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創新與極致手工製作車架工作室的歷程。
位於Ponte San Marco的Carrera大樓,地理位置靠近北義大利的Brescia市郊,是一家one-stop店,是也是義大利經典大賽舉辦的城市。
這家17年的公司員工總數不到30人,老闆告訴他們一年只要生產3000個frames,而且業務經理Frank Boifava承認這是不積極的行銷。但是Carrera的手工品質與特殊訂製的優良聲譽也因此傳播全世界。
1989年起Carrera就以廠隊的身分參加環法大賽當時隊上名將如雲,如Marco Pantan,Chiappucci,他們共同為Carrera獲得許多大賽的勝利,也打響Carrera在自行車界的知名度,1995年起Carrera不再以廠隊的名義來參加賽事,轉而贊助兩個頂尖隊伍所需要的車架Sidermec(隊名)隊長為Stefano
Garzelli ,與Marco Pantani所屬的 Mercatone Uno。
Marco Pantani他的teamroom就位於Carrera大樓的後面。(大樓的前面是Carrera展示間 ,中間是工作室。
如果您在深夜經過這棟大樓,您會看到全暗的大樓裡只有一點點亮光,這個亮光是來自樓上的gym健身房(正面是一大片落地玻璃),下午的時間會擠滿了當地的選手在這裡練習,測試車架(為他們特製的車架)。2005年同樣的地點也在訓練F-1雷諾車隊的車手FERNANDO ALONSO 及 JARNO TRULLI。
從頂尖的車隊到工作室、健身房與銷售點—都在同一個地方。Carrera的品質要求非常高,他們不僅僅在工作室裡製造bike,他們還親手研發製造創造bike的機器。
公司創辦人Frank說:“我們曾經是Stephen Roche贏得Tour(比賽名稱)的團隊,也是Giro(環義大賽),1987年冠軍的團隊,然後Carrera牛仔褲的老闆—目前是Carrera的贊助廠商—決定他們把Carrera的名字放在bike上,就像牛仔褲一樣(在當時,我們使用的是Battaglin bikes) 。所以我與我的同事Luciiano Bracchi開始為車隊製造bike—然後我們發現大眾也會有這方面的需求,漸漸地,我們公司變大了!
1989年,當Carrera-Podium開始製造frame的時候,就是在現在位於Ponte San Marco的大樓,這棟大樓在當時還是製造牛仔褲的工廠,Carrera-Podium是在後面的一個小房間裡製造車架。
FRANCESCO Boifava—是退休的車隊經理Davide Boifava的侄兒,他現在負責管理大樓也是Marco Pantani所屬的 Mercatone Uno車隊的經理,在他與Bracchi創辦公司之前,他已經是一位有8年資歷的專業擁有領先技術的工程師,這項菁英背景與專長建立公司的經營邏輯。
Boifava說:“我們所經營的是高級車架、個性化的產品,這是大工廠所做不到的:他們生產目錄上有的車,沒有的做不出來“ Boifava繼續說“這些是我們做的車架、這些是我們做的顏色、這些是我們做的尺寸….但是我們的理念不同。我們也有目錄,裡面刊載標準的frames與尺寸,但是我要說,我們所生產的車架,60%都是one-offs(獨一無二的),特製的顏色與特殊訂製的車架。我們所生產的是非常手工的產品:這不是工業。我們目前所經營的方式是不可能達到工業的規模。
Frank從電腦檔案裡叫出一份客戶訂購單,上面詳細載明bike的每一個細節—還有在車架需要特製塗裝的設計圖:“這就是大工廠不做的事,因為您會耗費許多時間,時間愈多,開銷愈大。但是,這是我們做的—而且客戶非常喜歡。這也是我們如何建立我們的聲譽:高品質、獨一無二的車架。
身為一家年輕的公司—但是,是一家有著資深技術經驗、專業公路賽經歷—Carrera-Podium一直都可以接受新的技術與新的材質 Boifava說:“我們對於新的材質一向保持開放的態度。我們是第一個在職業競賽中使用鋁車架,Chiappucci於1990、1991年的比賽使用鋁車架。然後,我們是第一家義大利公司在職業競賽中使用titanium(鈦)frames。我們也是義大利第一家在鋁車架上加裝carbon(碳纖)的後三角。那是在1996、1997年,Bartoli使用這一款車架,然後贏得世界盃。

