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抱病在家,閒著沒事練練打字,廢話很多還請大家見諒
如不喜歡看看廢話打發時間,請上一頁,謝謝


有鑑於faith上看到的避震改裝,都以雙肩前叉加長前行程為主,小弟來個不一樣的法改(加長後行程)

開始前先提一下faith車架特性

由初始行程→觸底行程,虛擬轉點會由高到低,力避比會由大變小,上升率相當明顯
初段行程屬於偏軟的高轉點,後段行程則是偏硬的低轉點

優點
小震動敏感度不差(連桿式普偏不如單轉點的致命傷)
踩踏效率佳,大落差時踏版回擊(高轉點的缺點)也能有效的降低
並且不易觸底
非常適合敢大飛大跳的高手
我想這也是faith推出時,深受國外好評的原因

缺點
由於力避比大變小相當明顯,所以後避震sag設定與其它車種相同之下
後輪軸行程的預壓就顯得非常大,負行程佔掉了較大的比例
(也許這是雞排重口味車系頭管角度都偏大的原因)
雖然負行程大有優點在,但越大卻也越壓縮正行程量
如將sag提高來消除,又會有後段行程過硬的問題

這對大飛大跳的高手來講,並不算是明顯缺點,但對小弟這種不敢飛超過1m落差的小心臟來說
就顯的不夠完美


基於吃飽太閒的研究它,而有了以下的改裝.....(在此對已經在打嗑睡的各位說聲抱歉)

小弟的10年faith1,一入手就被那前後都超硬的彈簧給嚇了一跳(連車行老闆都笑著說是給車主跳樓用的)
上路試車,完全沒有FR車的fu,反倒是比小弟的trance x(改190mm後避)還要來的硬朗

於是就向台中某代理商以及定購了一隻450lb的彈簧,同時也向彈簧工廠定做了一隻給66用的前叉彈簧
換上450lb的彈簧後,對小弟70公斤的體重來說,還是稍嫌太硬(sag約25%)

試著試著,兩台車同時比較之下,卻也沒感覺到faith的行程有比trance x長多少

便又開始尋找400lb的彈簧,因某代理商只有提供尾數50的彈簧,所以在找400lb的彈簧時並不是那麼來的順利

最後在拍賣上發現一隻8.75x2.75 400lb的van r,於是開始動了歪腦筋
整隻直上不知會如何(faith原size 8.5x2.5)
一陣敲敲打打後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原size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換上後

換上8.75x2.75多出來的.25"行程都是在前段行程,觸底長度則不影響
減了50lb的彈簧,此時sag一樣是25%
不過當然是2.75"的25%,相比之下還是略大,且正負行程均有增加

一陣瘋狂試車後,首先發現了一個缺點,因為加長的行程都在初段,扣掉sag較大的差異後
預壓時的後軸仍然比原設定高了約10~15mm(頭管角度變大)
反應出來的結果就是小碎震的敏感度降低了
此時就把原廠另外的rc 445鉤爪拿出來用了
445在官網的數據上,頭管角度減少0.5度,目測上來看則是後軸會有降低約10mm的效果

再度試車後,終於找到fr車的fu了
不過回過頭來想,充其量也只是放大了行程,原特性上的缺點仍然沒變

便開始在如何解決前軟後硬太明顯的特性去做一翻研究

最後找到的結論是將400/2.75的彈簧換成350/3的彈簧

從彈簧來看400/2.75到觸底總磅數約為1100,350/3則約為1050
硬度略為下降,但對小弟的用途還算可以接受

而多出來的0.25吋,則可以用來當作預壓,提升前段硬度,但後段硬反而是較軟的

換裝後,預壓相同為1圈的情形下,sag約增加3mm,於是便將預壓縮至3mm(圈數忘了算)後,
座上車後,前段硬度相同,後段則較軟

如文前所提,目前抱病在家,所以還無法上路試車,遺憾中......
感謝有空閒的各位看了小弟打的這麼多廢話,來點輕鬆的附上幾張照片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不一樣的改法-faith
由於小弟offroad不揹相機所以無緣讓大家見到泥土照

10/12/11 補充一個還沒上路就發現的意外好處

一般設定下彈簧前段回潰很弱
回彈調慢時,前段回覆行程很容易過慢
回彈調快時,中後段回彈又容易太快,很跳
無法兼顧(rock shox最近的兩段回段調整,也許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困擾)

現在的設定下,因為彈簧未載重就屬於預壓狀態,所以前段回潰較強
回彈調慢一點,仍保有不錯的回覆行程速度

10/12/13
今天做了點小小路試,效果跟預想中的一樣,還不錯
現在只等這奧笑連的身體好一點能上山給他玩一翻了(腳癢中)
2010-12-10 3: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改法-faith
換彈簧是很有趣的實驗!! 我的車前.後彈簧都是試驗後配合彈簧公式去估計再訂做


通常做個兩次就可以抓到非常理想的彈簧!!


