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至於爬坡能力, 26"的爬坡應該會強過29", 把手高低的影響反而不重要
29"強在XC路況跨越能力, 還有速度起來之後的"維持"
車架幾何,尤其是"車頭把手高低",在爬坡影響的比重很大。
但我不認為26吋輪徑,在爬坡上有"絕對優勢"。
"車頭把手高低",在26吋輪徑的車,比較容易取得低的位置。
這樣車手可以充分將重心放在前輪,將身體下壓。
除非車主上半身太弱,
或是腰腹力量不夠,柔軟度不好,
能壓低確是對爬坡有幫助。
(換句話說,身體條件差的話,這個就沒幫助了)
OFF ROAD上坡,車手需要常常調整前後輪的重心位置。
29吋輪徑,輾押能力好,
刻意要用"上半身壓住前輪"的機會比較少。
"車頭把手高低",對29er的影響不會非常大。
而26吋輪徑,雖說"轉動慣量"比29er小。
理論上,上坡踩起來會比較輕鬆。
但往往OFF ROAD上坡的路,沒有這麼理想,
這個差距真的不會很大。
個人對29er能儲存多少能量維持速度?
也感到很懷疑,上下坡就抵銷了。
大未來 wrote:
白馬大大果然比較講得出東西,
我這對車子很頓感的,實在都鄒不出什麼料。
很多東西,當你體力太好,騎的速度太快......就很難感覺出來~

上次試車的結論.....
Scott scale 30試車總結
1.踩踏輕快。(非重量輕的效果,車架設計好)
2.小震動與20cm以下落差,表現很好。
3.20cm以上落差or連續15cm落差,表現打折扣。(但比XTC好上很多)
4.扎實的車身,拉車頭or推車頭反應很好。
5.9mm的快拆,稍嫌剛性不足。
一台舒適操控性佳的XC單避震車。
=====
我個人是覺得,Scott Scale在平路上和公路車速度的差距很小,
但舒適性與操控性大勝。
面對一般的產業道路,Scott Scale上坡輕快,
又有SDS震波吸收系統加持,只要落差不大,性能足以應付。
一些腰or脊椎不好的朋友,沒辦法騎公路車的話,這台車很適合。
當然,像未來兄體力這麼充沛的人,Scott Scale絕對是台爬坡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