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是新手中的新手
我最近考慮買台單車,在網路上查了一些資料後大概有點底.
就入門且只著重悠閒和運動前提下,我應該先選登山車開始.
再來我一個禮拜會二至三次去淡水租單車以單車道 鶯歌淡水或碧潭淡水來回這樣騎,這樣騎下來也有點小小感想
1.先選廠牌 我對美XX的車所知甚少,但大家似乎都有討論到G牌的TALON系列,價位上1萬多元也在預算內.且也符合大家所提此預算內可買到不錯的登山車.
2. 每次來回(單趟2.5~3小時)手都會酸麻,尤其有時小指麻一天...所以會注意把手(有個叫“人肉把手“??)
3.變速, 我常常亂變速, 以 24段變速而言我平地 2*8,有時趕路會用3*8,但看到似乎有些單車前輩稱3*8常用變速器會壞掉?下坡衝上坡我常習慣只換前檔2>1 這樣. 這樣對嗎?
4.因為我沒在off road的,又有時想要騎的輕鬆又快, 我想我應不會用巧克力胎,如果我買了TALON,我可以換成類似公路胎那樣窄細的胎嗎?
5. 可是我又有看到有人說登山車美牌的比較好,G牌的是公路車.那是不是以相似的預算下,美牌有更適合我的選擇嗎?
6. 因租單車緣故,屁股痛(我沒穿單車褲)的情況時有時無. 甚至是調整相似座椅高度時也會發生這樣.原因何在啊?
請各位前輩賜教
fashionboy wrote:
2. 每次來回(單趟2.5~3小時)手都會酸麻,尤其有時小指麻一天...所以會注意把手(有個叫“人肉把手“??)
是人間肉球,Ergon所出品的手把,手會痠痛就是姿勢出問題了,你把太多的重量壓在手把上,最多只能放三分力道在上面
fashionboy wrote:
3.變速, 我常常亂變速, 以 24段變速而言我平地 2*8,有時趕路會用3*8,但看到似乎有些單車前輩稱3*8常用變速器會壞掉?下坡衝上坡我常習慣只換前檔2>1 這樣. 這樣對嗎?
可以使用,不過迴轉速要放慢,只要讓你的輪子有在轉動,他們擔心得是你的變速線張力會減弱
齒盤檔位習慣用大`中`小來區分,而不是前檔
fashionboy wrote:
4.因為我沒在off road的,又有時想要騎的輕鬆又快, 我想我應不會用巧克力胎,如果我買了TALON,我可以換成類似公路胎那樣窄細的胎嗎?
只能說你的心並不在山路上,卻又嚮往公路,那還是買公路車比較快,雖然做Fittnig比較麻煩,你才會曉得為何公路車騎士只是輕輕出個力,就跑到你前頭了
要買登山車換細胎也不阻止你,有26*1.0的細胎,不過登山車就失去原有的功能了
fashionboy wrote:
5. 可是我又有看到有人說登山車美牌的比較好,G牌的是公路車.那是不是以相似的預算下,美牌有更適合我的選擇嗎?
因為這兩個牌子所注重的國際賽事不太一樣,美利達是拼了命在XC登山車賽事,就連登山車車款數量都比公路車多
價格間距也比較細一點
捷安特在公路車賽事上就比較投入,你看現在環法賽蘿蔔銀行騎的車就是了,在這種賽事上已經是沙場老將,他在這方面的研發就和美利達恰恰相反,車種數量和價格見距上也一樣
假如你的預算是在一萬元上下,我還是建議加個五千元比較保險,這樣比較好找車
fashionboy wrote:
6. 因租單車緣故,屁股痛(我沒穿單車褲)的情況時有時無. 甚至是調整相似座椅高度時也會發生這樣.原因何在啊?
高度你調過了,但是坐墊前後位置和仰角角度你有調過嗎?沒有的話,請調過後再來問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TALON用的是公路車胎(1.5")
如果中意的車是巧克力胎都可以換公路車胎(我問到的幾乎都要加錢)
手會麻可能是握太久,或是重心壓在手上(車架太長)
人間肉球換軟一點的比較好握,人間肉球最好選用鎖的比較方便,不然還要用空氣機
24速3*8變速器的後腿會和地面成垂直,拉得最緊
如果長時這可以這樣騎,又能騎很快,不如把大盤換大一點48T)
會不會容易壞我是不清楚,但是入門的後變也算便宜了
下坡衝上坡大盤2->1...如果後變仍然掛在較小齒數那幾盤
不建議這樣用,鍊條太斜不好,而且會突然感覺踩起來非常輕
大盤最小盤大概就對飛輪前四盤
要上坡...我都籨2-7開始->2-6...-2-4再不行就變1-4....
fashionboy wrote:
不好意思我是新手中的...(恕刪)
1.購車就以預算內即可,G or M 都是好車
2.重心放在腰部,手臂微曲輕握把手,也可增強避震效率,長程騎乘時,記得手指也要做適當休息,不然長時間壓迫換什麼把手也一樣
3.經常練習就會得心應手,記得入檔時需溫柔對待即可,通常我大盤都是保持在中間(34t),遇下坡時後變就進2~3檔等待銜接上坡,因為我比較怕落鏈~~
4.騎乘路線不同,想換什麼胎都任君選擇,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5.M or G 都是好車,也很超值,只不過 G 好像保值較好
6.座椅高度切勿過高,騎乘時腳也要撐一下分擔身體重量,切勿把整個重量都放在屁股上,我不是鐵屁股但騎MTB時也沒穿車褲,騎RB還是會穿啦~~
以上僅供參考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1.先選廠牌 我對美XX的車所知甚少,但大家似乎都有討論到G牌的TALON系列,價位上1萬多元也在預算內.且也符合大家所提此預算內可買到不錯的登山車.
