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69er - 最後測試報告

研究了 29er 跟 69er 好久,
終於... 讓我找到一組 29er 輪組,
WTB LaserDisk Trail 29
之前網路上看人家照片, 覺得好像沒有差很多,
直到拿在手上才發現... 真的是好大一圈啊...



拿到後第一件事就是先到車店借校正台看看輪子有沒有正,
還不錯, 張力也 ok, 重量也很輕.
不過我比較擔心的是這款 XC Racing 用的輪組只有 28根鋼絲,
且放張力時明顯可感受到比較軟,
不知受不受得了硬叉下五指山的摧殘.
先用再說囉...
不久的將來, 應該還有另一組會入手...

趁著下午車店裡客人還不多,
馬上去借工具把前輪換上,
換好後在公園及人行道試騎,
嗯... 的確, 雖然是硬叉,
但上障礙物的確是輕鬆很多,
車頭輕輕一提就過了,
感覺真的比 26in+避震還容易,
手把離地高 100cm,
跟130mm前叉sag後差不多,
車頭在慢速轉向時有一點吃力,
如果能換個 offset 多一點的前叉應該可以改善靈活度.
起步加速沒有明顯的變重或變慢, 可能後輪還是 26in 的關係,
齒比不用換, 不錯!!
不過可以感覺到平路上速度起來後的慣性真的有比較好,
下坡應該會感覺更明顯.

還不錯, 再來就看 off road 實際的表現了.


2008-12-11 16:29 發佈
每次拜讀完 basslu大 的文章,深深的覺得

玩車,不一定要什麼都到頂,才能享受到騎車的樂趣

有些是是花大錢也買不到

鋼管+硬叉+29in 前輪 !

真是有趣極了! 希望能盡速看到您的心得分享
哇!!上了29果然氣勢不同!!在台灣要玩這樣的組合還蠻辛苦的,佩服佩服.

不過前160mm的碟盤看起來又更小了,basslu兄要不要換180mm的碟盤來平衡一下視覺感呢?
dogz0104 wrote:
玩車,不一定要什麼都到頂,才能享受到騎車的樂趣

我也是有走過那個"想要什麼都到頂"的階段啊,
因緣際會下, 發現這樣簡單的騎車更有趣, 更滿足.
有機會大家也可以試試不同的騎法.

mavic777 wrote:
不過前160mm的碟盤看起來又更小了,basslu兄要不要換180mm的碟盤來平衡一下視覺感呢?

謝謝建議,
不過對我來說東西夠用就好,
視覺感這東西不是現階段的我想要追求的,
便宜大碗又好用才是最重要.
如果是因為煞不住, 才會再來考慮有沒有需要換.
thanks, anyway.
中埔山, 我發射最多次的地方. 貓空, 每週必騎的路線. 用這兩條路線來測試新玩具, 最能感受出其中的差異. 這兩個路線大家都熟, 就不多提了, 直接來說說車子吧.

先從優點說起:
1)慣性: 在台北騎車, 不管往哪去, 總是要騎段公路, 再爬段坡, 大輪子的慣性優勢在此感受相當明顯. 尤其是爬坡, 抽車加速時, 帶上一定的速度後(沒碼表, 不過應該是有12k/hr以上), 就覺得越抽越輕鬆, 當然你要有那個心臟跟腿力才能持久, 這兩條路線中, 上台和瓦斯的坡跟政大一街都不長, 還撐得住, 下回要騎五指山時就可看看上風櫃嘴有沒有差了.

2)過障礙的能力: 這在貓空第一段的亂石區緩上坡體驗最深, 這一段以我的技術層級, 我只有以前用 trance 時能不落腳過, 用 hardtail, 最少也要墊一次腳, 用硬叉則是踩兩圈就下來一直重覆, 這次原本沒抱太大期望, 沒想到只落地一次(還是因為太驚訝與興奮才落地的)就騎完了, 真正體會到這個優點, 也體會到 Don Cook 所提到這個優勢不等同於26in + 避震所達成的效果. 可惜這一段中間的兩根倒木被不知是誰鋸掉了, 頓時少了好多樂趣. 而下坡或下落差的部份, 尤其是在中埔山, 有些之前用前避震還要猶豫一下才趕下的地方, 今天就順順的下了, 可能是輪子大, 離視線比較近這一點給了我比較多的信心.

3)過彎: 有刻意要嚐試壓車殺彎, 雖然我的技術還沒到家, 不過感覺比較敢切, 且切的路線比我用 26in 還要好, 這個部份還要再多試試.

