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說購買新車,但實際上我只買了車架而已。從箱子上的資訊看來,是由台灣廠代工的,第7285台,為了騎乘時獲取壓縮車架的工學優勢,我177的身高,但這支車架我卻刻意購買 16 吋的小車架。
作為美國登山車知名品牌,Voodoo 過去在 90-00 年代曾經輝煌過,台灣市場早年由台北建德單車代理經銷,這品牌至始至終都是不算大眾,但對於老登山車玩家來說,卻是必定會提到的存在。

起初因為想要配色,所以從衣櫃裡翻出一支 NOS 級的 RST Mozo PRO 毛毛蟲,大概快30年的東西了吧。

煞車系統是以前備料時跟中部的賣家購買的 Magura Marta SL Carbon。

這套 Magura Marta SL Carbon 是殺肉 Cannondale 左撇子的標配零件(錢給你,快點拆)。


然後就拼起來看看...好像很合理,但總覺得怪怪的,有種說不上來的醜啊 !!!

在整車設定完成之後,就極力的想要換掉那根前叉,偶然的機會下,跟一個外籍移工買到 26 吋用,碳纖維毛胚試作原型前叉,它的長度與形狀和 SOBO 配起來超級搭。

初期搭配的輪組則是採用後期 Mavic Cross Max,然後請老爹幫忙用車床製造鋁合金一體成型碟煞座 Hub,前碟盤使用 180mm 浮動碟,碟盤的螺絲跟卡鉗之間只有非常剛好的公差,再多0.1mm 就會掃到卡鉗的超緊湊距離。全車配起來大約八公斤而已,非常輕。

我巫毒我驕傲。

後來在拍賣上看到八里有人拋售一組鎂合金三刀輪,就是大陸車配車的那種三刀,這種輪組不輕,而且看起來很奇怪,根本沒有人要買,我倒是看了很喜歡火速跑去盤了它。

龍頭也從 KORE 換成造型更好看的台廠仿湯瑪森切削紋龍頭,然後在夜間有空的時候,一次一次試騎,全公路化的取向,在慣性刀輪的搭配下,非常好騎。

這台車有多小呢 ? 跟我其他的 KLEIN 排在一起就很明顯啦,整個矮一截,但是騎乘起來卻不會很難過,爬陽明山也沒問題。
巫毒車的設計幾何係由早年的鋼管巫毒衍生而來,進入鋁合金管材的世代之後,它的產品在設計語彙上仍延續鋼管車的纖細風格,因為傳統上,纖細就是輕量的象徵。

與巫毒 Zobop 合照。
與市場上諸多的競爭者相比,巫毒的車子著重在精緻度的表現上,包括焊接與塗裝,還有風格鮮明的巫毒圖騰,在車架的構型上,同樣為鑽石型體,但是透過管材的角度等設定,在同級車當中取得很獨特的辨識性(這樣說有點太抽象了,也許看完本篇的寫真,可以稍微體會我想表達的感覺)。
寫真。安排








這塊大盤中古價格等於 SOBO 全新車台的價格 @@
















整車打造 : 百福自行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