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畢大已經針對這雙鞋有篇豐富的開文了,也已經有許多的討論,
但我好像是第一個去台灣代理商買的人,買了當天回家就拍了寫想開箱文,
不過最後拍一拍就去拍REIGN X1去了..
既然鞋子已經拍了,就順便寫一下了,文章最後有用這雙鞋跑五指山和楓樹林的實測心得。
Sam Hill大家都很熟,Five Ten大家肯定不熟了,但是我跟Five Ten認識好久了
從高一開始攀岩的時候,就跟這個品牌結緣,我的第一雙攀岩鞋就是Five Ten的,
Five Ten的岩鞋帶我踩遍當然北台灣的所有攀岩場,以及到處去攀岩比賽,
這張照片是高二時,在北海岸的龍洞攀岩拍的
所以我一聽到Five Ten做的鞋子,心想,那鞋底絕對是超黏的!
對於攀岩的人而言,攀岩鞋是非常重要的,攀岩鞋底材質有硬有軟,硬的適合初學者,軟的適合技巧成熟的人
鞋子的抓地力更是每家廠牌各有千秋,但是Five Ten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攀岩鞋要踩在岩壁上,岩壁上小小的點,卻要支撐幾乎整個身體的重量,
所以攀岩鞋的抓地力,絕對是非常強的!!
2006年我在龍洞,這兩張照片說明了,攀岩鞋要踩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
踩在岩壁上小小的凸起,或是藉助磨擦力撐住身體
講完Five Ten了嗎?還沒...為什麼要Five Ten也寫成5.10?
攀岩者會在定義路線的難易程度,例如5.8, 5.9, 5.10,我都應該可以先鋒攀登on-sight完成(第一次就完攀),
傳攀我就會降個幾級...
再上去的級數就越來越難,5.11,5.12,5.13...(甚至該等級內a,b,c,d繼續分類)
目前世界上最難的路線大概是5.14c或5.14d之類的吧,自從膝蓋開刀後,已經脫離攀岩圈快兩年了,不知道現在級別有沒有更新..
以前那個年代,一開始5.10就已經是到某個程度了,所以大概就被拿來當廠牌,就變成Five Ten了。
開始放了好久的開箱文吧...鞋子都已經沾滿土了@@
真不便宜的鞋子,看到Five Ten和Sam Hill合體,這一定有他的道理,衝了!
本尊現身,好正!! 那個彩虹到底是代表什麼阿? 怎麼跟Fox 40 200mm紀念版的彩虹一樣?!
喔喔彩虹~~還有5.10出現
Sam Hill神人加持
乾乾淨淨正面照
鞋底
Stealth ...以前的攀岩鞋也有一樣的字樣
這個鞋底跟我以前玩滑板,買的板鞋的鞋紋不相同,板鞋是為了踩住滑板上的砂紙,
或是看一些BMX鞋底,也完全不是長這樣勒,到底踩踏板行不行呢?
到底Five Ten是依據什麼條件去做出這樣的鞋底? 怎麼跟一般的都不一樣?
鞋頭包覆良好
側面圖
Sam Hill是澳客喔,所以才有這個地圖:p
腳踝包覆處
側面斜看
最後要談測試報告了,我的新車出動後,踏板依舊使用Wellgo踏板,便宜好用,撞爛不心疼
之前我用DC板鞋,踩起來很不滿意,後來新鞋入手,跑了三趟五指山,以及一趟楓樹林,都穿這雙鞋,
第一次感覺很黏,第二三次之後,不知道是不是被磨開了,感想只能用"超級黏"來形容。
相信大家offroad都曾遇過,踩上踏板卻沒有踩穩,要重新踩正,
我第三次穿這雙鞋去五指山和楓樹林的時候,有幾次踩上去沒踩好,想踩正,
鞋子卻卡在踏板上緊緊的,以往都是一轉就橋正,現在卻要用力轉正,
有幾次我就懶的橋正,想說都卡這麼緊了,沒踩穩就衝,
結果鞋子緊緊卡在踏板上!!!!!
我今天好多次鞋子都被釘子咬的好緊,可能講的有點誇張,但是我覺得很爽,
沒踩好都還可以緊緊踩住,令我對於鞋子非常有信心!!!
不知道畢大和Kodak有沒有這樣就是了...
看到鞋底被蹂躪後的狀態,這個被殺人踏板割傷的鞋底,感覺似乎壽命不會太長..
有一好應該是沒兩好,通常摩擦力要超好,鞋底就會軟,耐磨性就會較差
被泥土玷污..
最後一張,已經被狂操的鞋子,還有我覺得白色鞋帶比較好看勒
這雙是繼Etnies之後,我買到最適合offroad用的鞋子,要繼續狂操他,看能撐多久了!
感謝收看!
台灣買的到喔?
可否pm代理商訊息來參考一下...謝謝板大~

DJ取名To The Threshold(回到原點);
DH取名As I Lay Dying(至死方休)...\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