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街道/土坡車 的一些問題

最近買了一台這個來練..........


車種:10'GIANT STP1 15"(身高185)



規格:
2010登山車系列 STP
車架 GIANT ALUXX SL 輕量化鋁合金車架
前叉 MARZOCCHI DJ 2 T100 (很硬又不輕 重點是拉車頭還會扣扣響)

操控系統
車把手 GIANT Connect SL (原廠rise:很不像19mm的19mm 升成20mm )
車手豎桿 GIANT 鋁合金

變速系統
變速把手 SRAM X4
後變 SRAM X5 (為搭配前32T已改X.9超短腿 原本是中腿)
煞車系統
煞車 HAYES MX4 (已改AVID BB7 效能沒啥差有點後悔哈哈)
 
傳動系統
飛輪 SRAM PG850 11-28T
鏈條 SHIMANO HG40 (改為9S鏈條)
大齒盤 TRUVATIV Hussefelt 36T (改為32T)

外胎 MAXXIS M126 26x2.4" (感覺太粗 還是2.3K-RAD好看又對味兒)

大約重量,不含腳踏 14.3KG-S (換了上面那些也沒輕到哪裡去ˇˇ)

------------------------分隔線是我------------------------------------------------------------------------

我的騎乘風格比較偏街道
問題來了
1.這個原廠的龍頭很短想改長比會較好拉車頭嗎?
2.很多街道車都走單速設定 目的是是輕量化?還是有操控上的需求? (因為還想要有通勤功能 所以還沒拆變速)
3.這隻毛主席的前叉沒啥彈性! 這類用途的前叉都是這樣嗎? (有在考慮ARGYLE)
4.後花鼓有推荐的嗎? 我覺得要瞬間踩踏的時候都那個空轉角度有點大 (我有踩過朋友的攀岩車 傳動效率超好!)
5.這個MRP的導鏈器還不錯用 不過非ISCG規格的導鏈器一定難逃跑位的命運嗎? 撞沒幾下就又要橋位子了

睡不著 問題很多還請各位高手不吝賜教







2010-01-19 3:42 發佈
我不是高手,所以聽聽就好


1.這個原廠的龍頭很短想改長比會較好拉車頭嗎?

應該是不會,越短越靈活,車子輕也會比較好拉
如果把妳現在的前叉換成硬叉是最快也最便宜的改法

2.很多街道車都走單速設定 目的是是輕量化?還是有操控上的需求? (因為還想要有通勤功能 所以還沒拆變速)

單速是為了輕量化也是為了操作需求
如果你要練動作最好拉單速,不用擔心鏈條和變速器在那邊彈來彈去,又可以偷輕又美觀

拉單速要通勤其實也可以,齒比要稍微重一點
不然騎長程會有點辛苦 (除非一邊騎一邊玩)


3.這隻毛主席的前叉沒啥彈性! 這類用途的前叉都是這樣嗎? (有在考慮ARGYLE)

街道前叉設定都會偏硬,先騎吧! 等到這隻前叉騎爆再來考慮換吧

4.後花鼓有推荐的嗎? 我覺得要瞬間踩踏的時候都那個空轉角度有點大 (我有踩過朋友的攀岩車 傳動效率超好!)

其實那個空轉角度對街道車做動作不會有甚麼影響!! (攀岩車就不一樣)
profile chrisking hope 牌子一堆.....

5.這個MRP的導鏈器還不錯用 不過非ISCG規格的導鏈器一定難逃跑位的命運嗎? 撞沒幾下就又要橋位子了

如果要做劇烈的動作 拉單速才是最終的選擇
1.這個原廠的龍頭很短想改長比會較好拉車頭嗎?
改長反而會更難拉,可以試看看把把手角度調向內或許會有點改善,或是換支大角度的燕把也是可以改善的

2.很多街道車都走單速設定 目的是是輕量化?還是有操控上的需求? (因為還想要有通勤功能 所以還沒拆變速)
單速設定主要是輕量化,還有外觀上看起來更簡潔,功能上就是較不易掉鏈,且車手只要專注於操控車子就好
不需去注意變速之類的問題(單速車在騰躍落地時的安靜是有變速系統達不到的)

3.這隻毛主席的前叉沒啥彈性! 這類用途的前叉都是這樣嗎? (有在考慮ARGYLE)
街道玩法前叉大多都是注重強度,重量,及落地時的順間避震功能,硬是為了做任何動作都能達到最快的反應速度
很多車友到最後都會裝硬叉的原因也就是在這了
簡單舉例一下例如拿雙肩下坡車在做豚跳要花費的力道一定比單避震的土坡或街道車大上幾倍且高度一定較低

4.後花鼓有推荐的嗎? 我覺得要瞬間踩踏的時候都那個空轉角度有點大 (我有踩過朋友的攀岩車 傳動效率超好!)
一般的街道玩法大多都是在注重花鼓的強度及重量,踩踏效率反而不是首選,但如想玩些攀岩車的玩法
踩踏效率就要考慮進去了,這個就只能看荷包的深度到那了........

