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高中時被偷走,之後就一直抱著這小小的夢想到現在
剛好有位朋友家裡放了一台GIANT R3000 650C三鐵版
之前雖然有稍微整理一下回復成可騎的狀態,但後來又放著積灰
想說就這樣任其腐朽不如小弟牽回來整理一下...
這台R3000車架是Cromoly鉻鉬鋼管材,大概是1996~1999年間的車款,雖稱不上老鋼管但也有點年紀了
全車配上島野RSX七速變速系統,STi煞變把,以及框高31mm的650C中版輪
剛牽回來時狀況不是很好,車架多處污損,煞變把故障等等..

之後經過幾天的努力,先將能拆的零件拆下清潔保養,車架用水蠟推掉污痕並打上AS保護
前後滾珠花鼓換油保養,重走線及更換車手帶,並且將RSX七速煞變把修復到勉強堪用的狀態
全車除了內外胎 車手帶 線材等耗材外均包留原車零件..來看圖吧
650C車架,立管角度較大,後上叉視覺上看起來修長許多
無牙龍頭及古典彎把...話說配銀色車手帶似乎不太搭的樣子

第一次弄公路車走線跟車手帶,都有很多的改進空間..

車架清潔上完AS後其實原漆狀況不錯,當年金油應該蠻厚的

車架及前叉都是Cromoly鉻鉬鋼管材


RX100前變,這塊電鍍品大概是全車最亮的,幾乎沒啥氧化

RSX七速後變,變速外管使用佳承L3管材(真是有夠硬的...)

曲柄跟大盤是SUGINO的產品

Rigida DP18 650C鋁合金中板輪(框高31mm),因為煞車皮裡面卡了一堆鋁屑,導致輪框被吃很大...
外胎則是之前友人整理時換上的KENDA KONTENDER K196 650*25C

RSX C夾,氧化頗嚴重,之後應該會買穩清去+電鍍膏重新推一下..

(這張有手震抱歉)
修復到勉強勘用的RSX七速煞變把,不過變速仍然有點問題,前變半檔功能喪失加變把無法回彈
原因是之前整理的車行拆開來看可能又不想修,於是沒確實裝回去導致有缺料
後變也有單一檔位上下檔不順的問題..這些問題之後想徵一下七速 or 八速煞變把來凱汰或更換

GIANT坐墊,維樂代工,圖案為縫製

GO!GO!R3000~

整車約重11KG...真的好重....(光是輪組就2.2KG左右)
至於坐墊看起來有點翹是視覺問題,實際用水平儀測量是水平的沒錯

這台車整理到目前的狀態算是完工60%可以上路的狀態
之後打算換掉已經鬆動的BB跟飛輪鍊條等傳動部份的零件
原車齒比是前52/42配上後七速13-23,老實說目前不敢騎去爬山..
飛輪預計更換為日馳12-28七速卡式飛輪(其實也沒其他選擇了..)
再來上個SPD卡踏(小弟已有登山車鞋,目前不考慮再買公路車鞋)跟解決變速問題就差不多完工了~
車子的更多照片請點 相簿
以上是近日小小的整車心得歡迎建議與指導嚕

---------------------------------------------------------------------------------------------------------
8/24 更換煞車皮
R3000的煞車皮看起來是從來沒換過
之前整車時就有拆下來清,裡面還卡了一堆鋁屑
實際上路試乘後,發現更換煞車皮得變成第一優先事項..
煞車完全煞不住呀阿阿,連15kph都煞不太住,害我差點撞鐵門

