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Anthem3跟XTC SE這兩個車架,哪個比較值得升級?

Arbicool wrote:
XTC SE2應該前叉行程是100mm(成車都這樣搭)
如果是搭85mm會不會太趴?


(第一部份)
我是慢慢修正到這樣子的,因為身體柔軟度有變好,每次修正就一次一片的拿,拿到現在前叉墊片都拿光了。

照片:


這樣比較有XC車的樣子,上半身也比較好出力,爬坡時當然更是爽快。

畢竟我買的尺寸是偏大的(我180已經騎到上管594mm,頭管130mm的"大車"),身體前後延伸較多,而且座墊與手把的高低差拉不太出來,就祇好用墊片跟前叉行程來修正了。

至於會不會太趴?我是覺得還好,我還改用Flat Bar呢,少了riser還會再降2cm。

剛開始多少有點不習慣,但騎久了會很喜歡這種充滿戰鬥力的設定,一跨上去,上半身可以參與出力,全身發功踩起來真爽呢。

====

註:我買這台xtc時還不知道,後來慢慢才知道,其實壓縮車架不太需要去管立管長度,重點還是在上管長,頭管長也值得去注意。這台XtC算是買大了,上管太長影響到操控靈敏度,off road不太行。也因為這樣才買進Anthem x2專攻off road,實戰感想是「小一點,操控好太多了,也很容易把重心挪移」。

註2;以上所提的上管長都是「虛擬水平上管」

(第二部份)
說到這個成車啊.....

台灣這邊的XtC Advanced 2、2.5、3都是搭80mm前叉,其他款XtC則是100mm。日本那邊則都是搭100mm前叉。

在幾何基本上幾乎是一樣的狀況下,卻有不同的考量,挺有趣的。
原來如此,因為車架偏大所以設定有所差異。

至於XTC 碳纖車架,龍頭立管部份接合是碳纖,基於安全考量所以設定有修改,如果搭到100mm前叉,立管受例會比80mm大的多。

XTC系列的車架幾何上差異都不大,但會因為材料上設定有所不同。

其實車架要騎剛好或略小會比較具有調整彈性。

Fitting 上面的調整必須依照騎乘者的手長跨長進行調整,車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