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全台首發!!!車架重884g~11年Scott Scale RC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至於爬坡能力, 26"的爬坡應該會強過29", 把手高低的影響反而不重要
29"強在XC路況跨越能力, 還有速度起來之後的"維持"

車架幾何,尤其是"車頭把手高低",在爬坡影響的比重很大。
但我不認為26吋輪徑,在爬坡上有"絕對優勢"。

"車頭把手高低",在26吋輪徑的車,比較容易取得低的位置。
這樣車手可以充分將重心放在前輪,將身體下壓。
除非車主上半身太弱,
或是腰腹力量不夠,柔軟度不好,
能壓低確是對爬坡有幫助。
(換句話說,身體條件差的話,這個就沒幫助了)

OFF ROAD上坡,車手需要常常調整前後輪的重心位置。
29吋輪徑,輾押能力好,
刻意要用"上半身壓住前輪"的機會比較少。
"車頭把手高低",對29er的影響不會非常大。

而26吋輪徑,雖說"轉動慣量"比29er小。
理論上,上坡踩起來會比較輕鬆。
但往往OFF ROAD上坡的路,沒有這麼理想,
這個差距真的不會很大。

個人對29er能儲存多少能量維持速度?
也感到很懷疑,上下坡就抵銷了。
大未來 wrote:
白馬大大果然比較講得出東西,
我這對車子很頓感的,實在都鄒不出什麼料。

很多東西,當你體力太好,騎的速度太快......就很難感覺出來~
上次試車的結論.....
Scott scale 30試車總結
1.踩踏輕快。(非重量輕的效果,車架設計好)
2.小震動與20cm以下落差,表現很好。
3.20cm以上落差or連續15cm落差,表現打折扣。(但比XTC好上很多)
4.扎實的車身,拉車頭or推車頭反應很好。
5.9mm的快拆,稍嫌剛性不足。
一台舒適操控性佳的XC單避震車。
=====
我個人是覺得,Scott Scale在平路上和公路車速度的差距很小,
但舒適性與操控性大勝。
面對一般的產業道路,Scott Scale上坡輕快,
又有SDS震波吸收系統加持,只要落差不大,性能足以應付。
一些腰or脊椎不好的朋友,沒辦法騎公路車的話,這台車很適合。
當然,像未來兄體力這麼充沛的人,Scott Scale絕對是台爬坡神兵~!
大未來 wrote:Timo哥,這個字怎麼打出來的?...(恕刪)


三小
會自動跳出"尛"
XD

ddar白馬 wrote:
車架幾何,尤其是"車...(恕刪)

車把的1.5"高影響有限, 姿勢也是隨人隨地形調整
反倒是輪子半徑多出的1.5"
同樣齒比在踩踏, 就要比較大的輸出來推動
相對26"或700c, 20"上坡有如神助
但20"要跟上大輪子, 只能靠較大的高速齒比, 遇到配齒相同的公路車, 只能吃灰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容在下賣弄一下這兩台...
...
而把手不一樣高...是不得已的, 不管怎樣, 至少會有1.5"的差異
( 在下的算術真棒)...
(恕刪)


這邊1.5"的算法是錯的(而且你的算法應該是3"),
29er的設計概念並不是單純把輪子加大而已,

由於考量後三角剛性的問題,29er車種目前最多只有四吋的行程,
為了維持XC racing的特性,把手不能拉得太高,
所以同一個廠牌,同樣尺寸(座管和上管長度)的29er和26吋車種相比,
29er的頭管會比較短,
以giant Anthem X 29er和26吋的Anthem X為例
前者在S, M, L 三種尺寸的車架,頭管都是105mm
但後者則為 118, 130和145mm,
這就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因車頭上升但卻顯著改變騎乘者幾何的問題。
另外,29er的車手,也多會用更大角度的龍頭反裝,以減少幾何的改變

至於車架幾何、把手高低、以及不同輪徑的騎乘感覺,
白馬兄已經說明的很清楚,我就不再班門弄斧了...

Hideo Nomo wrote:
不知道賴董在同樣的陡上坡騎乘感是否會有差別?

(其實這個比較混淆因素太多,也沒辦法用單因實驗去比較,所以結果僅為個人心證,僅供參考)




騎乘路線:橫嶺上坡+陽峰下坡
心得:

Scale RC不愧是一級車架!!!

相較於之前的XTC SE自組車,Scale RC在騎乘上坡表現上,有種類似公路車會榨乾你心肺的競賽感,順暢輕快的踩踏感讓我不自覺的不斷加速到喘不過氣的高心跳。當然,這其中有零件差異、重量差異、車架材質與幾何不同等等的差異,但是綜合來看,與之前的26"硬尾車相比,同一條路上的速度及穩定性,騎著Scale RC的表現是更好了。

在下坡時,Scale Rc更是展現不同凡響的震動處理能力。在小石頭路面的跳動感明顯較少,下幾階石頭階梯落差時也感覺後輪穩定較高,不會跳動到你控制不瞭車子,融合上述兩點,感覺這台車給予騎士一種安全感,身體也會比較容易跟著放輕鬆,而重心也不會因為恐懼而過度後移導致轉向不易。

在和與另一台29er的比較上來說,當然看到石頭型或是突然拱起的障礙物,29er還是強一點,很容易就可以突破再前進。但是如果在路況較為少凸起或是滾動障礙物的林道地面,這台應該還是會在起步速度及轉向上靈活取勝而使得整體速度較為快速。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若情況是用了最輕齒還快爆心跳用力踩、而且轉速降到很低的、距離又很長的陡坡,29吋的大輪應是費力許多,如紅瓦厝後兩區的那些陡坡就是,上坡之前也沒空間讓你衝。
實在是好棒的神駒,我也想擁有,想問大未來大人原來成車官網是8.7kg,也用上了sram xx組件,大人怎樣組成8.32kg?是否輪組輕了?

Domeic wrote:
大未來大人

我是賤民




Domeic wrote:
是否輪組輕了?

完全正確!

不過在測量重量的時候,也選了條很輕的外胎去測。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