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益』這樣的規格組合,C/P值高嗎?車架真的很重要嗎?

現在騎的賣場車騎乘里程已經快滿1000公里
當初是跟自己說,當滿1000公里之後,再來考慮換車
一方面是當成目標,一方面也是怕三分鐘熱度
雖著里程越來越近,也開始爬文作功課
我很清楚,我不會去玩off-load (我飛不起來…)
頂多就是遇到坑洞 可以不用很刻意的閃躲
那當然能力夠的話,是希望能環島(長期的目標)
現在就是河濱跟一般道路為主
山坡路還沒去騎過(中期目標)

本來自己選定的車種大概就是G牌的se2 或是HB3(預算抓在兩萬~三萬左右)
而同學是建議我,沒必要買碟剎(後續的維修與保養會比較麻煩)
這個觀念我也接受,我個人是覺得好維護,也蠻重要的
最近跑了離家裏最近的車行(新開張的)
老闆很熱心的,也花了快兩個小時跟我聊了很久,讓我對一些規格比較瞭解
不過該車行並沒有G牌或是M牌的車子,就是只有SPINBURN 的車子
所以回家之後,當然也是爬文作功課~
不過爬到的文,幾乎都是討論SPINBURN 的 小徑車(登山車極少,只有一兩篇開箱文)
所以想先請教版上的先進,有人騎過SPINBURN 的登山車嗎?
或是對於這個牌子的評價如何?

再來就是車子的規格了,以我的預算上限(三萬多一點),有台車可以到下面的規格
SPINBURN Speedmax X-9 (車子的型號)
車架材質:7005鋁合金
車架尺寸:14.5"&17"
前叉:ROCK SHOX TORA
飛輪:SRAM PG980 11-34T
齒盤:TRUVATIV FIREX 44/32/22
手變:SRAM X-9
中變:SRAM X-9
後變:SRAM X-9
煞把:AVID 7
V夾:AVID 7
輪組:MAVIC CROSS RIDE
外胎:馬牌26x1.6 碗組:SPEEDMAX
車把:TRUVATIV XR
龍頭:TRUVATIV XR
坐管:TRUVATIV XR
坐墊:SPINBURN
手握:VELO
踏板:Wellgo M20
重量:11.5KG

以約三萬元的跟上面的規格來說,這樣的C/P值高嗎?
另外一台報價 23000,規格如下

SPINBURN Solo Dancing LX/XT

車架材質:7005鋁合金
車架尺寸:14.5&16&18吋
前叉:ROCK SHOX DART 3
重量:11.7g(16")
飛輪:SRAM PG-970 11-34T
齒盤:RACEFACE RIDE XC 44/32/22T
手變:SHIMANO LX
中變:SHIMANO LX
後變:SHIMANO XT
煞把:AVID 5
夾器:AVID 5
輪組:SPEEDMAX
外胎:CONTINENTAL SPORT CONTACE 26"x1.6
車把:FSA ALLOY
龍頭:FSA ALLOY
坐管:FSA ALLOY
坐墊:SPINBURN MTB
踏板:VP-196

這台的C/P值呢?兩者何者為高?跟G牌的se2與HB3 比較起來呢?

車架會很重要嗎?(現在沒錢也沒考慮碳纖的,太高檔了)
除了要克服品牌迷思之外,還有什麼部份是購買自行車也要一併考量的呢?
我覺得這家老闆很熱心也很熱血,服務上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腦袋想的是,如果以後有環島,騎著這台車子如果路上故障,該怎麼辦?
如果是G牌,可能還可以牽到G牌的店,但是S牌目前的能見度還不高
會不會有維修上的疑慮?









2008-10-04 21:28 發佈
chengdj wrote:
現在騎的賣場車騎乘里...(恕刪)



大大以上兩台車都是成車嗎?如有圖片或車子的型號請一並附上會比較容易給與建議~
至於什麼品牌的車子重不重要是因人而異了~至於維修方面沒那麼麻煩
就算騎G車拿到M店修也是可以的啊~(但某些店家會拒修非自己車店賣出去的車喔)
而且就算是買G車但拿到不是購買的店家修有的也是要付費的~