可以 一萬多就可以買到前後Deore 前避震可鎖 27速 13KG上下的登山車 再來就選你愛的塗裝吧 都差不多
2. 每次來回(單趟2.5~3小時)手都會酸麻,尤其有時小指麻一天...所以會注意把手(有個叫“人肉把手“??)
人肉把手剛用的時候是比較舒服 但是如果騎久了會覺得沒辦法握滿把也是不舒服 手麻應該先調整姿勢 太趴或車架太長 把龍頭調高 再來沒改善就買有墊子的手套 差很多
3.變速, 我常常亂變速, 以 24段變速而言我平地 2*8,有時趕路會用3*8,但看到似乎有些單車前輩稱3*8常用變速器會壞掉?下坡衝上坡我常習慣只換前檔2>1 這樣. 這樣對嗎?
不對 應該避免鍊條歪斜 盡量先變小盤不夠再變大盤
4.因為我沒在off road的,又有時想要騎的輕鬆又快, 我想我應不會用巧克力胎,如果我買了TALON,我可以換成類似公路胎那樣窄細的胎嗎?
可以阿 用細胎就可 我用1.5就覺得很好騎 又不會震 別忘了還有前避
5. 可是我又有看到有人說登山車美牌的比較好,G牌的是公路車.那是不是以相似的預算下,美牌有更適合我的選擇嗎?
選圖裝
6. 因租單車緣故,屁股痛(我沒穿單車褲)的情況時有時無. 甚至是調整相似座椅高度時也會發生這樣.原因何在啊?
租的車很難講吧 每台車車況都不同
fashionboy wrote:
不好意思我是新手中的
1.關於手酸的部份,我自我檢討了一下,的確先要從姿勢看起,若將來買到車,會再注意就龍頭或手把部份再視情況調整.座椅部份,我想依前輩指出仰角和前後調整,可是都好像只有座位那根桿的高低可調?
2. 由於G牌也有一款入門款平把公路車RAPID 3,售價多TALON數仟元.我也在考慮中
3.園裝我不是很懂,但我想選亮麗一點,會不會騎車比較安全一點?
4.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前輩騎車時如何判斷胎壓不夠或破胎?打氣時又該如何判斷何種情況算打足呢?各個輪胎都有它各自的胎壓規定嗎 ?
5.變速器的好壞如何判斷?重量? 換檔時比較不會有磨擦聲?
6.最後就是迴轉速怎麼算?依個人不同嗎?還是有其一套標準?
謝謝各位解惑QQ
fashionboy wrote:
1.關於手酸的部份,我自我檢討了一下,的確先要從姿勢看起,若將來買到車,會再注意就龍頭或手把部份再視情況調整.座椅部份,我想依前輩指出仰角和前後調整,可是都好像只有座位那根桿的高低可調?
在座管固定夾下方有一個六角螺絲,放鬆之後藉由內部棘輪分出段位,所以轉動時候有刻度卡住,調整好就鎖上固定
fashionboy wrote:
3.園裝我不是很懂,但我想選亮麗一點,會不會騎車比較安全一點?
這是沒有直接關係,反到是你車上裝的燈具是否能引起注意,在像風櫃口常起大霧,駕駛人都是靠自行車後方的尾燈來辨識前方有車隊經過
另外像瘋系列`NS賽事都是天沒亮就要出發,所以都會強制穿上反光背心以策安全
fashionboy wrote:
4.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前輩騎車時如何判斷胎壓不夠或破胎?打氣時又該如何判斷何種情況算打足呢?各個輪胎都有它各自的胎壓規定嗎 ?
急性破胎就是馬上消下去,慢性破胎比較不好察覺,可能今天打飽,過了兩三天又消下去了
這種情形直接換內胎比較快,不能省這筆錢
一般來說打氣時會有附氣壓表,當你沒有時,可以把車子的一輪抬起來再放下去,回彈高度比較高表示沒打飽,沒甚麼回彈的話,表示有打飽了
fashionboy wrote:
5.變速器的好壞如何判斷?重量? 換檔時比較不會有磨擦聲?
材質`加工技術`段速`重量`順暢度都是關鍵
摩擦異音比較關係到保養和調整,有做好的話不管用甚麼等級都會順
但除了像是八速換十速變速系統要換一大堆東西,不然很少動這部分
fashionboy wrote:
6.最後就是迴轉速怎麼算?依個人不同嗎?還是有其一套標準?
無名小站-迴轉速分享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