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般登山車的分類-XC,AM,FR,DH,有沒有比較準確的方法去分類,或者說什麼路況該騎什麼車,這裡討論的是一般情況,騎淑女車下二米落差不算一般情況,故不列入討論,另外,車的耐重是多少呢,各車種可耐衝擊的程度如何,是以多重的車手為準
『我以為,世上的單車,確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騎車的人,才有強弱之別,透過雷禪,我們可以發現和認識一個真正的自己;因為我們真正的雷禪對手,可能就是我們自己』騎車是一種心情。如果你的心情中了,車的高低還有這麼重要嗎?(其實還是很重要)好.....說完了....我自己去旁邊站.....
XC,AM,FR,DH它門的界線並不明確,因為它門的界線是一個範圍,例如XC的前叉80~100都有人裝,單避跟前後避都有,那AM以後幾乎都是雙避,那就以前差跟後避的行程來大約判斷,所以自己喜歡就可以,只是不要超過車架容許的避震行程,就不會有危險,像我的uzzi前叉是170MM,後避是8英吋,大概是FR的階段,前叉如果換成200MM的雙肩,也可以是下坡車,但是不能跳大落差,要跳大落差就要M3~M9才可以,所以我才說自己喜歡就好,不過下坡車車架要小一號,比較好操控,登山車種類太多了,還有dirt jump跟攀岩車,去書局買國外單車雜誌看一看就知道,自己好玩最重要,管它xc還是dh,就是要騎才有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