缺點:
1)操控: 比較明顯的感覺是在 off road 慢速上坡, 其實就像是 26”+130mm 前叉在爬坡的感覺, 轉向不易, 但倒不會有車頭要浮起的感覺. 因為這週是LDS團, 沒有人想去爬二格, 下回再去試試. 這轉向的問題, 希望能用換之較長 offset 的硬叉來改善(Surly Instigator, 447mm長, 43mm rake 好像蠻適合的, 不知弄不弄得到). 下坡時就還好, 沒有太大的差別.

2)嗯… 沒了.

啥?? 缺點就這樣?? 是的, 目前騎起來真的是沒啥缺點, 車子太小上管短了點而造成一些些的 toe overlap 是當初選了小一號的車架, 怪不得別人, 且實際在騎的時候(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造成任何問題, 靈活度也很好.

I Dig It!!!



我的部落格同步刊登
basslu wrote:
中埔山, 我發射最多...(恕刪)


很酷!
原來還有不同輪徑的搭配的玩法.

我現在上班用的摺疊車的配置就是前1.75顆粒寬胎, 後搭配1 1/8光頭胎.
雖然框徑一樣大, 但因為輪胎的關係前面比後面高出一小截,
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是覺得比以前前後一樣來得更舒適.
也許跟您把前面換成69er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吧?

29ER輪組看起來真的好大
有比較才知道
整個感覺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不過比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650B的
比26大一點而已
視覺上不會差太多
可能我是保守派玩法吧....

不知道BASSLU大大可以用到650B的輪組嗎
真想看看測試發表文章^^

richard7416 wrote:
不知道BASSLU大大可以用到650B的輪組嗎
真想看看測試發表文章^^


我也想試試 650B 的輪子啊,
不過聯絡的到的廠商只肯整車賣,
不願意單賣輪組,
又不想從國外訂,
只好再等等看有沒有機會了.

台北好樂適車店有一台16吋Haro Beasley 1x9的 650B 成車,
深紅色的很漂亮,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代理商也保證有零件備品供應.
(就是不肯單賣輪組)
出來騎, 總是要還的.
可他還偏偏挑這天, 天氣最好, 路面最乾, 體能最足的這一天要你還....
更那個一點... 同一個地方還.

2008/12/21, 萬里無雲天氣晴, 楓林橋上風櫃嘴個人 PR: 35分半 (single speed, 32/18).

上風櫃嘴創下個人 PR 後, 有點忐忑不安的要來測試硬叉+29前輪, 等不到小黑上來, 放生團依著老規矩, 放生了. 進入林道後, 也許是今天地真的很乾, 也許是今天體能充足, 但我覺得 29"前輪給我的信心比 130mm前叉還要大!! 雖然用硬叉, 但下的就是比以前順, 連之前都不太敢下的第一段出口的窄溝, 輕而易舉的就下了. That feels fxxking awsome!!!

有了大輪子的加持, 自信就來了, 不過... 自信跟自大往往就是那一線之隔啊. 第二段大崙尾的高速下坡路段是前所未有的乾, 試著利用邊坡壓車過彎, 一個, 兩個, 超順, 再壓一個, 再快一點!! 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我已經在地上滾了一圈了. What the Fxck just happened?? 研究了一下事故地點, 這個邊坡因為工程車開上來的關係變的特別鬆, 加上超乾的天氣就變成了沙地一般鬆軟, 沒有避震緩衝的前輪瞬間被改變方向, 身體對這突來的失誤反應不及直接噴了出去, 腳踝也因此扭傷. 過了碧山營地本想繼續騎, 不過腳踝實在沒法用力脫卡, 只好回頭自行先下山回到停車處一邊冰敷一邊等.

好不甘心啊!! 今天的狀況這麼好, 竟然... 仔細回想, 那竟然也是我第一次騎五指山摔個稀巴爛到肩頭舉不起來的地方. 也許... 這是個什麼訊息??

今天的摔車, 只能怪自己對地型判斷的大意, 並不是車子的問題, 相反的, 這 69er 設定反而給了我更多的信心, 連上山都創了我自己的紀錄(當然練了三個禮拜的 LSD 功勞也不小). 等不及想試試前後都是大輪的 29er了.
果然是阿X車隊的變態傳人!!
今天五指山很乾, 但也可能是這樣, 大家失去了戒心 卯起來呸.
況狀很多, 下禮拜再來去69吧!!
好好養傷~~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