如果沒OFF ROAD需求~車架強度的要求就沒那麼高了~
以鋪裝路唯主的話就看那個車型比較喜歡在去決定吧~
第二台規格好一點,CP高
其實沒有騎越野,變速系統可以降級至Alivio或Altus
或裝MicroShift台灣微轉的變速系統,支持國貨也不錯
飛輪可以選用SunRace台灣日馳,外胎裝1.9的正新平路胎
煞車更不用裝到Avid,為甚麼大家都裝Avid是因為他們只知道Avid
還有很多台灣的品牌生產的/煞車其實效果都很好,像是TEKTRO台灣彥豪
避震器也可以換成硬前叉,平路騎乘裝等級相當低卻高價的品牌避震器只是給自己找罪受
先謝謝樓上兩位大大的回覆
這應該是屬於成車,也附上車子的型號
另外照片,我試貼看看
SPINBURN Speedmax X-9



SPINBURN Solo Dancing LX/XT



他們用的車架都是一樣的,就是零組件的等級差異了





若是已樓主貼的這兩款車來比較,單以C/P值來分,應該是第一台比較划算,小弟應該也是選SRAM X9系統的車,因為如果您若兩款車都騎過,應該會愛上那種變速快、狠、準的感覺,小弟原本要買SRAM系統的車,一直找不到20吋的,後來聽很多車友說,09年SHIMANO SHADOW的變速改了很多,結果~是有改善,但還是差很多,沒買到SRAM系統的車,一直是我的痛啊!!還有TORA的前叉比DART3順暢不少,外加一體式大盤以及輪組的差異,也是有加分的效果喔!!

一台車最重要的就是車架、輪組以及大盤,所以第一台應該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買了比較不會後悔!!
就算是登山車
車架也是真的很重要喔
隨你技術進步
以同樣輪組 等等週邊來比較
剛性夠的車架跟偏軟的車架比較下
慢慢會體驗所謂車架的鋼性問題
尤其是抽車時候
太軟的車架
抽起來就是不舒服啊力道流失
有的後架不夠硬
抽的時候 後三角有應力影響
輪組還會磨到煞車片

既然是第二台車
就考慮更多可能性吧
比方爬山等等需求
碟煞也建議能考慮一下喔

碟煞V煞的選擇這話題已經算是月經文了, 不過我還是將我自己的經驗感受與你參考看看.

V煞:結構簡單,重量輕, 維修容易, 剎車力道敏銳且強.

碟煞:結構比較複雜點, 整個剎車系統跟V煞比較起來比較重, 剎車力道與V煞比較起來屬於比較線性.

個人是比較推薦碟煞, 如果是考量到維護問題, 可以考慮機械碟煞, 很多的機械碟煞效果也是蠻不錯的, 不過差的機械碟煞用起來可就真的讓人OOXX了..
在高速下坡的時候, 因為碟煞剎車特性屬於比較線性, 所以在穩定性方面個人會覺得比V煞來的好控制, 不過當然用V煞的話也可以以剎車技巧來克服這問題, 不過個人所考慮到的是, 有時候在緊急狀況之下, 已經屬於反射動作, 已經沒有所謂技巧不技巧的問題了..

以上, 僅供大大參考看看.
先謝謝以上回覆的版大
之前是沒聽過SRAM(我是單車的新手)
是上網查詢一下,才瞭解兩者的差異!
不過SRAM跟SHIMANO 我都沒有騎乘過…
現在騎的就是五年前的giant Ds-321
講真的對於單車是什麼都不懂,是這陣子才比較有爬文做文章!

當初預算是抓Giant Se2 或是HB3(我是知道兩者差一個後車架有碳纖,跟大盤是一體)
而聽說大盤是一體的,騎乘起來的效率較佳??(se2沒有,hb3有)

而我這篇問的這兩台,則是附近單車店推薦的(該店只有賣這個牌子)
比較過兩台車子零件的等級,相較於se3或是HB3(以價位相近而言)
相對的有比較高級(光就零件等級)
不過我問的這兩台本身是沒碟剎(問同學跟老闆是說沒玩off load 好像碟煞沒那麼重要)
且V煞保養上比較容易,所以我也沒很堅持一定要碟煞
所以關於V煞與碟煞的優缺點,心中大致有底的

所以現在考量點就是車架(品牌與維修倒是可以克服了)
車架除了抽車會有明顯的感覺之外,那平常呢?車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嗎?

如果預算已有三萬大洋...
冠軍一號應該也可以考慮看看...
全車XT加上HFS三抽管車架...
差沒多少錢這部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個人建議參考看看^^
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選第一台車
7005鋁合金ˋ11.5kg也夠用了
SPINBURN,這品牌一直在鐵馬拜克雜誌上打廣告
也提供車子給製作群寫使用報告,推銷自家產品
但他的廣告實在不怎麼注目
一個騎士騎登山車面向山脈,然後照片就是他的背影

要換機械碟時,記得要換輪組喔!
五千元以內就有一組輪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