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NICOLAI,YETI,Santa Cruz比較

想請問一下NICOLAI UFO ST和YETI ASR7和SANTA CRUZ NOMAD(ALUMINUM)這3台車子的比較~
也想順便知道他們價位差大約多少~還有可以去哪裡看車...各位大大比較推薦哪一台~謝謝~
2011-06-25 2:38 發佈
Nicolai請找鈦美詢問 (不知道有沒有提供試乘車)
官網

Yedi請找鋼鐵馬廄,有提供試乘車
官網試乘車資訊

Santa Cruz請找擎翔國際詢問
官網

以上三個都是台灣該品牌的代理商,直接問應該最快!
小簡7310 wrote:
想請問一下NICOL...(恕刪)

小簡7310 wrote:
想請問一下NICOLAI UFO ST和YETI ASR7和SANTA CRUZ NOMAD(ALUMINUM)這3台車子的比較~
也想順便知道他們價位差大約多少~還有可以去哪裡看車...各位大大比較推薦哪一台~謝謝~

這三個都只有進口車架組,售價大約落在75000~85000元之間
組車總價可能會落在十萬元上下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NICOLAI的UFO-ST 比較偏向於FR~DH的功能, 170~200mm的避震行程, 單轉點設計避震反應很直接, 踩踏的剛性很好, 靠車架管料和德國工藝來達成, 跑五指山和丹鳳山等等地形有種不需要看路的感覺, 抓緊手把衝就可以了, 缺點是因為避震器位置重心會比較偏前面, 裝前變速器時不能用最大避震行程,
我比較建議拿UFO-ST當成大行程FR或者DH來看,

SANTA的NOMAD比較偏向AM~FR的取向, VPP系統聽說在爬坡時的踩踏效率不錯但是由於沒有實際騎過無法在這裡評斷, 車身應該比較輕, 組裝的變化度也可以很多種, 不過以變形管抽博製作的盒管車架較輕, 理論上踩踏的剛性也會比管料較厚的N牌差, 這方面要比較其實需要相同的比較條件以及一點敏感度, 騎乘時忽然重踩就可以知道車架是否會扭動

至於YETI這台我沒研究.
還是實際騎騎看比較好, 車子的組裝配置最重要, 換兩個輪子騎起來就不是同一台車了
車子醜毋寧死~

kalaguda1 wrote:
NICOLAI的UF...(恕刪)

謝謝妳這麼詳細的解說呢~!!更上面的大大~妳說的那幾個網站我都有去看過~但我是想說他上面寫的都是建議售價~實際上賣的價錢就是用建議售價來賣嗎@@?還想請教一下~這幾台如果全部用SAINT不曉得行不行呢?
或是說配怎樣比較OK@@?

小簡7310 wrote:
但我是想說他上面寫的都是建議售價~實際上賣的價錢就是用建議售價來賣嗎@@?

可能會有點落差,我在拍賣查詢NOMAD車架組參考價
也是有發現價差最大有一萬元之多
小簡7310 wrote:
還想請教一下~這幾台如果全部用SAINT不曉得行不行呢?
或是說配怎樣比較OK@@?

SAINT本來就是給FR`DH車種用的套件,這樣配剛剛好
不過在這個領域的特殊規格還真的不少,一定要特別注意
例如大盤有ISCG,前叉軸心有QR15和QR20
後輪軸心也不是常見的9mm,而是12和15mm


下面是關於ASR-7的介紹
AS-R 7的設計理念是要做出一台,依然保有上坡敏捷度,並具有更長行程與更強下坡能力的575。
在7.5磅的車架重量要求下,具有7吋(178mm)的後輪行程,轉點的配置與槓桿比設計,讓AS-R 7有不錯的踩踏效率,
而當坡度轉下時,就是它真正顯現出優勢的地方。

車架所採用的專屬液壓成型管組能針對重量對剛性比最佳化,車架含Fox Float RP23後避震的重量是7.5磅,
用AS-R 7甚至能組出一台28磅以下的成車。搭配上異徑頭管、12mm後輪軸心、ISCG導鏈器規格、可調式座管導線座與高強度碳纖dogbone,
AS-R 7一台多功能的do-it-all車架。

