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膠完反白 wrote:phs137891兄...(恕刪) 忽膠完反白大大的美利達碳纖前叉配上XTR鈦藍色還真的是美到一個不行啊.掛在家裡跟藝術品一樣.請問這支前叉的型號是?小弟也有裝跟大大一樣的煞車系統在家中折疊車上.女王的小白Tblockquote大大是在香港的車友嗎?
phs137891 wrote:blockquote...(恕刪) phs137891兄 , 你是在找我吧 !? 為甚麼會變成blockquote呢 ? 是否在台語中變成 "不雅用語" ???對呀 , 我是來自香港的車友 , 網路上爬文爬到來這裡。06的XTR真是特別亮麗 , 再加上流線型曲線設計 , 實在比07閃得更多 !至於那枝叉的型號實在不太清楚 !! 官網及目錄上也沒有 . . .但Full Carbon那枝是有的 , 叫 "Merida Carbon Super Lite 26" , 如下圖 :上面那枝for Disc的 , 而我用那枝只行V , 上管鋁 , 下身carbon。
想用硬叉又怕太硬,可以考慮AMP的四連桿前叉。AMP前叉有剛才也有carbon材質的,有碟煞版也有V煞版在台灣,目前我只知道新豐的車行有在賣。只有V煞孔,鋼材,白底蕃茄圖裝。比起硬叉,這支有4cm的行程,簡單的off road,台北市的水溝蓋,飛人行道,這支都可以勝任。買的時候老闆說下樓梯都OK!我也是騎登山車大多跑柏油路,為何不選公路車??一來是對自己的腿力沒信心,再者實在不想騎在路上還要隨時注意路況閃水溝蓋...有時候人懶,上下人行道直接用飛的,這是公路車所無法勝任的。
忽膠完反白 wrote:phs137891兄...(恕刪) 抱歉抱歉,剛剛回家開電腦上網才發現上班時間偷上01的時候點錯了....已經改正了.sorry~沒想到01也有香港的車友,不知道香港的自行車環境規劃的怎麼樣呢?之前購物節的時候去過好幾次,不過市區的馬路上似乎都看不到自行車的芳蹤.機車更是少之又少,感覺道路比台灣規劃的好很多.我來問問我朋友好了,看看這支美利達的硬叉他可以幫忙拿到多少.因為我朋友就住在彰化美利達工廠隔壁...
登山車有兩種東西是公路車無法取代舒適性-公路車的設計原本就是以速度為優先考量, 將風阻減至最低後再來研究騎乘舒適性, 所以說再怎麼調整 充其量也只能追求到比較沒那麼不舒服而已, 說要比MTB"舒服"這點 實在無法苟同, 畢竟先天上已經是趴著身壓著頭騎了!當然, 所有車種的調整都還是相當重要!機動性-原本就是針對越野設計的車架 機動性自然比公路車高!所以 既要兼具舒適機動及輕量快速, 用登山車架改胎啊前叉之類的配備自然也是一種玩法當然如果口袋夠麥克 公路車 登山車 折疊車 3種都有是最好的囉~
kazue0827 wrote:小弟拜讀了1600大...(恕刪) 看來大大也中毒啦~TRIGON XC06這支前叉本來就是設定在登山車上使用的.外觀還蠻協調的.裝上去的話.車頭會微降一些些.更具跑格.整體的騎姿會更偏向效率化.當然舒適性也會略減.不過裝上小弟的M1反而是相反.(M1是公路車幾何.本來就很趴.前叉非常短)大大如果換上ELEMENT SPAR-Q.不論是造型或是角度.都與一般登山車的配置相仿.改變的只是路感與減少動能的耗損.價位方面...trigon會稍高一些些.鋁叉也可以嘗試看看喔.價位低蠻多的.就是路感會稍硬.mosso那支的長度比小弟的trigon還短一些.會更趴一點.參考一下吧~TRIGON XC06 碳纖維前叉(450克.搭配馬牌1.3外胎及碳纖維把手後.路面回饋感超Q.雙手不再發麻.感動...)前叉再一張
Top-Secret wrote:樓上那隻是鋁叉吧??...(恕刪) 鋁叉沒錯市面上蠻多碳皮鋁骨的前叉..........實用和外觀的取捨就看個人喜好了或許碳纖維的剛性已經很強,但比起金屬的延展性來說,我還是偏好金屬前叉我的車也是硬尾巴鋁前叉鋁龍頭把手鈦車架鈦座管硬梆梆?個人覺得還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