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815 wrote:你知道為什麼市面上會...(恕刪) 個人騎乘上的比對...如果我會用伸縮坐管...基本上並不是在林道上騎乘使用...裝伸縮坐管的時機...找時間再來分享...我的騎乘感覺...伸縮坐管在林道騎乘的須求並不明顯...以下照片(來自單車身活第33期)來看...(如不妥請告知即刪除)跳下這落差高度印象中應該有一公尺以上...坐墊高度看來是標準高並沒有下降...圖中坐管是有後移量的...坐管如沒有後移量時...在這選手同樣動作上...身體與坐墊的前後距離會加大...上坡騎乘又有助於坐姿往前...抵消部份上坡踩踏角度的改變...~~~~~~~~~~~~~~~~~~~~~~~~~~~~~~~~~~~~~~~~~~~~~~~~~~~~~~坐墊下降的時機...在我的騎乘比對中...上坡時幾乎是沒有...順下時幾乎也是沒有...多數順下陡坡一般臀部都是在坐墊後方...因為下坡陡到一定的坡度...無論坐墊高低我的臀部位置都會是在坐墊的後方...下坡除飛跳很大上坡也是上很大...會有須要調整坐墊高...不過一般飛跳很大的車種...齒比會比一般適合上下坡的車種大...且中管角度也小蠻多的...不大適合上坡...
你瑪咖幫幫忙 你有用跳的下去嗎? 沒有的話 別拿這張圖根你的騎乘方式做比較 我登山車也是一樣要這樣縮的 但是至少我有真正{需求}到這個技巧 你有用到嗎? 說來說去 你別拿你沒用過的需求來坳自己的習慣需求 還希望別人可以跟你學習XD
拜託人家CC大神人般的技術除了下落差以外屁股都在那高高在上的無頭鳥坐墊上,哪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常常要左閃又躲前移後推的,才有辦法克服那些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地形,所以或許等哪天我們技術到了CC大那神人般的境界,我們才會了解,高高在上的坐管是優的,無頭鳥坐墊對騎車的感覺也是優的.....(遠目....)
胖小孩 wrote:都民國100年了 還...(恕刪) 之所以一直鬼打牆,不過是讓商品持續曝光的手段啦,鬼打得很辛苦,牆也很無辜,不要再念他們了。說著說著,又是忙著幫他打牆,爭氣點,別再回文了!好啦,我承認,我真的很愛看熱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