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有了神兵利器與尚可的體力,所以去一些小楊桃當時無法同騎的路段,並於回來時拿來說嘴,常常獲得小楊桃羨慕欽佩的眼神,以確保我在小楊桃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原以為可高枕無憂,但事與願違,這個地位在楊桃號完成後(楊桃號開箱文),於第二次烏來行時徹底的被摧毀殆盡。
NRS3的大盤與楊桃號的公路車大盤齒比不同,所以在平路速度上有差異尚可被接受,但萬萬沒想到往烏來路上與回程的爬坡路段也是遠遠落後楊桃號。為了確保我在小楊桃心中不敗的地位,所以回來後苦思改進之道。因NRS3所配前避震器(Manitou Skareb)只有回彈快慢可調且為不可鎖死,於是騎乘時因為避震器作動關係會有部分力量被抵銷而無法直接傳遞,所以把更換前避震列為首要目標。
其實在此之前,因常看到各位分享加上自己虛榮心作祟,早就有更換前避震器的念頭(原鎖定FOX或ROCKSHOX這兩個品牌),只是一直找不到非換不可的藉口,這次剛好有個合情合理說服自己的理由。
腳踏車避震器有知名度且有口碑的品牌並不多,以前我只知道FOX與ROCKSHOX,其它一概不知。而SPINNER這品牌是在09年初於版上看到車友分享,且後續多次有其他車友開版敘述其換裝避震器後的使用心得,尤其在車友反應產品問題時,SPINNER客服人員快速回應與後續處理方式(註一)及相對合理的售價(註二),在在引起我高度關注,進而使得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成為我NRS3的新避震器。
當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到時,Gary主動提出幫忙換裝並談妥收費後,旋即找個假日牽去Gary那進行換裝工程。
以下就介紹避震器換裝過程與使用心得
NRS3原廠避震器(Manitou Skareb,行程80mm)

不知是原廠避震器壽命已盡,還是有其它原因。
往往騎趟烏來來回,整個避震器作動行程就快觸底。
1.烏來來回避震器作動最大行程
2.觸底高度

Manitou Skareb雖有回彈快慢旋鈕可調整,但說真的完全感覺不出差異。

或許會有車友說可能是原廠避震器打的壓力不足。下圖為原廠避震器拆下時量測內部壓力值。

內部壓力高達230 psi (壓力值高的嚇人)

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與Manitou Skareb作比較
原以為壯碩的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會有不輕的重量,沒想到拿再手上居然感覺還蠻輕盈的,比原廠避震器還輕些(只憑自己手拿的感覺),兩支避震器實際重量差異因沒有量測器具,所以無從提供。

我不得不說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的外觀非常好看,除了外觀外,整體質感也在一定水準之上,非視覺系的我,在看到避震器後,也深深的被吸引。
跟原廠避震器相比,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其壯碩的身軀,怎是個”威”字自了得。

順帶一提,可能因前車主身材比例關係,NRS3車架尺寸( M ),雖符合我需求,但龍頭高度對我而言過低,往往騎車回來後,頸肩僵硬酸痛及手掌麻痺(這樣也騎了兩年),原本正想購買可調式龍頭增加高度,這次正好藉由換避震器把過低的問題一並解決了。

插曲:
由於原NRS3為滾珠式碗頭,Gary並無此特殊拆解工具,所以我們兩人又帶著避震器到附近車店花錢拆裝碗頭,順便購買龍頭增高所需的墊圈。(梅花與購買的7個墊圈、1個Gary提供)。
車店拆裝碗頭時傷到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造成一小塊烤漆剝落,好在安裝完成時看不到,且我非外觀至上,所以雖有小遺憾但也在可接受範圍,也就沒跟店家反應。

跟店家購買的梅花與墊圈

裁切工具與裁切下的材料(裁切約1.5cm左右,其實不裁也可以)

滾珠清潔後安裝前的上油

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施打壓力與體重對照表
我的體重在73~75kg徘迴,換算成英制為160.94~165.20 lb,所以施打壓力值應該落在80~90 psi間
先打低標80psi

多打一點,預留拆除高壓打氣桶時漏氣之用。

粗壯的避震器,為整體加分。

避震器安裝完成後全車照(龍頭提高約10~12cm左右)

心得:
原本預計換裝完成後的次個假日約騎,但沒想到接連碰上幾個假日都下雨再加上假日加班,所以遲至上上星期才有機會來趟烏來體驗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
在騎乘時,刻意使用不同踩踏速度及去時(不鎖死)回程(線控鎖死)做區分體驗換裝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後的感覺。
出發時不使用線控鎖死,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的潰縮量比先前Manitou Skareb少很多(Manitou Skareb常觸底),最大潰縮行程24~26mm(一般柏油道路,打80psi ),整個避震行程作動時很順暢。
回程時線控鎖死,最大潰縮行程約10mm,整體力量傳遞直接,換檔次數變少,踩踏效能忠實反應於速度上,尤其遇上回程體力不足時,更顯得重要性。
但依避震器上對照貼紙以體重75kg打80psi而言,對我稍稍偏軟(不鎖死的情形下),下次我試著打到85psi或90psi體驗看看。
整體而言,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不管從外觀、售價、重量、效能與先前版上SPINNER的快速回應,我都給予極高的評價,爾後也會推薦給身邊騎登山車的朋友做更換參考。
雖然我騎登山車,但從未offroad,一直希望有機會能馳乘山林間,既然換新避震器,那今年夏天就來趟桶後宜蘭之旅。
問題:
1.當線控鎖死時,尚有約10mm的潰縮量,這與我之前騎同事XTC的XCR不同,XCR鎖死時無潰縮行程,不知此是否為SPINNER Aeris - 320-100 RLC的設計。
2.當騎程時如欲解除鎖死動作,有時鋼線回彈反應過慢或不會回彈,不知是否為潤滑不足,找時間上油再試看看。
註一:
以前學生沒錢,常為了購買某項產品,常常花很多時間去訪價,只為了能省點錢,但往往後續出問題時卻忘記購買店家,造成維修上的困難。現在出社會後,有些經濟基礎,只要欲購買的商品符合需求,且售價在接受範圍內,已不會把省錢當作首要考量,取而代之的是售後服務。當對產品有疑問或是產品出問題時,能快速幫忙解決才是最重要的。而SPINNER客服人員的快速回應,正好滿足我的需求。
註二:
開車已經很多年,加上自己對改裝很有興趣,所以改裝避震器並陌生,幾台車前前後後改裝的避震器不下5、6組,品牌從國產到日本或是德國都有,售價從1~5萬多不等,自己要的感覺與彈簧磅數搭配及後續調整繁瑣程度都遠勝腳踏車避震器,但始終想不通某些品牌的腳踏車避震器售價會那麼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