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815 wrote:
其實可以用就好,...(恕刪)
看來你不太懂"夠用就好"這幾個字的意思在哪裡....
就用你說的120km/h的例子來譬喻好了
就算Nicolai的車做的真的是很好
好到全世界都比它爛
但他的極速早就已經是400km/h或以上
而其他牌你所謂的"一般車"極速可能是300km/h
而其他真的是普通的入門車極速可能是120km/h
你能騎的路線(ex:壽山礦區)最多就只用得到120km/h的層級
我不太會建議你買120km/h的普通入門車來騎
因為那樣真的很緊繃
但有需要到400km/h嗎?
如果用你的哲學來看的話
我會建議你買Suzuki GSX-R1000當一般市區的通勤機車
買Dodge Viper再掛雙渦輪搞個一千五百匹馬力當高速公路的代步車
因為這是一種保險的做法
以免用得到的時候沒得用嗎?
如果是如此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在我開始改我汽車上的音響的時候
asahi老大有跟我說過
"音質不是最重要的,聽起來有到就好,但該有的音壓不能少"
Nicolai的車就像聽音質一樣
品質的確很好,做工很細焊接很屌也考慮到很多裡裡外外可能的問題
但是否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騎得出來的程度了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就是你所說的見人見智
因為真的有人騎得出來....可惜台灣沒幾個也不會是你或我
也因為答案是見人見智
所以我不會直接叫你把Nicolai丟掉換成一般的車
畢竟錢要怎麼花是你的自由
但在騎的同時....你也可以多想想
是不是太多了呢?
而發生意外時
一般車真的會無法負荷嗎?
雖然我人在北部讀書
但我也是高雄在地人
柴山我不是沒騎過
那邊並不是限速400km/h的場所
甚至要到120km/h的地方也沒幾個
如果你有興趣
我可以帶你在高雄市區附近體驗許多逼近200km/h的地型和騎法
順著騎順著飛一定沒問題
就算大失手也頂多到300km/h而已
那些對一般車來說都ok
如果是Nicolai當然是沒有問題
但問題是....你行嗎?
mousehome2003 wrote:
這裡是人家分享他的車...(恕刪)
但這裡也不是一言堂
只準讚美不準質疑吧?
如果是的話我也不會再發言
花大錢組好車的路我也走過
十幾二十萬的車並不是什麼太值錢的東西
我自己就有...但沒必要再去騎它
而人生中要花的比這筆錢還多的東西也還很多
但既然是有心敢玩敢摔的人
我會以我走過的路
來提供一些建議
要聽不聽我管不了
但玩大一點這些都是感受得到的....
那是考量到你當時預算問題,而且音壓唬膚淺的人比較容易,音質可以慢慢補進來逐漸到位,否則每一次的升級就要拆換東西,那魔等一切高、中、低音效都到位了,家中會留下一堆剛入門買的心中廢物!~~~如果音質不重要我不會用真空管擴大機,你只看到後車箱的兩顆喇叭,卻沒看到藏起來的擴大機、等化器、分音器以及穩定電壓的電容等~~~~~一次到位絕對比慢慢改省錢,但如果以單純思考模式出發,慢慢昇級也有他的樂趣,但是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快樂,音響如此單車也如此。
樓主的題目是提出他對品牌的個人喜好,應該正面樂觀面對的是“NICOLAI”的優點,進而討論他的優點並提出可以改進的空間,但我卻看到一堆酸溜溜悲觀的紅衛兵批判言論,努力成功醫師寵兒子就該被偷懶失敗商人的兒子酸嘛,金錢不過是一個抽象的數字累積,大家似乎過多著墨在這價質觀上,難到是希望藉由批判來隱藏自己的無知?還是借此來強調自己在眾人間的不一樣?甚至提出類似“我的老二比你大!”幼兒思論,站在名畫前談不過友人對畫話風筆觸及作家的瞭解,進而說出“我比你高~看的跟你不一樣”這種噴飯言論!