每一輛 CARRERA 都是顧客訂購後才進生產線生產,每一輛 CARRERA 都是在義大利製造完工,所以訂購後需要 2 個月的生產期。(挑選台灣已代理進來的車架就可以直接買到)
1989 年開始了由 Davide Boifava,擔任知名的 Carrera 車隊的領隊,Carrera 是冠軍車隊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賽事如環法大賽,環義大賽、古典賽和世界盃都得到了勝利及產生了許多冠軍選手如 Stephen Roche,Claudio Chiappucci,Marco Pantani 和 Micheli Bartoli 等,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的為 CARRERA 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名聲及造就 CARRERA 卓越的造車工藝。
公司的經營及生產的方向,是由 Francesco Boifava 和 Luciano Bracchi 所負責的,至今 Carrera 也還是一級車隊的主要贊助商,這樣的合作方式是專業隊和車架廠可以一起成長的最佳模式。因為如此所以因為比賽而開發出來的最新的設計和技術也會應用到量產車上,這樣可以讓消費者也能乘坐冠軍腳踏車。Carrera 自行車是被創造適應嚴厲歐洲賽事的需要,提供最先進的技術和獲取最高質量的標準。
HSLA STEEL 是高強度的鋼合金,特性是非常好加工,而且在經過熱處理後最大強度可達 1400 N/m㎡。
ALUMINIUM 系列 主要使用 Dedacciai U2 管(成份有鋯、鎂、鈧)和 7003 T6 鋁合金。U2 管材在經熱處理後最大強度可達 650 N/m㎡ 而 7003 T6 管在經熱處理後最大強度可達 420 N/m㎡ ,CARRERA 應用以上的管材特性製造出高實力的賽車級的車架。
FIRST-RATE CARBON 最高級的碳纖維主要的結構是由 PRE-PEG 9052S / TORAY 所構成的。 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應力需求,所以在加工製程上,使用各種如交叉、重疊、或單向的編織技術來滿足所需的應力需求,及加上使用的是 H.T.1.K 規格的碳纖維來包覆管材,讓管材擁有強硬的路感卻又不失彈性的材料特質。 管材的結合也是使用在航太工業上應用的樹脂來進行結合,為的就是讓產品能有更完美和諧的表現。
--------------------------------------------------------------------------------
CARRERA 2009
ILOS
ILOS:車架本體僅有890克(M-SIZE),像刀片一樣薄,像羽毛一樣輕,像鋼一樣強,合成材質應用在自行車上,讓創意及造型成為無限可能,在管型和破壞後,產生變形的關聯性研究報告裏,結構中具關鍵影響的區域被辨識出來,所以在結構觀念及製程上有了重大突破。為了製造出最高性能表現的車架所需要強硬度及高騎乘舒適感、完全的操控性和最低的震動 , 最高品質的材料被應用上,high module (HM) and high resistance (HR) 的碳纖工法加上最高品質的環氧樹脂、碳、鈦和vectran 混合織布,增強輔助部件的強度再結合Kevlar 。 這模組是以Solid Carbon技術來製造,再加以使用真空袋技術完工,在 “真空成形釜”中施加高壓所製造的單體式的車架, 在這個車架,中管及座桿是一體式的設計,再加上CARRERA-PODIUM 專利的座椅固定鎖(ILOS同時也生產傳統固定座桿形式的車身)。
使用最小的寬容值及最大的準度來進行管的設計與製造,車架採用輕微下斜的上管設計,這是CARRERA所獨有的規格。車身上的塗裝是手工彩繪的,有5個標準建議尺寸可供參考,碳纖維一體式設計的前叉320克。
這一台車架是朋友的''為了看組起來是什感覺''所以有些配件是暫時替代
成車照














附加一點這個車架真是有給它無敵的貴~
它的價錢光車架就可以買我現在的公路車10台囉
如果能擁有一台~在路上應該是幾乎不會跟別人一樣啦
歡迎各位CARRERA的車主一同來分享你的飛鷹
簽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