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美利達AFS-93 雙避震改裝

經過上次的美提土坡烒煉

決定把手把的部分作一些更動,讓龍頭比較好操控

有金屬握套的握把,大小適中,凹下去的地方剛好利於虎口扣住


jovichiang wrote:
請問紅瓦厝在哪啊?


關廟休息站旁邊. 每年三月都有越野賽, 今年我第一次去比.

jovichiang wrote:
那就看你如何凹了~免費換車架不太可能吧?應該會幫你重焊比較多...


如果這樣我不能接受, 畢竟giant車架只不過有裂痕, 就換新車架.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7&t=1006698&r=3&last=11375461

重焊還要熱處理, 不然誰敢騎? 熱處理完烤漆也掛了, 這樣不見的比較省事, 靜觀其變吧...
最近思索車架剛性問題想的快瘋了, 還是沒啥結論.

常聽說單轉點車側向剛性較弱, 但是仔細分析trance等車種, 雖然側向力由上下兩搖臂分擔, 但是上搖臂剛性仍不及下搖臂, 其實側向剛性也增加不多, 與其如此, 不如直接使用單轉點, 並直接強化之.

AFS93的轉點我拆過, 可以發現該部分有在車架中塞鐵材強化(也就是插銷其實全部與鐵材接觸), 但是如果與下圖相較, AFS93的插銷太細了, 是merida需要改進的一點(並不會增加什麼成本與重量).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7&t=999947&r=4&last=11237615
sylow wrote:
最近思索車架剛性問題...(恕刪)

嚴格來講~材質強度一樣的話~這要先分兩個部分來看~~

用你說的單轉點與trance的連桿來看
第1基本上受力最大的主轉點~單轉點是一個轉點全部接收~而trance由下連桿的兩個轉點接收~一樣的側應力就已經有差了~~~
第2trance上連桿也能幫忙抵消受力

所以確實單轉點的主轉點比較容易損壞~但也不是沒有優點~因為連桿越多強度就越難保持~轉點越多間隙就越容易放大
01700694 wrote:
嚴格來講~材質強度一...(恕刪)


其實剛剛查下trance的主轉點, 插銷15mm粗, AFS93這方面就有差, 當初沒量, 不過跟車軸差不多, 大約10mm粗. 至於寬度, 兩者差不多. 所以單單主轉點, trance就強很多.(這也是我最近看上它的原因, merida保固超慢的, 我不知道會不會敗下去)

至於上搖臂的幫助有多少, 除上搖臂強度外, 應該還要再看看"後輪正下方(側向力受力點), 主轉點, 上搖臂轉點", 三者的相對位置, 新一代的gaint拉高上搖臂轉點, 對側向力承受略有幫助, 但是卻犧牲座管高低調整範圍.
sylow wrote:
新一代的gaint拉高上搖臂轉點, 對側向力承受略有幫助, 但是卻犧牲座管高低調整範圍.

確實有幫助~但拉的太高後三角本體強度就會差~g牌的這批的拉高~我是認為主要還是為了製造直立後避的擺放空間(下管折灣也是)

您如要換車的話~強度到是其次(因為不至於太差)~主要兩種系統的路感差異有點大~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體驗~況且g牌的這個系統確實蠻不錯的
01700694 wrote:
我是覺得各有優缺點啦~因為橫置式的通常避震器前端頂住上管或下管時~角度比較接近平行~必須用強度較高面積較大的補強片~銲接面積也要加大~得到的就是重量的反應~~所以應該偏重車款適用
直立式方面五通本身就是強度要求的重點~所以再加上避震的受力所要增加的重量會小很多~~但缺點受力太集中在五通~所以應該是偏輕的車種比較適用


這方面小弟最近也開始在想, 立管是被正向衝擊扯斷的嗎? 還是被側向力扭斷的(或者都有)?

如果是後者, 那直立式就有它的優勢在了, 因為立管本來就要補強, 抵抗扭斷.

我說一下這次車架斷裂經驗(請看327F), 一開始下坡, 經過較大坑洞時有金屬撞擊聲音, 我想說是鏈條回擊,不以為意, 其實這時候車架已經裂了(這過程約4km), 後來經過一段平路, 腳一重踩(會形成側向力), 車架就斷了(此時整個車架幾何改變), 所以我才驚覺側向力對車體的傷害.

之後還有3km的下坡, 還是用騎的, 不過慢慢龜, 隨時準備跳車就是了.

01700694 wrote:
所以確實單轉點的主轉點比較容易損壞~但也不是沒有優點~因為連桿越多強度就越難保持~轉點越多間隙就越容易放大


所以有時還是會想找找單轉點的好車架.
個人不專業推側~這不是側向應力斷的~還是正向壓縮力道斷的~因為afs93這種"類"單遙避式的車架~後三角拉的很大很長~強度會不佳~所以絕大多數車廠都做又粗又壯的單遙避~而afa93卻是用後三角的形式~當正向力道來的時候~遇到避震器的抵抗~就會由您斷的那個地方受力~~

另我想確認一件事~您的車如果不是後避震調的很硬~就是撞擊當時後避震有觸底~這樣兩種其一的可能性很大~不知我有沒有猜對?
01700694 wrote:
您的車如果不是後避震調的很硬~就是撞擊當時後避震有觸底~這樣兩種其一的可能性很大~不知我有沒有猜對?


避震200psi多一點, 有點硬, 不過還有sag. 觸底應該沒有, dnm說避震行程35mm, 長期以來我都只用26mm, 大概是氣壓避震的特性吧! AFS93連桿比約2.2.

不過AFS93的後避震, 後三角上管, 幾乎成一直線, 避震會使後三角上管承受擠壓力量, 下管承受拉力, 而後三角立管幾乎不受力, 可是我卻斷在立管處, 這是小弟一直想不透的一點, 再加上完全斷裂的時機是重踩時...
聽您的說法~在主轉點上產生向後的拉力~這您應該是清楚的~

當主轉點與上下叉強度夠的時候~這些力道就會被集中在立管了(擠壓立管)(把後三角與後避的連結處想向成轉點~當遇到正向推力的話~主轉點是呈拉扯的力道~上推下拉的情況下~立管中間就呈了此力道的中心點~就會受到扭曲的力道)~~所以會斷在立管與主轉點銲接處我猜是正向力道

當然單純只是用猜的

p.s 200磅應該算是相當硬了吧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