另外AZ大你真的認識那位騎單車來我家打工,幫我整理論文那位熱愛單車的高四生嗎?他現在在作甚麼?
因系統忙碌, 儲存文章需要較多時間, 送出文章時請耐心等候!
Bruce815 wrote:
Nucleon TS...(恕刪)
感謝Bruce815大大回應
再請教Bruce815大大
純粹下坡車.可以適合在柏油路長距離騎程嗎?
我喜歡登山車的車架模式
但都在柏油路及一般山路騎,以車架來看
是不是要找自由騎(FR)","越野拉力賽(Enduro)","林道,全地形(AM)"就可以了
像以下車都可以選擇
Nucleon TFR :適合"自由騎(FR)","越野拉力賽(Enduro)","林道,全地形(AM)"等用途的車子,擁有14段內變速系統!!
UFO ST :單搖臂的"下坡賽(DH)"以及"自由騎(FR)"車架!
Helius ST :連桿式的"下坡賽(DH)"以及"自由騎(FR)"車架!
Helius FR :連桿式的"自由騎(FR)","越野拉力賽 (Enduro)","林道,全地形(AM)"等用途的車架!
Helius CC :連桿式的"輕度越野(XC)","越野拉力賽 (Enduro)","林道,全地形(AM)"等用途的車架!
Helius CC Travel :可摺疊的"輕度越野(XC)","越野拉力賽 (Enduro)","林道,全地形(AM)"等用途的車架!目前為世上唯一在AM等級可以摺疊的摺疊車!
UFO DS :適合世界賽事的"土坡飛躍賽","自由騎(FR)"車架!
2MXTB :適合"小型下坡賽","競速自由騎(FR)"以及"花式U型板"的車架!
Saturn TCC :用於"輕度越野(XC)","馬拉松(Marathon)"的車子!
Nonius CC :輕量化,適合"輕度越野(XC)","越野拉力賽 (Enduro)","林道車,全地形(AM)"等用途的車架!
Argon FR :適合"越野拉力賽 (Enduro)","林道車,全地形(AM)","自由騎(FR)"的單避震車架!
Argon ROCC :適合"長途旅遊","輕度越野(XC)","馬拉松(Marathon)"的車子!後勾爪可調!!
Argon CC :適合"長途旅遊","輕度越野(XC)","馬拉松(Marathon)"的車子!後勾爪固定強化式!!
Bruce815 wrote:
總之呢,感謝t...(恕刪)
說到這個....
今年捷安特盃下坡賽
我的確是騎了一台連一般登山車的穩定性都不如的車下場比賽
沒變速又光頭胎
衝不快又停不下來
前叉衝程100mm還用不到70%
(這也是我換80mm前叉的原因之一)
當時如果有人願意無條件給我一台Yukon那樣的車去比賽的話
換條大一點的胎之後我應該會很樂意這樣做吧....
畢竟好玩就好
真的有必要用那麼高級的東西去跟人爭那個半秒一秒的你死我活嗎?
夠用就好囉~
至於音響的部份....
我現在做的改裝只算的上是像V煞改碟煞或換可鎖死避震前叉這樣的入門改裝罷了
而單車則是像數十萬近百萬的劇院級配備回溯到十幾二十萬的中階音響
單車是為了自己騎的,夠用就好
音響是為了別人改的,馬虎不得
出發點也不太一樣XD
如果哪天我的車內音響玩到近百萬的頂級配備後
我應該也會做出一樣的檢討然後試著找出真的適合自己的做法吧
就像之前玩Solio也是玩動力玩過頭
近三百匹的馬力已經超過我的需求了
所以現在把目標下放到兩百匹左右就好囉~
至於asahi大大說的幼兒言論....
這點我沒辦法接受
今天如果場地主角是五指山那樣的刁鑽小徑
或是像阿昌林道的急速陡降....那我沒什麼意見
但柴山....
有機會asahi大大可以來親自體驗一下
也許會對我是不是做出幼兒言論這點有不一樣的見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