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nthemX1, 96至尊1000D和backfire LRS Hyrod XT 該選那一輛

cj470 wrote:
回應一下 jw766...(恕刪)


小弟癡長你3歲...年少輕狂時騎越野機車,中年時無法負荷重度落地只好轉戰輕鬆寫意的雙避車
G牌的服務真是沒話說,我非常滿意

看來可以一起小練一下囉~
~冒險的鳥是不倒的神話~
對不起. M牌的型號寫錯了. 老闆推薦的是Matts HFS 3000V. 重量10.5Kg. 他說這台就夠我不飛不跳的騎完大部份的林道了 (頂多有時推推車). 我蠻喜歡那個車架和重量的. 但又怕買了以後自己未來的需求會超過此車的功能. MTB真的種類和功能太多了. 選起來真的讓人傷透腦筋.

另外, 請教各位大大, MTB是不是不用碟殺也夠用? 我的一位騎MTB的朋友就跟我說V殺也夠用了.
mark0677 wrote:
MTB是不是不用碟殺也夠用? 我的一位騎MTB的朋友就跟我說V殺也夠用


夠不夠每個人定義與喜好都不同~~
要看你有沒有出遠門
碟盤前輪快拆裝卸方便
看過朋友V煞的樣子裝的比較辛苦一點
我是覺得機械碟最剛好
還有如果已經有預算買到X1的話
我會選擇卡蹦的吧=
一定跟鋁合金騎起來不一樣
mark0677 wrote:
對不起. M牌的型號...(恕刪)


XC 車種本來就有單避和雙避,不一定買雙避就要買長行程,因為行程一長,不利上坡....以G牌為例,同尺寸不同車種避震行程越長,上管越短,輪距卻越長,同樣是S 尺寸:

避震行程 : reign(6") > trance X(5") > Anthem x(4")
上管長度 :Anthem x(57.5cm) > trance x(56cm) > reign (55.8)
輪距 : Anthem x(106.4cm) <trance x(108.1cm) < reign(110cm)
由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因角度關西上管越短輪距卻越長,所以下坡更好操控(上管短)也更穩(輪距長),但上坡一定更吃力,除了重量外,車身幾何角度的問題影響騎乘,不是長行程然後將後避震鎖死了就上坡無敵, 因為幾何角度關西上坡就是不好使力!
自己想騎的路況要想清楚,我覺得回到你原本的菜單,既然喜歡雙避又不飛不跳,就在XC雙避車種中挑一輛.......
老闆說的也沒錯,用單避騎一般林道也沒什麼不可,雙避在下坡時是貼地更優一些,過人孔蓋也舒適,單避效率佳扛車也輕鬆.....有一好沒二好,各有優缺點...
V煞車種若以後想換跌煞,煞車,花鼓(輪組)都要換,又是一筆花費,須想一想是否都不會想換跌煞.....
既然是要off load強烈建議雙避震車款,因為上下坡的舒適度及穩定性都比單避震車款優異,已我常跑的柴山礦區為例,我從單避車款換trance候的感覺,只能說天跟地的差異,上坡穩定,對體力消耗差異不大,下坡速度自然提升不少,因為車子的貼地性變好了,所以建議你不飛不跳的話錢多選AnthemX1(想要服務據點)或96至尊1000D(想要與眾不同),省錢選AnthemX2(不飛不跳超級夠用了),保留裕度以免想玩更大一點選tranceX2或X1(X3千萬別選前後避震濫死了,雙避震車款最注重避震效果),至於踩踏效果就別太在意,差不了多少,我就從來沒在鎖避震器,鎖了還叫雙避震車嗎?
我是騎bikefire LRS 1....

我覺得如果只要跑XC, LRS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硬要跑XC以上難度的崎嶇地形 (ex: AM)

也是勉強可以的 (當然如果想要飛飛跳跳....那可就不行)

LRS目前我所知道就兩個品牌, M and centurion....

車架好像都是M牌生產.....

至於後避升級的問題...我是還沒有換過後避.....

但我在上次大肚山林道體驗賽

有看到車友將原廠的後避升級

所以我想升級應該不是大問題

個人意見.請參考.謝謝!!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