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 road菜鳥一問

小弟開始進入off road的冒險世界大概三個月左右
目前都還在一些比較安全的登山路徑間穿梭
至於那些路旁草木比人還高的啦
或是沒有路找路的高難度路線還沒有膽量嘗試
也沒有那種技術啦

目前off road的座騎是G排的單避震車XTC

最近幾次要攻上崎嶇陡坡時
除了腳力不足+氣喘吁吁以外(這部份我知道還要繼續加強鍛鍊)
還有一個身體狀況是雙手手臂(尤其是肘關節)實在酸的要命

騎一般道路時我知道雙手不用施太多力
只要輕輕扣住把手
把力道儘量用在下半身

可是在這種崎嶇上坡路
因為眼睛完全專注在前方路面
雙手又得隨時閃躲障礙物
應付各種路況
有些太陡的路段還得擔心前輪會拓孤輪
所以雙手自然不自覺地施加了非常多的力道
應該是因為這樣才造成手臂酸痛

請問我這樣的騎法在施力上是不是有問題?!
還是只能繼續鍛鍊讓自己的手臂更強壯?!

煩請各位前輩指點一二
感謝各位
2013-10-30 16: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Off Road 菜鳥
手臂請放輕鬆勿施蠻力強握車手把,太陡的路上半身就視其狀況壓下就好

Passion000 wrote:
手臂請放輕鬆勿施蠻力...(恕刪)


了解!!以後試著改變習慣
感謝

另外,off road時,不知降低座墊高度有沒有幫助?!
我現在是下坡時會調降,上坡時保持高位置
我相信禾宏文化"掌握登山車技巧"一書對你有幫助,照書練觀念技巧會進步很多,雙手輕輕"含"著就好,這是我本周日去跑超級八完,的心得,我的車是KHS_AL 35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colin5 wrote:
請問我這樣的騎法在施力上是不是有問題?!
還是只能繼續鍛鍊讓自己的手臂更強壯?!

越野車上半身會比騎公路吃力,
做做伏地挺身,早晚做個20~30下就好,
其實效果就會出來。

另外,手肘會不舒服,
表示車友您用比較多手臂力量在拉。
建議上半身,尤其是肩膀往前往下,
比較容易用到背部幫忙施力。

買本"掌握登山車技巧"真的蠻有用的。
colin5 wrote:
另外,off road時,不知降低座墊高度有沒有幫助?!
我現在是下坡時會調降,上坡時保持高位置

現在有伸縮座管,真的很方便。
我自己除了有機會飛跳的場合之外,
都沒有在降座管的,因為很懶。

牛頭明 wrote:
我相信禾宏文化"掌握...(恕刪)


好的!!改天來去書店找找看
感謝您

小心翼翼 wrote:
技巧絕非一蹴可幾,該...(恕刪)


太讚的影片了!!
謝謝小心翼翼兄的分享
會來好好做功課的

ddar白馬 wrote:
現在有伸縮座管,真的...(恕刪)


扶地挺身是罷!!
這個訓練倒是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也謝謝您的其他建議
得來好好調整姿勢了
colin5 wrote:
太讚的影片了!!謝謝...(恕刪)

不客氣啦!把騎腳踏車當運動後除了長距離、長時間的騎乘手掌隱隱約約會發麻外,「爬坡」手臂、手肘會痠我倒是首次聽聞,誠如樓上前輩所述,只要改變姿勢症狀就能不藥而癒(筆記)。
其實爬坡上半身下壓不管on-road、off-road皆然,只不過off-road路面起伏不定,除了慎選行進路線外腿力的輸出更是關鍵,以我平常騎柴山礦區而言,因為咕咾石間縫隙大小、落差不一,往往「不慎」便定竿下馬,但這歸咎於腿力不足無法連續踩踏所致,不過也沒人規定腳踏車不能用牽的不是嗎?我們的重點是享受off-road下坡的樂趣咩!
另外、手腳是最好的避震器(所以我從未降過坐管,下坡也沒坐在坐墊上),下坡時手肘、膝蓋微彎的確可以抵消腳踏車所「上傳」的彈跳(簡單的說就是身體不動手肘、膝蓋隨車起伏調整彎曲率),不過放鬆手臂及食指、中指仍是重點,否則手臂一直處於「緊繃」狀態,一趟下坡下來恐怕也會手麻手痠('07剛接觸off-road時的經驗)。
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