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碟剎下山時的飄移問題..

今天正好是台北連續多日下雨後的第一次晴天,睡到自然醒後立即著裝往政大後山準備攻貓空.
好死不死的今天的天氣也真怪,中正/大安區這晴天,到了文山區就開始飄雨了.
一路算是很順利的攻上貓空覽車,但是確在下坡指南國小前最後一個大髮夾彎時幾乎要摔車.
我可以很肯定的,我沒按我的前剎,遇到這個大彎前我已是含著後剎的狀態.
只是進彎道1/3時就發現速度仍然過快,且正好有台機車往上爬.
只不過再用點力壓後剎,此時就出現飄浮的現象.以及緊急剎車的聲音.
好險後來我兩腳全都放下來做平衡,拉了回來才沒有摔車.

請問,這是代表我的剎車不夠利嗎?我是騎xtc-se的.
還是我不應該硬是在雨天還騎山路下坡的?
2007-09-23 12: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碟剎 飄移問題
你下坡只煞後剎車會很危險哦,
應該要前後一起煞,
我跟你一樣是騎SE的,
剛牽車的時候不知道碟煞有那麼利,
在山區騎車時以為只要煞後煞車就好,
結果整個後輪左右飄移,
後來是車友跟我說要前後一起煞,
才總算有驚無險的下山。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小弟我有一次從烏來下山時也是......
下山時右側是山壁, 路與山壁之間又有條山溝,
怎知上午晴空萬里, 下雨風雨交加, 但也只能咬著牙衝下山
下山騎到一半時被前面的車後噴起碎石打到眼睛
一時無法張開雙眼, 雙手煞車想停下來(畢竟小弟的功力還無法到矇眼下坡的地步),

這時因為前後輪鎖死發生了傳說中的飄移,
心想不對,再這樣會掉近山溝裡而且準會撞上山壁,
馬上放開後輪,以點放的方式煞車,
馬上停下來揉揉眼睛轉回頭看, 想想剛剛發生的事,
真是好險

回家整路上都在想一件重要的事........


騎車真的要戴眼鏡啊

PS:小弟的車也是XTC SE
jj22 wrote:
一路算是很順利的攻上貓空覽車,但是確在下坡指南國小前最後一個大髮夾彎時幾乎要摔車.
我可以很肯定的,我沒按我的前剎,遇到這個大彎前我已是含著後剎的狀態.
只是進彎道1/3時就發現速度仍然過快,且正好有台機車往上爬.
只不過再用點力壓後剎,此時就出現飄浮的現象.以及緊急剎車的聲音.
好險後來我兩腳全都放下來做平衡,拉了回來才沒有摔車.


請多練習用前煞車吧.......



下面是關於
MTB Lesson 講義("Performance Mountain Biking") 對於煞車的建議


http://www.fserow.com/column/mtblesson05.html

我們來問問世界XC冠軍—John Tomac,「John,事實上最佳減速的方法是用力拉前煞車,你有何建議讓大家習慣於多用點前煞車?」,「嗯!我會建議先直線練習,先適度的拉前煞車,然後逐漸增加力道。前煞車是減速的主要制動力來源,尤其是下坡的時候」。




----------------------------------------------------------------------

當前後任一個煞車作用時,因為慣性的關係會在單車的前端產生一個下壓力,前輪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後輪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輪是制動的主要力量,而許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則是因為沒有正確把重心向後移,要避免翻車且增加制動力就必須把重心往後移。
wantrv+01 wrote:
請多練習用前煞車吧....(恕刪)


受益非淺,小弟會找時間好好的練習的.不過一定不會在像貓空或風櫃嘴那種地方練的啦.
jj22 wrote:
受益非淺,小弟會找時...(恕刪)



wantrv+01提供的網址每篇文章皆是好文.最重要的.都已中文化了

http://www.fserow.com/column/mtblesson00.html

我覺得每篇都需要好好的精讀.
強力推薦給各位車友.
wantrv+01 wrote:
當前後任一個煞車作用時,因為慣性的關係會在單車的前端產生一個下壓力,前輪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後輪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輪是制動的主要力量,而許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則是因為沒有正確把重心向後移,要避免翻車且增加制動力就必須把重心往後移。

這段話精闢!
所以前煞車、前輪胎狀況要很好,才能、煞的住、煞的穩。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這樣的情形不是碟煞不夠利!!
事實上後輪已經鎖死了!!

但是後輪的抓地力不夠才會產生這種情形!!

有許多輪子在乾的土地上抓地力相當好,但一愈濕滑的路面就會打滑......例如光頭胎!!

這是因為輪子設計是不同的!

濕滑的路面要求的不是抓地力,而是排水性!!

一但遇到水,再好的輪組其排水排泥性不佳,再好的抓地力都沒用!!

所以比賽選手都有好幾組輪組備用,並依路面及天氣情況選擇使用!
(有許多車友也是這樣做的!!)



建議您天候不佳要騎車時,換個輪組吧!!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jj22 wrote:
只是進彎道1/3時就發現速度仍然過快...(恕刪)


1. 進入不明彎道(俗稱:盲灣)前,請減速至視線看的到出彎點或相當速度時,再開始入彎

2. 已經入彎後發現速度仍然過快時,應將彎道外側單腳打直踩在踏板上,並放下彎道內側單腳以輔助平衡並防後輪側滑"雷殘",同時加大後煞力道,並微拉前煞以輔助減速 (注意..彎道時前煞力道勿過大,否則前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



摩擦力與正向力有正比關係,而在煞車時,重心會前移,造成前輪的正向力比後輪的正向力要大(也就是前輪產生的摩擦力比後輪的要大的多,甚至達7:3以上),所以急煞車中,若後輪煞的過大過用力,很容易造成輪胎鎖死,此時摩擦會變成滾動摩擦,方向就不易控制,很容易摔車。
尤其是含水的道路路面,水會在輪胎與道路接觸面上產生一層膜。這個水膜會分隔輪胎與路面,使之間的剪力降低,進而降低摩擦力。如果還用同一力道煞車(尤其是後輪),更容易鎖死。-
因此,煞車的力道分配是騎車(無論機車或單車)很重要的一門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