這也導致R3000從大概整好後到現在只有騎過兩次
上網物色一下,以前的平民好貨Koolstop漲到翻過去,島野原廠皮有看到幾款DA的皮,不過價格也是不便宜
今天跑去大家的好鄰居果貿車行買煞車皮..
戰利品是永傑BARADINE的座+三色可抽換皮 470TC
but.....回到家要裝時發現座的螺絲就是粗了那麼零點幾mm,無法直接塞進RSX C夾裡.....
雖然硬尻是裝得下去,不過若需要調整時會很麻煩...
這件事讓我弄了老半天才把前煞搞定
裝好後隨便轉轉輪子按煞車,看起來煞車力道感覺是大很多..改善效果留待上路試車再行驗證
--------------------------------------------------------------------------------------------------------
8/25 夜騎試車
今天白天幫R3000裝好煞車皮
順便調整煞變把位置跟重纏車手帶..變速也調了一下
晚上跟朋友約吃冰順便騎R3000出門試車
吃完冰晃到自由路GIANT買水壺架,原來那邊只要有消費過留紀錄就可以打9折
(印象中我只有在那邊買過一枚水壺而已)
然後走大中路轉翠華路騎到世運主場館
到那邊才發現剛好今晚有足球比賽(中華對關島)
騎到場外稍微看一下比賽之後就打道回家
今日亂晃里程約12KM 均速不知(還沒裝碼錶..)
換上新煞車皮後果然煞得住了!..(廢話)
然後R3000座墊把手差對我這種大肚又沒柔軟度男來說真是天殺的高,完全彎不下去呀呀
龍頭已經拉到最高了,握下把騎還是會瘋掉,連抓煞變把都覺得有點勉強
因為目前座墊設定偏高,打算先把座墊下降1CM試試,看來調車之路還很長..
-----------------------------------------------------------------------------------------------------
8/28 美術館試車跟噴踏板
今天把R3000的座墊降一公分,並且稍微調整彎把跟座墊角度,目前座墊把手差約9cm
晚上騎去美術館繞圈試車...
前四圈還ok,只是握下把還是蠻吃力的,頭也抬不太起來 噗
然後就在第五圈的一個轉角,過彎後站起來騎加速時
右曲柄的踏板噴出去了...噴出去了...
幸好那時迴轉速不快,一腳踩空後沒有摔車,噴走的踏板也沒有波及路人
在傻眼的狀態下停車,回頭把踏板撿回來..
目前R3000的踏板是wellgo C17,應該是前手的朋友之前整理時更換的
很明顯整理的店家當時並沒有把它鎖緊...造成在騎乘中噴掉的結果
(之後檢查左邊踏板,同樣也是沒鎖緊的狀態..)
踏板飛出去的同時也讓右曲柄鎖踏板的螺牙崩了1/3......
不過自己整車時沒有檢查過也不能怪別人
接下來就開始牽車找尋車店之旅..
在這邊要感謝在美術館附近美名路上新開的M牌店家大方出借踏板板手
因為牙崩掉了,鎖踏板時手非常抖..
在那邊弄了半天,但踏板的牙總是鎖到一半就進不去了
中間還遇到迅猛龍大騎著同是GIANT老鋼管的小橘出現
另外也要感謝一下他願意回家出車來載我回家,只是其實自己走回去距離也不遠就心領迅大的好意了

最後決定只將踏板鎖一半,先把車弄回家再說
只是離開店家才幾百公尺,右邊踏板又掉下來...
再回店家麻煩人也不好,自己試了一下
雖然右腳踝會有快扭到的感覺,但踩曲柄也是勉強可騎
之後就這樣以偽單腳騎法慢慢滑回家..
回家之後稍微清理一下螺牙,抹點黃油,踏板倒是很順利的直直鎖進去
總之先這樣騎,真的又噴掉也可以來考慮換CT盤了...這就是強迫升級嗎

--------------------------------------------------------------------------------------------------------
9/8 更換BB
等了許久,今天終於把R3000的BB搞定了
不過今晚騎出門時超恐怖,原廠BB已經炸掉了,曲柄會大幅晃動..隨時擔心它會不會就地解體..
慢慢龜到果貿車行後,先跟小哥借工具把舊BB拆下
曲柄一退,油封也跟著掉下來 囧rz
BB本身料號是島野 BB-LP20 日製 crmo材質 68-118 滾珠

