過模型建立論述,對於每個獨立個體都需要修正項

但足夠變魔術給大家看了


扯點別的

大多時你還是騎登山車為主吧

175踩慣了

172.5,170對你來說應該不會差很大...

特別是你說到長曲柄在陡坡時比較好施力,我猜大多時候你是坐著踩的

但是我騎公路車久了...

遇到阻力當然是站起來,即使我是胖子,即使我沒力了

我都會站起來,相對之下迴轉的順暢就更重要

目前我車上是172.5的腿,那完全是我個人從一開始騎公路車就養成的習慣

其實,我應該是用170更恰當(會讓我的骨盆在踩踏時更穩定)

可惜,習慣養成了不好改啊~~就像你叫老潘不要握下把抽車一樣很難改

因此我就繼續用啦


再扯遠點

我們倆認識這麼久不要說沒交情

你這種身高跨高騎74度坐管角真的很怪

我覺得74度角是身高不到170的台灣人,或是熱血得要死義大利人在騎的

要不要試試我的Peloton 全碳纖維車啊,坐管角73.5度的

我都還用到offset 25mm的坐管哩


有空的話撥電話給我,好久沒一起騎車了
ddar白馬 wrote:
CC大~同齒比,曲柄...(恕刪)


關於樓主所提大盤的腿長??
把之前分享中的段落複製到這再分享一下...
{{一般同齒比曲柄長時起步會略重一點點...
踩踏迴轉速不夠時也會重一點點...}}
{{同腳踝高度下的前推下壓點...
會有比較高的膝蓋下壓高度...
一般來說會有比較完整的力道輸出...}}

這其中有我簡單分享的三個面向...
重點在於...
一是曲柄長...
二是迴轉數...
三是腳踝高...
我蠻簡單的說...

今來稍細一點分享...
不動的曲柄好像是長一點比較省力...
好像用比較小的力量就可驅動...
不過踩踏迴轉中動的曲柄...
長的曲柄所形成的圓周長就是會加長...
而這其中影響有蠻多變數...
簡單說就是會因人而異...

以市售曲柄有不同長度...
可以看出這並非套公式...
如只要套公式...
那曲柄就以離地高最合適的安全長度做規格就好...
何須有長短?

由此可見曲柄長並非長短的關係...
與相對作用力的關係...
這其中踩踏迴轉順與不順的關係...
也是蠻重要的...

當騎乘施力由大腿上下...
帶動小腿腳踝腳掌...
使曲柄產生圓周迴轉...
單車上迴轉的曲柄形成圓周運動...
而長的曲柄所形成的圓周就長...
這可能也會是不順的原因...

而起步迴轉順暢使用的相對力就小...
起步迴轉不順所需用的相對力就會略重一點點...

~~~~~~~~~~~~~~~~~~~~~~~~~~~~~~~~~~
我會帶公式是在這時候...
對於曲柄長短末端會有多少相對力...
我會著重於曲柄末端軸心上的卡踏及車鞋...

穿跑車鞋加好走路多點重量的休閒橡膠底...
使用傳統的跑車大卡踏...
跑車鞋加休閒橡膠底及卡踏比一般輕量化約重五百克...

當迴轉數夠時可產生多一點點的慣性...

感覺上在單車上可以加點重量的是...
這單車動力來源端...
每次看了CC大的文章,小弟都有如提胡灌頂。
CaseyChao wrote:
今來稍細一點分享...
不動的曲柄好像是長一點比較省力...
好像用比較小的力量就可驅動...
不過踩踏迴轉中動的曲柄...
長的曲柄所形成的圓周長就是會加長...
而這其中影響有蠻多變數...
簡單說就是會因人而異...


同齒比,曲柄長,表示騎士踩踏的力臂也長。
力矩 = 力 * 力臂
要推動同樣的齒比,力臂若長,施力較小。
這個不會因人而異,這個是基礎物理,不會變的。

若是會變,諾貝爾物理獎就給CC大得好了。
CaseyChao wrote:
以市售曲柄有不同長度...
可以看出這並非套公式...
如只要套公式...
那曲柄就以離地高最合適的安全長度做規格就好...
何須有長短?

物理公式,僅僅只能釐清曲柄長較省力的觀念。
那要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曲柄長呢?
當然是看自己的腿長and大腿長and座艙空間。
這個和物理公式一點關係都沒有,請不要混為一談。
CaseyChao wrote:
跑車鞋加休閒橡膠底及卡踏比一般輕量化約重五百克...
當迴轉數夠時可產生多一點點的慣性...
感覺上在單車上可以加點重量的是...

大哥,穿重鞋子增加慣性這事......就不要拿出來笑死人了。
增加慣性的同時,腳上增加的重量,騎士一樣要負擔。
負擔變大所增加的慣性.....這個一點意義都沒有。
只會讓消耗騎士的體力。

若以90rpm計算,不停的騎2個小時。
2個小時就會踩上10800轉.....
這表示腿部要多負擔這500g,轉10800次......這個負擔很大的。

施力 * 位移 = 作功
我們可以改變車子上很多的配置。
省力的,位移就多。(曲柄長,省力,迴轉半徑大)
增加鞋子重量,施力增加,作功也增加。
這樣換來的慣性,對騎士節省體力是沒有幫助的。
那要這種慣性幹嘛?

拜託別在搞笑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