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坐騎是08XTCSE2,原車配置其實以它的價位是很OK的,但是上比SE1以及09的新同學SE0來說,很多地方是稍有不足的,其實落差比較大的就是大盤,輪組跟前叉。
小弟家住舊公寓5樓,要上下樓以原車13.5kg,加上踏板以及其他配件(見下圖的蟲蛹包以及前袋)就差不多15kg,這種重量上下樓實在是讓人吃不消,於是先慢慢以減重為目標,開始湊XTR零件,XTR整組買下來大概是40張,碟煞因為安全性的必要,所以跟三司達維修服務合作的店購買(價位普通),其他車手龍頭座管以及快拆這些東西暫不計算花費。
第一次升級的照片,更新重要的傳動零件,大概是09年一月初的事,一個月買一樣東西,比較不會痛。

除了菜市場般流行的XTR以外,換了FSA XC龍頭以及Controltech的鈧合金車手,龍頭車手梅花螺絲均更換為鈦螺絲,主要是原本的螺絲經過雨騎2次就生鏽了(我還有上黃油耶


XTR POST Mount 前碟煞以及HOPE快拆。

後輪HOPE快拆,後變是XTR影子後變,跟同學拿的,贊助他兩個孩子的奶粉錢。



全車照2張,2個水壺爬山比較夠用,小弟是很會流汗的人;TUNE小弟只買的動水壺。
升級時是用CN7801的10sp鏈條,9sp系統用10速鏈條有好有壞,目前等磨損到一個該換的程度再來換成CN7701,也就是XTR鏈條(9sp Dura Ace)。
升級後讓爬山變的比較輕鬆,XTR大盤踩起來很扎實,就是如履平地的感受,但是實際上除了腳部肌肉運動比較平均,上坡比較輕鬆了一點以外,其他大概就是零件的差異,恕不贅述,但是扛車上下樓只少了1kg多,實際上還是相當累人,特別是有時候已經是加班到凌晨2~3點騎車回家還要扛車子上樓,用想的就累

由於領薪水的甘苦人沒辦法一次就花很大,年初升級後輪組的升級就先排到大概是6月,這段期間就存點錢;重點是要選什麼輪組呢?基本上不是卡式滾珠軸承小弟就不是很愛了,所以XTR就被排除了

後來看到Fulcrum的Red metal Zero,看起來不錯,但是價錢沒有08年好,原廠手冊記載是珠碗滾珠培林(實際是卡式滾珠培林),價錢又沒08年優,所以又開始尋尋覓覓,找尋聲音大聲,咬合數起碼要36齒的輪組

在找輪組時其實一開始沒有考慮過手編,因為手編輪,花毂,輪幅以及輪圈算是三位一體,登山車相當適合手編輪,因為廠輪大都表現還好,不像RB廠輪這麼壁壘分明,選擇也多;MTB可用的花鼓就多了,從XC到FR的用途也讓輪幅還有輪圈的選擇成了一種藝術,手編師傅幾乎是決定輪組的妥適度優良與否的關鍵。
就有一天再次看到原本考慮過的Chris King花糓,但是CK通常是要手編(CK廠輪重達18XXg),買花轂還有找人編都是個問題,這個問題就從升級大盤變速煞車組前,考慮到真的要把SE2原本的XSD-5換掉都還在想;最後是打定,要在台北市區找一家從花轂到編好輪組一次OK的店家,剛剛好離家最近的捷安特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先過去請教一下老闆,順便自行比較一下網路上Red Metal Zero的價錢,只多3~4K就有跟Red Metal Zero重量差不多,但花轂評價更高的Chirs King。
最後決定輪組組合是Chris King ISO Hub + DT swiss Aerolite spoke + XR4.2 D Rim,重量約是15XX,由於輪組編好的時候老闆的秤剛好壞了,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輪組的實際重量

原本是更早可以拿到輪組,但由於代理商花轂比較晚到,外加一些其他因素,導致7月底我才看到整對編好的輪組,花毂老闆的建議是先操先騎,騎到一個里程在來調整,以這組花毂原廠出貨的狀況來說是可以上馬直接騎的。

