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捷安特十年前的當家下坡車 - Giant ATX-ONE DH

dl4ul 啊~ Burce不要害我,那個機構學裡面的確是這樣說的,我寫的並沒有考慮避震器,

因為決定後輪軸軌跡跟避震器無關,所以沒用機構學的觀點來看。

況且機構學跟我唸的又沒關係,哪來的博士啦!
eastpeak wrote:
dl4ul 啊~ B...(恕刪)


雖然你讀的並非相關科系,但是起碼你把單車的避震系統研究得很詳細.................

再說,你寫的那些也並非自己發明的,而是全世界就是這樣分的,沒錯吧?
只是你更有系統的整合並寫出來而已!!

即使ghkr說的是對的,但是在單車裡卻很少這樣用...............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六連桿機構的變化有十二種
你所列出來的那些 幾乎都是六連桿機構的分支 也是應用在後叉機構的典型
然而相同桿數但構造不同的連桿組
隨桿長尺寸的不同,鄰接位置的差異等 均可造成不同的運動特性
沒有機構界跟單車界的不同 這些就是機構設計
單車界的分類則是因踩踏特性不同或公司宣傳 所做的名稱與特性分類



Bruce815 wrote:


你這種算法,一...(恕刪)
我也有一台WARP...但是沒大大這台完整......不過現在還是挺好騎的哩....

ghkr wrote:
六連桿機構的變化有十...(恕刪)

ATX-ONE DH確實是四連桿系統沒錯....如果您手邊有當年目錄的話就看的到介紹.
當時主打的特點就是四連桿優勢....沒聽過六連桿的.......

那這台不知要叫幾連桿..............這可是道地四連桿車型呢

k2 bike wrote:
那這台不知要叫幾連桿..............這可是道地四連桿車型呢
AC?
就以欣賞的角度就好了
這陣子的單車熱,讓我覺得最大收獲是看到很多好車
以前學生時代遙不可及的車,現在都看到了
Jalabert wrote:
AC?...(恕刪)


應該不是唄..後三角和前三角都不太像
不過轉點位置到是一樣..
莫非這是特別版本嗎!?
我也有一台WARP,當時是看這車滿炫的,沒想到已快十年了.


Jalabert wrote:
AC?...(恕刪)


not AC..........
也不是國內品牌車........轉點跟AC一般倒是真的.
6吋後避行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