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這才有資格叫做下坡賽XD

ts080 wrote:
像周星馳或是熊貓.....(恕刪)

除了周星馳以外 熊貓也是經過功夫大師的教導 訓練才會武功的XD.......
不過................我蠻想學星爺的踩腳趾招........踩真快 還可以把鞋子踩爆......厲害................
utt669 wrote:
已經離題了,技巧上本...(恕刪)


體力是騎得快騎得久,那是你的觀念,不是大眾的觀念,運動生理學教授說的跟你莫名其妙的觀念相去甚遠。另外下坡車手的訓練量是怎麼回事,現在網路上資訊氾濫,自己去找找看,不要搞不清楚狀況就以為人家平常睡大覺,賽季一到起床抓了車子就上場,有氧無氧運動拿來一起比已經夠愚蠢了,還可以扯這麼多,徒然落人笑柄而已。
http://www.polodeluxe.idv.tw/adolfo
真的超屌的啦

看得自己的覺得很緊張

會捏把冷汗了

呼呼

這突然讓我覺得很感嘆.........話說我老闆店裡有幾位熟客 現在都在騎公路車........一天到晚看到我就只會跟我說:
都甚麼時代了 還在騎前後避震車 又跑不快 避震又會吃力 沒用啦 公路車才是王道啦....
聽了很想給他嗆回去......很想說:怎麼 騎個公路車 就高貴起來了喔..........當我沒騎過喔..................話說兩年前你們這群人還不是只愛騎小白瓜 小黑瓜 小紅瓜 跑來跑去....還嫌顆粒胎吃力 從1.75換到1.25..... 牽拖一堆 車太重不好騎....輪胎太粗不好騎 好了 換成SE1 裝了卡踏 又說車子有避震器 會吃力 不好騎 最後換了公路車....從6萬升級到20多萬 最後勒 還是在說 車子6.多公斤 好重喔 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輕幾克.... 吼 拜託就差那幾克 難道就騎不上去了喔? 牽拖一堆 都沒在檢討 是不是自己騎車姿勢有問題 腳短的要死座椅還拉的有夠高 說這樣看起來比較專業.... 還是訓練方式有問題 一天到晚重踩 轉速也拉不快 陪你們騎個觀音寺 才到剛開始的上坡 就開始站起來抽車...抽不到1分鐘就倒了 甚麼鬼..... 溫室出來的花朵真沒用 又很跩 不知道在跩甚麼 換個gp4000外胎 不知道在跩甚麼 口氣有夠差.....喂來喂去的 乾 聽了真想把外胎丟到他臉上去............ gp4000的外胎 也還不是裝在我的破阿魯米公路車上 的確是不錯用 但是沒這麼跩吧......... 算了算了 又是一篇牢騷文 真是對不起大家了...........請大家繼續討論正題吧.........

我只能說 林道車這種玩法是我從國中開始第一次對一件事情熱衷 一直玩不厭 就算車子被偷光了 還是會打從心裡立下目標 希望以後還能繼續玩下去的運動 我這輩子不可能放棄 也不可能忘記的 就算玩到只剩下我一個人 我還是會繼續騎下去.................. 因為那就是我走的路 林道車玩家們 加油!~~~~
抱歉問一下
這些參加red bull比賽的選手是怎麼熱身的?
沒熱身直接玩這麼大難保手腳會施展不開吧

在山下踩訓練台然後再坐直昇機上山嗎?
ts080 wrote:
我可以跟你保證在下坡賽道上有頭有臉的下坡選手
每個都可以在下坡賽贏過有頭有臉的RB選手
沒有人否認公路車選手花比較多時間在訓練體能
或者應該說幾乎90%以上的時間都花在訓練體能上
但很抱歉
打從一開始這篇主題在討論的就是"下坡"這塊
...(恕刪)

反之不也一樣.
DH選手也不會想在公路上挑戰RB選手.

這篇文章本來是討論下坡,
到是有幾個人開始有蔑視的語氣調侃騎RB的.

我跑過很多林道,也喜歡騎公路車,所以也有XC,AM,RB各一部.
很好奇的是,何必互相敵視?

offroad真的好玩,刺激又能有滿足感,尤其是感受到避震器的作動和離開地表的那一瞬間
RB也不只是單純踩踏而已,會這樣講的還真讓人覺得有點外行.
MTB和RB就像是劍宗和氣宗各有優缺(小說上也是形容兩派互不相容...)

忽然讓我想到以前的策馬入林論壇也是吵的很兇..又何必勒
騎車的人心胸這麼不開闊嗎?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voyager7 wrote:
抱歉問一下
這些參加...(恕刪)

Rampage不是比體力的
如果先踩訓練台上去後空翻會鐵腿吧....
再說Rampage也沒有直升機接送
扛車上山就當熱身囉
上山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就可以了

flyorfall wrote:

反之不也一樣.
D...(恕刪)

沒錯啊
兩種運動本來就是各有特色
但有人說了這句話



直接存圖備份
"很多個RB選手都在登山賽,下坡賽拿到前三,可是很少見到下坡選手在公路車賽中拿到名次."
我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
但我自己倒是覺得這樣頗有貶低下坡選手的意思....
是在說跑車選手智勇雙全下坡選手長了蛋蛋忘了長肌肉嗎?
如果真有此事再搭配舉證
言之有物自然沒人能否認
無理取鬧再加錯誤舉證被砲剛剛好而已....
RB跟XC的選手能互通早就不是新聞了
Cadel Evans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RB跟DH?
報個新聞來看看吧



至於John Tomac那種古早味新聞就免了
現在的DH賽場跟90年代初期完全不一樣....
ts080 wrote:
但RB跟DH?
報個新聞來看看吧
.......(恕刪)

這我就不幫人回覆了.

ts080 wrote:
至於John Tomac那種古早味新聞就免了
現在的DH賽場跟90年代初期完全不一樣.......(恕刪)

是啊...
前叉行程/車架行程也越來越長了...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下坡就下坡有差嗎?
當然有
以下兩個影片是同一條賽道相隔14年之後的比賽情形
路變的更崎嶇
落差更大
過彎更急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1994世界盃加拿大聖安娜山


2008世界盃加拿大聖安娜山


John Tomac在公路車跟登山車都很強沒錯
他還用彎把車比過下坡勒
圖片
在那個年代
那些科技程度
那種登山車概念
有選手跨界當然可行

但是如果要把20年來的所有事情混為一談
建議多做點功課喔
在2008年的選手還是可以比照1994年的樣子跨界
不過前提是你的贊助商要是潘仔喔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