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板上有朋友登山車改48T大盤嗎?

我在幾個月前換了48T,腿長175,後悔了,不但最大盤、最小齒覺得太重,且腿長變長,膝蓋的收摺動作加大,感覺不舒服,想換回44T。


我已經改大盤48-36-26一年多累積里數超過10,000公里, 覺得蠻好的,

去年剛換即參加花蓮NS200, 環大台北160 和今年的武嶺, 非常好用,

飛輪是11-34, 前差改硬叉, 輪胎用1.0, 只差車架未改, (換不起公路車),

使用起來蠻順暢, 才剛參加10/2環大台北, 成績雖不是頂尖, 但都在時間

內完賽.

改大盤僅須把前變升高調整, 鍊條目數增加即可, 我剛好在使用約4000公里,

順便換大盤+鍊條, 4張小朋友解決. 提供你做參考~~
我覺得過重問題出在飛輪11T太小,而不是大盤48T太大.
飛輪11~34T,其實齒比有過疏問題.

我騎廉價登山車,大盤48/38/28T,飛輪是14~28T(13~28T也用過)的七速鎖牙飛輪,
其實實用的齒比範圍與密度並不輸給11~34T的九速飛輪.

包括公路車,我也覺得11T,12T很不實用,
何不乾脆放棄直接從13T起,如此最大到28T甚至32T都不會有太疏問題.


es4241 wrote:
我覺得過重問題出在飛...(恕刪)

飛輪不夠小,會讓中盤變得太輕
38/14比32/11來得輕
大盤太大又不利爬坡
而且換檔輕重明顯會影響踩踏效率
你用48/14長騎,公路車可以用39/11或39/12長騎
當遇到要爬坡時,鍊條掛在中盤會比掛在大盤有效率



登山車如要改48t..建議你外胎要換1.25以下的..甚至直接換700 23c的..比較不會重拖真的會踩不動...其實若沒有一定要其多快...這樣騎就好了啦..自然狀況下騎就好了..我反而是感覺..騎車舒適性要放第一...很多時候騎長途..並不是腳力的問題..不是速度的問題...是舒適性的問題...舒適性不好..路程超過一個里數..就知道艱苦了..舒服..才騎的久..騎的遠...
除非你有在玩競賽平地的繞圈登山車組的,平地時速動輒超過50km的才需要.
不然44已經非常的夠用了.
我一個鄰居用48T的, 汐止大尖山照上!!!
更可怕的是~~他用26*2.5的蟒蛇胎..他並不算勇腳,體重85, 所以~48T其實OK的, 但飛輪11T的大概就用不到了...
http://tw.myblog.yahoo.com/abojes/ 很高興認識各位朋友^^部落格歡迎參觀!!
48T除非有要競速,練腳力,不然44T就夠應付大部分道路,
48T36T26T踏採上對登山車而言較吃力,看自已的情況再決定,
我自已的重車也是用48T,一開始就換了,只因買不起公路車又要其50k以上的路程,所以就給它換過去了,平路均速[無風]25以上最快一小時可跑35k
我是換48/36/26,飛輪11-32已經騎快1年了,累計里程約6000KM,與原本44T的差異我覺得不大,個人覺得並不會太重,整體騎乘均速並沒有明顯提升與下降‧
以我經常騎乘路線來比較
關西高中到童話世界:
48T 25分XX秒
44T 25分XX秒

萊爾富到宇老
48T 100分XX秒
44T 105分XX秒

我認為會覺得48T太重的人應該是用44T後飛輪已經配到32或34再爬坡,如果是這樣當然會覺得換48T太重‧

換48T我認為最大的優點是在平路的續航力可以增加,中壢到永安漁港沿路與公路車一起輪車均速控制在40~42可以達成心跳還不會過高(超過認人乳酸值),但是用44T因相同的速度下需要較高的迴轉速心跳也會跟著提高,續航力自然會下降‧

飛輪11-34換成11-32當然也有明顯的差異,換檔的踩踏力量較不會變化過大使節奏改變‧
上個禮拜我的車由44/32/22改成48/32/22,不過中變並不支援這麼大的齒距,調好大尺盤與中齒盤的位置後,發現後輪在最小齒盤時,中齒盤沒有辦法下到小齒盤,所以中變稍微改造了一下,加裝一個小銅片,讓鏈條磨到小銅片後下到最小齒盤。
換了以後覺得很值得,平地某些時候多一檔,慢慢踩就很順。
注:我沒有加鏈目,前面與後面都換到最大尺盤時,幾乎把後腿都拉直了,不過使用前面與後面換到最大尺盤基乎不可能使用這個檔位。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