找專門做彈簧的店 圈數線徑材質都可以改 不用屈就現有彈簧

不過要這麼做個人覺得要有兩個條件 1 騎乘者已經感覺出來自己要的是什麼特性 2.要有理想的場地讓你安全的試極限

兩位好
1.請問有可變k值彈簧嗎? 腳踏車沒看到? 一般汽機車K值都是前軟後硬 ?不知有無前硬後軟的彈簧去避免力臂比大的問題?

2.請問高雄這邊有無彈簧店, 之前十全路問的,沒有彈簧鋼材質.
01700694 wrote:
抱病在家,閒著沒事練...(恕刪)...
(也許這是雞排重口味車系頭管角度都偏大的原因)
...(恕刪)

捷安特的理論基礎不知從何而來

---
大大如果不貪"爬坡"的話
建議您可以試試300lb的彈簧
讓Sag放大到30~35%
後勾爪也使用標準設定
讓頭管與水平夾角變小
騎乘重心會自然往後調整
可以換到很多穩定性
還有黏TT的後輪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01700694 wrote:
抱病在家,閒著沒事練...(恕刪)

雖然不懂板大的理論,但是在冷清的登山車版面有這樣的文章,加分先啦!
男人海洋.......http://www.wretch.cc/blog/tungtung1970
這車型不錯~蠻喜歡這種車~但是品牌就有點
offroad.....這樣的男人不多了

加分啦!!!
可變k值彈簧其實可以用兩組不同k值的短彈簧去串,
這種方法在汽車界倒是滿常見的~~

不過要去找車床間車個彈簧連接環,好將兩根彈簧穩固的串起來~~

這種複合彈簧的K值變化可就多啦~~

當有力量開始壓縮時,較軟的那根會壓縮得較多,

但一旦較軟的那根壓到變零節距(簧線緊貼)時,
就會開始壓縮較硬的那根~~

一般用單彈簧為了增加吸收衝擊能力,都會將K值配較硬的,
但是這樣當GRH(正常騎乘車高)的狀態下,因重量而壓縮的避震量也減少了....

帶來的後果就是伸展量不足,當越過凹洞或碎石路時輪胎就很難貼地....

加上壓縮與伸展的簧力是相等的,所以振動頻率是恆定的,
一有衝擊就會來回餘震跳很久,對減震筒心的負荷會很大....

所以這種複合彈簧的配法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問題~~

若兩根的磅數與預壓值(Pre Load)配得剛好,
那當GRH時,體重就會剛剛好把軟的那根壓到成為零節距,
這樣就有較多的行程是被壓縮的~~

這樣一來,任何的衝擊都是只會壓縮硬的那段,
而任何的伸展狀況(凹洞或碎石路)都是軟的那段在伸展~~

簡單講,硬的負責壓縮段,軟的負責伸展段,
就能實現兼顧跳躍衝擊吸收力與爛路貼地性~~

更讚的是,因為壓縮與伸展的簧力是不同的,所以振動頻率是變化的,
衝擊後餘震不太會持續,對減震筒心的負也會很小~~

不過這種複合彈簧的減震筒阻尼校調就要功夫,
因為壓縮與伸展的簧力是不同的,阻尼自然也要不同~~

大家會質疑既然複合彈簧這麼讚,為何沒單車廠做出來賣??

原因很簡單,因為複合彈簧要100%為體重量身搭配,
單車上騎士的體重占了絕大部分,所以很難當成規格化的商品來賣....

而汽車的重量則變化有限,就可以當成規格化的商品來賣~~

所以想要讓自己的單車更上一層樓,就只能DIY了~~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可變k值彈簧其實可以...(恕刪)

講那麼多...
不就只是"不等距彈簧"...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to last studying wrote:
請問有可變k值彈簧嗎? 腳踏車沒看到? 一般汽機車K值都是前軟後硬 ?不知有無前硬後軟的彈簧去避免力臂比大的問題?

不同k值的彈簧,只能制造出前軟後硬的效果,不能制造出前硬後軟的效果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建議您可以試試300lb的彈簧
讓Sag放大到30~35%

這有想過,不過他的車架力臂比前大後小的曲線很明顯
sag抓到30~35%後輪軸可能已經到45%左右
正向行程就剩的非常少都浪費在負行程上了

頭管角度部分,可能是小弟用後軸抬升來說,解釋的不夠清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