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在問會不會容易跌倒?怎搞到旁邊的人在筆戰一樣.我也是用1.25胎,苗栗橫龍古道,協雲宮右右線都上去且安全下來過了,也沒有因抓地力不夠而摔車.因胎細爬坡輕鬆平路愉快卻也招致異樣眼光,但是自己騎的爽就好,也不用管別人寬胎平路爬坡較耗體力,他爽就好了阿!1.25胎平路上坡好用不會跌倒,但是不適合跑太顛坡的OFFROAD,評估一下自己騎哪些路段比較多或是以安全外觀取向而選什麼胎因該才比較對吧!不要再笑娘了好嗎?
小弟是腳踏車通勤族,本身有公路車跟登山車,不過我幾乎都是騎登山車通勤,主要是因為路爛,前面有個避震器真的會讓你的手舒服不少。但又不甘心粗胎讓速度降低,所以我一開始就裝1.1的細胎,目前騎了3000km了,好像也沒什麼穩不穩、滑不滑的問題。每天早上九點多在台中市文心路上往南,晚上七點多往北的黑色登山車(或是銀色公路車,最近這一段時間),那就是我啦!
a147zt wrote:各位大大~我的車要換...(恕刪) 你可以先看一下:單車新手該選擇登山車嗎?很多人在買了登山車沒有多久,就急著換上防刺胎,怕破胎其實都是藉口,事實上防刺胎的胎寬和胎壓以及胎紋所帶來的速度感才是主要因素。而換上窄胎通常會讓登山車的殺氣消失殆盡,甚至讓人覺得很娘。那何不一開始就選擇平把公路車呢,除了沒有避震以外,其他跟改過的登山車都一樣,甚至平把公路車還有登山車齒比的成車可以選擇呢。以及 超越你想像的路徑「off-road在台灣登山車其實是不太彰顯的,但其實這才是登山車最初的設定與意義,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變速較多、比較休閒,容易在馬路上騎」阿桂表示。登山車的用途廣泛這是眾所皆知,但是如果從頭到尾只知道要換裝光頭胎在馬路上騎,不去off-road一下,似乎有點失去登山車的原本的意義。「再說,細胎搭配上粗壯的避震器在外觀比例上,不是頗為奇怪嗎?」
kk-hsu wrote:你可以先看一下:單車...(恕刪) 登山車比平把公路車的優點是多了避震器、多了舒適可用巧克力胎跑林道~可用細胎跑柏油路~1車2用還有人用登山車架裝700c輪圈~也是蠻好看的各人用途不同。
kk-hsu wrote:你可以先看一下:單...(恕刪) 有些些以偏蓋全......為何登山車換上細胎,就不如當初去選平把公路車?會這麼說的人可能沒搞清楚"齒比"這個問題,平把公路車的齒比還是比登山車重.平把公路車還是公路車,登山車換了細胎還是登山車,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登山車不失為新手入門,以及休閒運動的好選擇.誰說買了登山車一定要去off road呢?儘管當初的設計構想為XC或是AM,但是有誰規定不能做其他道路的騎乘?這好比,炒菜鍋只能炒菜,水果刀只能切水果......電腦(computer)當初也不是設計用來上網,玩遊戲......發文版主單純的問題,請不要複雜化,以及不必要的筆戰.騎單車不要騎到太偏,也不要強制人家如何又如何.
unicafe wrote:會這麼說的人可能沒搞清楚"齒比"這個問題,平把公路車的齒比還是比登山車重.平把公路車還是公路車,登山車換了細胎還是登山車,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恕刪) 登山車超輕齒比是為了Off-road有些平把公路車也是用登山車的後變平把公路車不可以參加公路車組喔登山車組也有規定輪胎至少要1.5(含)以上就好像是買悍馬車然後裝光頭胎,與人在公路上比誰跑的快一樣也沒人規定不能這樣啦要跑快買台跑車不是更好嗎?發文者可以先換細胎騎看看至少比換車便宜多了每種車都有他的定義要多種功能性也可以,但是種是失去他的原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