5.這個MRP的導鏈器還不錯用 不過非ISCG規格的導鏈器一定難逃跑位的命運嗎? 撞沒幾下就又要橋位子了
那因該是沒鎖緊吧,還是直接去撞導鏈器呢?如果是直接撞導鏈器跑位算好的了吧,沒跑位就直接升天給你看了


前叉 MARZOCCHI DJ 2 T100 (很硬又不輕 重點是拉車頭還會扣扣響)
這個算是MARZOCCHI 前叉的通病了,不管那個型號都會有小弟的888RV一樣也有
回彈調到最快跟最慢去試看看,小弟目前也不知要如何去根治它
MARZOCCHI 前叉也是有數的重了,但強度真的不錯
jeffrn728 wrote:
最近買了一台這個來練...(恕刪)

1.短龍頭比較好拉啦,而且操控也會比較靈活,可以騎一下SE2跟這台比較一下轉向
2.除了小小地輕量化,還有雷殘時不怕後變去摔壞,少了變速系統也降低一些故障率
3.前叉太軟或太有彈性不好,跳落差下來容易觸底

土坡車可以搜尋找ts080,他懂滿多的
換一支DH用的大彎把 再換一支硬叉應該就很屌了~~~


想請教一下~~ 這種車後變如果換成內變 可行嗎??
金屬機械人創作 HENRY'S ROBOTS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Henrys-Robots/741478905
1.各位大大講的都對..個人感覺也是差不多這樣
力量傳導比較直接.比較好拉
2.拉單速喔...個人原因是59%美觀+40%輕量+1%直覺才拉的
至少會輕半公斤以上喔~!
3.這期MBUK寫的:Every ounce of energy needs to go into moving your bike.不要讓力量被前叉吸收掉,要拿來跳阿~!!
4.5.達叔講得很棒.就不多提了

henry.studio wrote:
這種車後變如果換成內變


會變重,不過應是可行的
1.這個原廠的龍頭很短想改長比會較好拉車頭嗎?
越短會越好拉
同時把手高度適度加高也會讓車子好拉
(但過度會讓車子不穩而且像淑女車....)
90mm以下應該都ok
如果還是嫌難拉可以趁晚上睡前練習一下腰力或是換長一點的前叉
STP裝130還算ok
裝硬叉雖然會讓前面變輕....
但是因為總長變短
所以反而是會變難拉
STP 15吋算是很長的車....多少會難拉一點
要多適應一下囉

2.很多街道車都走單速設定 目的是是輕量化?還是有操控上的需求? (因為還想要有通勤功能 所以還沒拆變速)
輕是多少會輕一點
但我個人的話是比較喜歡它免保養不會壞的特性
撞歪勾爪是件讓人很賭爛的事情而且也一定會發生
省的調變速爽度也好很多
其他的大家都講囉....

3.這隻毛主席的前叉沒啥彈性! 這類用途的前叉都是這樣嗎? (有在考慮ARGYLE)
玩街道的話硬一點只有好沒有壞
至於前差扣扣扣....要解決很簡單
把上蓋旋開之後會有一個21mm的外六角座,中間有一個氣嘴
(有些是兩邊有些只有一邊....Marzocchi規格很亂很難講)
把氣放掉之後找個開口扳手把它旋開...裡面會看到彈簧和油(有些只有油有些兩個都有)
把油倒掉....去找機車用前叉油15W或20W的
倒到跟原本避震油一樣的高度(千萬不能倒滿)
這樣扣扣扣就掰掰了
Argyle除了409之外....其他302和318的官方重量大約2.5kg,實測也差不多
只比DJ輕沒幾百克
差異老實說還蠻有限的
而且Argyle彈簧版硬度不算高
前叉越軟會吸掉越多力量反應速度會越慢
不見得會比較好拉...

4.後花鼓有推荐的嗎? 我覺得要瞬間踩踏的時候都那個空轉角度有點大 (我有踩過朋友的攀岩車 傳動效率超好!)
應該說傳動"腳感"吧
就效率來說是一樣的...飛輪轉一圈輪子就轉一圈都是100%
但除非是要走比較攀岩風的騎法
不然這一點差別是沒差
Free coaster有些會空轉1/4圈其實也沒什麼人在抱怨
而且響數少的通常比較便宜而且故障率也會低一些
如果有打算放棄變速的話我會建議換純單速的花鼓
雖然重量比較重但是耐用度好很多

5.這個MRP的導鏈器還不錯用 不過非ISCG規格的導鏈器一定難逃跑位的命運嗎? 撞沒幾下就又要橋位子了
大大有在練卡竿?
導鍊器有些雖然有設計防撞板
但這東西本身並不是設計來給你撞的
而是要不小心撞到的時候保護齒盤用
(針對最近新一代的下坡車的設計缺點所出的下策...)
所以讓它不會撞歪不是它的第一要務
就算是ISCG....撞了ISCG座傷到連車架都會報銷
有會撞到導鍊器的障礙物還是能閃過就閃過比較好啦....

睡不著 問題很多還請各位高手不吝賜教
先感謝各位賢拜指教~~

說真的最近作車子了一些設定的調整兼實驗
發覺到......其實
感覺沒啥差別
還沒練到那個級數前還是都空談
可能個人的技巧習慣都不一樣吧
我還是先把基礎練好再說

高雄最近又溼又冷
阿嗚~好想騎車






manual好難
STP 15"玩街道真的是有點給他大了點.....

不過,它的角度還不錯啦,拉龍頭不算太難拉,等你騎習慣了就OK啦!

個人建議拉單速比較好玩!

jeffrn728 wrote:
manual好難


是阿...那個FU有時候抓的到有時候抓不到
有時候拉個100公尺都不是問題...有時候只有5.6公尺 = =

ts080 wrote:
把油倒掉....去找機車用前叉油15W或20W的
倒到跟原本避震油一樣的高度(千萬不能倒滿)
這樣扣扣扣就掰掰了


測試後是真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