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COTT是MIT的嗎

話說..前兩天去附近車行買小東西..
看到了門口有四.五箱SCOTT的新車..
有看到SCALE30跟80..其他型號就忘了..
因為看到SCALE 80很開心..他是我想要升級的目標之一..
不過原以為SCOTT是美國進口來的...
結果箱子上打的卻是MIT...
不是說MIT不好..只是既然是MIT的
為啥價錢卻不是MIT的價格..
以SCALE 80的配備來看..
應該是偏貴吧..
不過SCOTT的看起來感覺車架都很高檔的樣子..
塗裝也都很漂亮..

2007-12-09 17: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COTT MIT
MIT價格不一定就要比較便宜!MIT製品如果有世界級精品的水準,價格也不應該只有路邊攤的水準!

有些MIT的產品台灣還買不到耶!我就有買過一個手把是MIT的(是外國廠牌),但在台灣都找不到!最後只有上美國的購物網買,然後再遠渡重洋回到台灣!
過2次鹹水的喔!
行到水窮處
MIT也不錯呀,聽說Spark是MIC的。
鈧車架是穗高在台灣燒的
碳纖是某大廠在中國代工的

不過如果成車,都是穗高在台灣組的樣子
當然MIT了

以上言論不負責,聽聽就好
至少 SCOTT是美國牌子啦
看會不會比較爽
買單車看產地的話你會很頭痛的
Scott是Taiwan G代工的,Specialized是Taiwan M代工的,台灣的自行車製造技術已是世界有名,除了Scott與Specizlized外,有許多世界知名國外品牌都是出自台灣,連我的坐騎西班牙的ORBEA Orca管材都是來自於台灣,由台灣運出管材到西班牙再手工打造,義大利Colnago也有幾款也是台灣製造,雖然是MIT,但如果你要買,要「過兩次鹹水」,也就是正常管道還是要從台灣飛到國外再從國外飛回台灣,所以它的價格依舊是在國外販賣的價格,除非你有辦法拿到非正常管道的「工廠流出版」或「水貨版」,不過這就沒有保固,來源也令人擔心是否為瑕疵品或問題版。
koin wrote:
............到了門口有四.五箱SCOTT的新車..
有看到SCALE30跟80..其他型號就忘了.....(恕刪)


請問大大您在那一家車行看到的?
小弟我從八月份訂車後苦等到現在都沒車!
若是今天再去問沒有想要退訂了然後到大大看到的那家店直接拿車了!!
其實SCOTT跟Specialized的高階車款都是在大陸生產的 甚至M牌幾乎跟Specialized的生產扯不上邊 因為部份中階車架在G牌代工 從大陸回來的車架再運到G牌做後加工的處理 所以很多人以為SCOTT跟Specialized的碳纖維車架式在台灣生產的 其實不然...
另外ORBEA的碳纖維車架甚至根本沒再台灣生產 車架一樣都是在大陸生產製作 然後運回台灣做後續的部份處理
完成之後再送至西班牙做成車組裝而已 所以說西班牙根本也沒有啥"手工打造" 頂多就是部分零件是"手工安裝"而已 所以說很多高級品牌的高級車款都已經在大陸生產的 台灣這邊只有少數車廠還有在生產碳纖維車架(環保及一些人工製造問題) 另外其實很多碳纖維車架也都不是自有工廠生產的 絕大部分都是外包給別人生產 所以很多品牌的碳纖維車架其實都是同一家"碳纖維工廠"做的 不然要生產碳纖維的本錢及技術是要很雄厚的 不是每一間車架廠都可以發展的....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那想要請問一下...既然都是貨出同源的話..
除了圖裝上的不一樣..設計上不知道是不是一樣..
騎起來會有啥不一樣嗎..就SCOTT跟GIANT的非碳纖維車架來比..
已SCALE80..的配備...不論車架..應該不值那個數字吧...
我個人覺得啦.....
希望有騎過的車友們來分享一下吧...
車子貴...是貴在材質, 車架幾何.....及一些製迼技術...

不然..大家配件(傳動系統, 變速系統, 煞車系統)都一樣...價格卻是天差地遠...

車架...看過2K的...也看過200K的(公路車).....您說呢..
當然不一樣呀...

畢竟模具的設計 包覆的技術及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另外碳纖維布料的等級也非常的重要 像scott的原料就真的非常的高檔 已經是航太等級的規格了 所以說雖然師出同門生產 但是不同的模具設計及技巧當然就會造就不一樣的產品...
scott的SCALE80確實是貴了一點 但是以他的管型來看模具費應該野花了不少 當然品牌價值也是一大因素~
不過高品牌的低階產品應該也比較讓人比較"期待" 所以要買的話就不要去想太多囉~

另外現階段車架的幾何幾乎都是公開的 說實在的也都是那幾個數字變來變去 頭管及座管的角度都是有侷限的 反而現在都在管型的外觀較勁 所以說在管型的開發上是比較讓人期待的 如何造就更輕更多樣化的管材是現階段車架廠比較會去注意的重點....

至於生產技術那就另當別論了 尤其市面上很多當紅的車架強調多好多便宜 其實不然 好的車架必須經過重重的測試及檢驗 各個部位都須經過嚴格的機器測試 機械類的東西經過儀器測試數字會說明一切 要做一台騎不斷的車架很簡單 但是要做一台輕又耐操的車架就很難 一些國外品牌的車架貴的離譜不是沒原因的 尤其歐洲的測試標準非常的嚴苛 能經過這些測試的車架都有一定的級數及經過很多的心血去研究製程 不敢保證一分錢一分貨 但總比現階段國內一些強調外觀的車架還讓人放心點 尤其一些強度圖裝的車架要是以相同標準來測試的話不知道能通過幾個測試?? 不知道會不會頭管落捶測試一下就身家分離的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