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擺在聯外空間, 容量有限, 所以有些比較不重要的圖刪除了, Sorry
這台車已經入手兩年半
車子本質不錯, 但一堆小問題困擾著我
我認為是設計師沒經驗, 有很多細節處理的不好
大分解
次轉點爆培林, 因為襯套比培林少了50條(0.5mm)
加上外側少了75條, 搭上原廠建議的20Nm鎖緊力道
大致了解爆培林的原因後, 製作的新軸襯
DIY的ISCG03轉接座, 另一邊是DIY浮動碟煞座連桿補強片
原廠設計時在ISCG座跟連桿固定方式也是便宜行事
這是搖臂的補強結構, 襯套本身比結構片大一點
間隙是利用Oring填補, 可以看到襯套有溝槽
舊的Oring已經損壞, 除了Size問題, 還有用錯潤滑油品
鎖緊後機構完全不能動
圖中是買來替換的新Oring
浮動碟煞連桿, 前次摔車跟踏板一起摔壞了
在圖3Po的次轉點襯套, 重製時也補上缺少的75條 (兩邊共1.5mm了)
次轉點培林換成Enduro製品
浮動碟煞座襯套也鏽了, 等等組裝這裡要上油
銀色是原廠配的轉點螺絲, 黑色是我去找的黑鋼螺絲
等等會提到重配螺絲的原因
如果車架設計時就使用成本較高的對鎖螺絲, 問題就會少很多
搖臂補強結構軸襯, Oring及潤滑使用矽油膏
鎖緊後不晃動且能自由活動
原廠配的次Shock的上轉點螺絲
我重配的
原廠配的次Shock下轉點, 也是主轉點螺絲
我重配的
主轉點組裝
搖臂補強結構組裝
三個轉點都憑自己的判斷來訂鎖緊力道, 要是照原廠建議值, 轉點都轉不動了
美麗的外表下有搞不盡的問題
2Stage結構特寫一下
後煞浮動座軸套抹油組裝, 鏽斑主要是來自培林
前叉下頭碗組裝處也是滿滿鏽斑
抹了再上
前叉沒打算要脫手, 所以再裁短一些
留一個10mm墊圈高度
半成品
浮動碟煞作這邊也是細節問題多多...
導練器
浮動碟煞作連桿要在重製一支新的
這車才有機會再出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