整車照,順便重新走線過了,走線跟一般XTC SE家族有一些不同,後變速器的阻力不會隨檔位變速線被拉緊而有所影響,相當順暢;雖然我比較喜歡原本Jagwire L3前黑後白的配置,但是SP41的線組以及走線更讓XTR變速發揮該有的性能,雖然我還是有點懷念視覺系

有興趣者可以參考整車照的走線與成車的XTC SE家族比較一下,。

前視圖,圖面上看線有點雜,但實際上我是因為第一次升級後修改煞把及變把位置調整Fitting後導致第一次拉的線都太長了,所以升級前叉以及輪組時順便請老闆重新走線過了,實際上走線很乾淨。

原本的小八胎大限將至,表現越來越差,順便升級換馬牌防刺旅行胎,特別選了可折的版本,但是一輪還是有600g的份量,這條旅行防刺胎在乾砂地,濕滑水泥地/柏油路以及乾草地的表現不錯,但是側向穩定性略差,越野騎乘沒有我之前的小八胎安心。

前輪CK花轂,新的Magura前叉,輪幅看的出來是扁輪幅嗎?aerolite的製程是雙抽後鎚扁成形,但是寬度與普通單抽輪幅相當,表面的黑色似乎是電鍍上色的。

蜂鳴聲來源的後花轂,原本的XTR零件,我後來拆過飛輪,第15T的齒輪的確是會讓飛輪座略為受損,但是第二次拆裝飛輪時就固定那個樣子了,不影響組裝,但是烏龜上長毛的人用CK花毂拆飛輪時可能小小不爽。
如果以花糓空轉的時間長短來說,CK前輪空轉時間頗長,後輪撐約20秒,後輪CK花毂用這標準絕對是爛貨,評判花糓的好壞還是要以相同的材料條件以及同師傅同編法的輪組來比較會比較實際,無負載下轉不停一點意義都沒有。

換成有回轉速的馬錶,有迴轉速比較好自我調整及訓練,原來自己以前都是習慣輕鬆騎75rpm的,有迴轉速會比較認真點。
輪組的心得是沒有,因為輪組沒騎個1500km根本就還沒磨開,特別是CK這種比較特別的花轂。
前叉的部份是選擇Magura Durin Race 100 RCL,前叉下訂一個禮拜就來了,輪組的lead time可就沒這麼短

在路上看到很多SID/FOX F32 100RLC,這兩家都沒有我想要的配色(FOX必須成車配才有黑色,不然得買拆車品,SID是銀色配黑色),似乎Rock Shox的SID目前評價是好過100RLC,然而在中社路上已經碰過3台SE2黑白配白或黑SID,況且RS的前叉又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問題,所以對SID就沒什麼興趣了


Magura的鎖定是將油壓管關閉,由氣壓管來提供鎖定時的小緩衝,功能上就只有鎖定,龜兔調整,打氣調整,但是該有的前叉保護防護都有,功能非常的單純,相當適合小弟這種懶人。
碟煞側是氣壓端,另一邊就是油壓端,前叉鎖定時就算前叉仍在作動還是會在鎖定後自然歸位,不會有像以前XCR越騎龍頭越低的症狀;前叉說明書有簡單的說明(爆炸圖);車子的前一支前叉是XCR,雖然說XCR鎖死是完全鎖死,但是Durin Race鎖定的抽車出力明顯好過XCR,鎖定時的騎乘,XCR真的是顛到不行,Durin Race還是能吸收路面衝擊,就算是騎凹凸不平的路邊水溝蓋,依舊有良好的舒適度,解鎖時除了抽車,Durin Race的傳動性能還是非常優異,不像XCR有如泥牛入海,XCR是鎖定不舒適,解鎖太吃力。

前叉線控的走線很特別,從前叉下冠後方走線,確保線控走線不會隨前叉轉動而影響,這個線控裝置官方資料約50g;由一段金屬管定位,拉出管線連接前叉與控紐。

這張照片可以看出整個線控走線。

最後是室內照一張。
心得目前沒有很多,因為車子牽回家騎還沒超過200km,只有平路加速勝過以往許多,山路以及長程都還沒有機會騎,等民俗月過去後會再進行中社騎乘以及長程路線,再補上一些山路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