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前叉有三種單純V煞或碟煞,和碟V兩用的我的是純碟煞evo555 wrote:1.5的剛剛好~~ 如果有想要挑戰台灣各正式有積分的比賽是建議改到1.5,因為限制最低就是1.5了平常自己騎的話當然是胎壓越高胎越細騎起來越輕快對自己腿力有信心的話再改公路車飛輪加上48T齒盤想要更快的話請換過一雙腿和一顆心臟或是換台公路車
hbh608 wrote:公路車飛輪跟登山車飛輪最大的差異在哪裡?...(恕刪) 答案是綿密的齒比,登山車為了克服各種不同的地形,齒間距會比較大。常常會有降一擋太輕,升一擋太重的問題,因此在維持等速巡弋時會較耗費體力和精神,而公路車的飛輪齒間距就比較小,大多都只差1齒而已,很容易就能找到適合的齒盤。但是相對的跟飛輪最大齒盤就由原本登山車的32或34T縮減到公路車的23或25T,最輕的齒比會比原本的重了不少,腿力不夠的話原本能夠爬的上去的陂就變成爬不動了,所以想換的人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腿力喔。而有些公路車也會因為坡爬不動,把飛輪的齒盤改大,可是就犧牲掉綿密的齒比這項優點了。至於大絶招就留給"偽公路車"的主人公佈摟,他可是花很多心思在考量這方面的改裝的,而且我也不知道大絶招是什麼。麒麟改了這麼多了,下次換你到前頭破風啦!!!
hbh608 wrote:老大,您忘了說您的大絕招了... 大絕招就隱藏在回文中呀......改公路車飛輪是為了平路的巡弋登山車平路的話中盤配後11齒,其實還是有點太重,用13齒卻有點太輕12-25的齒比就剛剛好爬坡的話平常我已經不太用後四片飛輪了,所以25齒還ok用登山車的優勢就是多了前最小盤,中盤33對後25還不夠的話怕什麼,還有第三盤22阿,不過用最小盤爬坡還真是墮落衡量自己的腳力,體力,以及對膝蓋的負荷找出各種路況最適合的配盤比例才是王道呀但迴轉速還是要盡量拉高一點個人覺得對膝蓋的負荷是最重要的,畢竟車是要騎一輩子太躁進的練車而傷了身體就很划不來了yelang wrote:下次換你到前頭破風啦!!! 我不是明志也不是侯冠軍............叫我騎12公斤的車在前面破風.......那是虐待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