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don wrote:
shadow設計還有...(恕刪)
44T對34T+2目是一般公式,但是有的店家是-2目,特別是影子後變,鏈條越短,後變彈簧本身是被壓縮的,由於鏈條較短,上導輪會離飛輪比較遠,這是常識。
切44T對34T,真夠嗆的檔位,X.0弄成這個檔位也好不到哪去,真的是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如果在後變以及鏈條長度正常的狀況下你親自調整過就知道22對11還有44T對34T無論如何都無法使變速器以及鏈條沒有干涉,建議去看一下SHIMANO針對chainLine的說明;XTR前變CAGE設計上特別的窄,還有投影角度設計上的不同,配上高磅數的彈簧,讓XTR前變的反應非常的好,這也意味著拿44T對26T或者拿22T對15T就開始會磨到前變速器的CAGE。
間隙螺絲的用意在於調整上導輪以及齒尖的GAP,通常是在鏈條較長的狀態下調整上導輪位置以確保變速器反應靈敏,影子後變SHIMANO已經有建議較短的鍊條長度(說明書內還是44T對34T+兩目),如果變速器反應正常及導輪位置正確,間隙螺絲可以完全不必要調整,鏈條太長才要去調整B-Tension螺絲讓導輪遠離飛輪齒尖。
SHIMANO後變一直沒有進步是不爭的事實,SHIMANO後變的缺點就是反應性普普,行進時行經落差會跳檔卡鏈,變速器不穩定以及上導輪BRACKET撞擊車架的問題,影子只有修正跳檔卡齒以及控制上導輪作動容易撞擊車架的問題,其他跳小齒反應普普以及變速器本體不夠穩定的缺陷依舊無解;而且跳落差時不管是哪個版本的後變都會喪失鏈條導版的穩定性,相對之下SRAM只有後變比較不容易調整到安靜無聲這個小毛病,而且就算是影子,反應還是輸X.0很多。
另外在賽場上SHIMANO很腦殘的會提供DCL的零件,這個設計已經讓很多選手或車廠根本不會想用這個組合。
SHIMANO在競賽上越來越少人用也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很多比賽用車,廠商為了贊助,甚至會替車手做個人化調整,這點SRAM就大方的多。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