內部是滾珠珠環,不過外觀類似卡式培林BB,拆裝方式也相同

而新BB則是常見的VP BC-73A鋁蓋 68-118
之後排隊請小哥把BB鎖上,自己再將大盤曲柄逼進去並且微調一下前變就收工了
在施工時也有幾位車友來說車子看起來很新
說真的心裡是蠻高興的,畢竟是12年老車..不禁又想起當初車子清好組立完成時的感動
明天要將已經買好的12-28七速卡式飛輪跟鍊條裝上
週三時預計再裝上SPD卡踏,這樣R3000第一階段的整車就算大致完成了!
(謎之音:還是沒碼表耶....)
-----------------------------------------------------------------------------------------------------------
9/11 R3000再試車
這兩天幫R3000換了8cm短龍頭,也微調一下一堆設定
下午量了輪徑,R3000配650c-25c外胎是1950mm,出乎意料的短..囧
今晚出門閒晃兼試車,先在中海路試著握下把來回幾次
又跑去蓮池潭體驗超顛簸(胎打到125psi)的路感,最後美術館繞個五圈做END
R3000整到現在,只能說三鐵車設定的大立管角度讓我有點不知如何是好..
立管角度大(比較直)首先就影響到seatback會非常不夠
我176腿長約81,seatback大概要6cm以上,再加上大腿骨可能也有點長..
總之seatback完全不夠,什麼曲柄水平時膝蓋鉛垂線要通過踏板中心點根本辦不到..XD
三鐵車立管角度大應該是為了配合休息把使用,問題是我也沒打算裝休息把 囧
除非能找到offset後退非常多的座桿...不然目前大概就打算這樣騎下去了
話說回來,立管角度大本來就是這台車作為三鐵用車的特徵
或許一開始想以700C的數據來幫R3000 650C做設定也是我的方向錯誤..
再回到把手相關設定,這台車上管CC大概是52cm,原本配上11cm有牙龍頭+古典彎把
以我身體比例來看,相對腿長跟身高,我的手臂偏短...柔軟度跟肌力也不夠
當座墊拉到適合我的高度時,出現了車手太遠、座墊把手高低差過高
以及下把位很勉強幾個問題,把手太遠目前算是靠換短龍頭解決
但座墊把手高低差的問題還是一樣,同時今晚握下把的姿勢也依然非常戰鬥
路人看了大概都會覺得車很可憐被一頭肥豬趴在上面騎,重點還騎很慢 噗
目前最有效的改裝方法大概是裝轉接頭改成無牙龍頭配上下把位比較親切的車手
(上網拍看一看,現在公路車稍好的車手似乎都是做oversize居多?)
不過這樣弄老車的味道應該會整個跑掉..XD
現在正在考慮要不要完全捨棄下把位,以煞變把位為優先來設定..
另外今天也是初次騎R3000上卡,這方面倒是沒啥問題
上路之前確定車鞋上用很久(快5000KM吧..)的島野扣片可以順利上下卡就直接騎走了 噗
MF3 SPD卡踏雖然小小一支,但踩起來感覺還不錯,上下卡的感覺也蠻扎實地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本人大腿太粗,肥肉會一直卡到上管 T.T
(OS:目前此題無解......)
今晚騎乘數據 (美利達CY312)
time:83分鐘
均速24kph
里程33.5km
平均迴轉速:73rpm (巡航大概落在90~100rpm左右,不過偶爾會偷懶沒踩滑滑滑 XD)
max:189rpm....可能是有經過鐵軌,不然就是有倒踩的情況
消耗1802大卡........(熱量消耗功能可設定部份僅有姓別跟體重)
這是唬人的吧...應該打對折都不到....囧
卡洛里消耗部份真是超級快樂錶
----------------------------------------------------------------------------------------------------------
8月初入手的R3000,經過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終於整理得差不多了 相簿連結

前後燈沿用登山車小Schwinn的s-sun 5LED/Smart,幸好固定座都可以單獨入手省了一筆錢

不過這次車手帶配色有點失敗,應該還是用淡色系的比較好 = ="
然後原車坐墊寬度只有120mm,對我而言太窄,騎一陣子之後應該會換掉..

Xpedo的Mf3 SPD卡踏(舊款庫存品)小小一顆..個人覺得入卡脫卡感覺還算扎實

日馳7速卡式飛輪12-28T+KMC八速鍊條

美利達CY312碼表,雖然不喜歡的外型,但以雙無線來講價錢實在很友善...

二合一感應器,好大一顆

感應器與磁鐵的距離,感應器上面有個小綠燈,有感應到磁鐵就會亮,方變安裝時調整距離用

騎乘視角 XD

R3000車架自己量測的數據
立管ct:52cm
上管:51cm
龍頭:8cm
把手寬:上42cm 下43cm
立管角度:78度
我身高176cm 跨長約81cm,目前的設定數據:
座墊後退距:1.5cm
座墊高度:72cm
座墊車手距離:48cm
座墊車高手高度差:9cm
這個設定騎了兩三次美術館繞圈,漸漸適應中..
不過短龍頭造成的操控過於靈敏問題是之後有待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