異徑頭管是下端1.5吋與上端1.125吋的規格,需配合相同規格的前叉。
跟1.5吋頭管規格比起來,這個新規格可以在較低的重量下讓前叉得到相當的剛性,
同時也增加龍頭的選擇性。前變是採用E-type規格,後下叉長度與575相同為16.9吋,
在AS-R 7上仍然可以用單盤、雙盤或三盤的配置,即使使用2.5吋寬的輪胎,
也仍具有相當的排泥空間。碳纖的dogbone不僅大幅提高側向剛性,
並且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氣壓或鋼簧後避震。

擁有AS-R 7,林道上的一切地形對你來說都跟平地一樣,考慮都是多餘的。

-碳纖dogbone
-專屬液壓成型管組
-135mm花鼓寬度與12mm後輪軸心
-ISCG 05'導鏈器規格
-1.5英吋-1.125英吋異徑頭管
-適用碟盤至200mm
-可調式座管導線座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我自己本身是騎10年ASR-7 後避震選擇DHX 4.0

在這之前我是騎08年 reign 2 之前已為全地形的車子在上坡必須要失去一點踩踏效能,

不過換成ASR-7 之後,我大大的改觀了,他真的能爬'能下'能飛'能跳,他的表現令我太驚艷了,

目前ASR-7前插是用Fox 36 Talas RC2 ,160的長度裝在小7身上 騎起來猶如 XC車 騎姿(不會翹頭)

我的可調行程功能根本就是用不上了,踩踏效能真的是頂呱呱,不過我建議還是要上180的前插會是比較剛好的騎乘姿態

在台灣的地形上小7幾乎是首選了..踩踏跟行程做動在ASR-7 上面可說是分得清清楚楚 真是神奇的設計

你還有一個選擇 就是 YETI最新的 SB66 這也是我最近很注意的一台車子,感覺上真的超讚的..

其餘 兩個品牌 我絕對不選NICOLAI,不是車不好是因為CP值不太好

我再換車前也是有注意到 Santa Cruz 的 NOMAD 不過後來我 我還是選 小7 因為它的異形管實在是太銷魂了

以上給您參考了...

其實要跟這個等級比較的NICOLAI應該是Helius AM這一台,
前後160行程, 整車重量抓在13kg左右就如虎添翼了,
而且代理商有試乘車.
車子醜毋寧死~

xforce wrote:
我自己本身是騎10年...(恕刪)

大哥~小弟想請教一下當初妳用ASR-7花了多少小朋友阿~還有配了哪些東西~能跟小弟說一下嗎@@?

小簡7310 wrote:
想請問一下NICOL...(恕刪)


看你的選擇,大都是歐美中offroad的名廠!
除了"尼可萊","雅提","剩他脫褲子",還有"淫天使"也是此類的名家!!

不過很少人同時有騎過這幾台車,僅能就他們的避震系統幫你做分類:

使用單轉點,單搖臂的是"尼可萊","雅提"的設計,這類的特點就是避震性能靈敏,爬坡較為吃力!
不過這類的轉點的配置與槓桿比都有設計過,各家都有其優異的地方!

當然,"尼可萊"不是每款都是用單轉點,單搖臂的,也有的是Horst link的,可以發現此類都以偏向AM至XC以下的,當然是為了兼顧爬坡與下坡囉!

"雅提"的好像都是採用單轉點,單搖臂的,但是為了因應爬坡效率,會採用各種設計來增加踩踏效率!他們的設計功夫堪稱一絕!

再來是"剩他脫褲子"跟"淫天使",這兩家一直都是大賽的常勝軍,品牌自有一定的水準!
從頭到尾他們的車架都使用VPP系統,當然各個級距的車種都會有不同的參數,但是基本上還是使用VPP,至於VPP的好壞,請自行上網去找吧!!

各式避震車架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