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的鋼管公路車換了ASTER附的AS-25輪組後,一直有全開後輪就跑掉磨到車架的問題,於是把鋼管車的變速套件換到登山車上了,最近看到舒迷的影片才知道是快拆的問題......12分55秒那裏有談到,如果早點看到就不會移植這一次了。但既然移植了就拿出來碎嘴一下吧,Campy系統10速低階變把,這個變把真的很好用,我的左手拉傷了整個無力,按105的變把完全按不下去,但Campy的我按卻毫無感覺輕鬆好按,如果跟我一樣變速手無力的真心推薦。大盤42/30飛輪12-25,Campy系統10速低階後變,ACERA登山車用前變,(之前的鋼管車用Claris的前變一樣好用)700C輪組用的長腿V夾,V夾制動性真的很好,幾年前初改的時候還有副煞把,那時我家女王騎這台遇到違規迴轉的車,大手一煞連人帶車橫飛出去嚇了我一跳,還好人沒事,V夾煞車手感也很輕可惜公路車上沒用,可能是太危險了吧。這台車的缺點就是首頁我講的那樣,輪距太長反應不快,體力不足時很容易有爬坡重拖的感覺,車架太小水壺很不好拿,可能是我騎水平鋼管車習慣了,但遠比有避震跟26吋輪組時好騎多了,其他我在使用上還沒有特別不好的感受,等這組700X23C的外胎磨平時,我會改成700X32C的外胎,當旅行車用。
看了TONY1978大的文後也想換把手,所以就有了這次改回小燕把的經驗,但換完後我覺得車變得不好騎,所以仔細想了一下緣由,覺得應該是身體延展不夠,重心被改變了,導致踩踏發力不完全,所以會覺得不好騎。因此我找出了這台登山車的原車龍頭,這龍頭是可調式的最長可以到11公分,增長了龍頭後整個踩踏變好了,但用了3次平把後我的手腕又發炎了,所以想說把原本想拿來當小休息把的牛角,改到煞車跟握把中間,當個彎把車的偽煞把位用,然後把小燕把放平改為向前延展,再多增加一點上半身的延展空間,改完後覺得還不錯,握牛角時還可以變速,也可以快速按到煞車,比之前當偽休息把好用多了。以下為井蛙開講,如有錯誤就當笑話看看吧,或者是請大大提點錯誤。這次改裝我有認真的思考了一下登山車的騎乘姿勢,其實我覺得登山車並沒有像很多大大說的那樣上管比公路車長,反而在正常設定下,登山車為了因應地形所需的身體重心轉換,一般騎乘時上半身重心會太後面,導致騎乘感不佳踩踏效率不完全,選手在平緩需全力踩踏時也會將上半身前引,來增加踩踏效率。因此如果登山車沒有要玩越野,其實可以透過龍頭或手把改裝來改變重心增加踩踏效率的。這台車玩到現在感覺快要變回原車了,只要再把大盤輪組換上就回去了。現在前後輪都700X32C大盤42/30飛輪11-30看看重心相對應曲柄位置,想像一下手拿板手的樣子,哪個能有效施力。影片裡有談到甜蜜點理論,我不知道跟踩踏有沒有相關,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大部分人遇到不了解事情 就覺得它不好但國外很多礫石車 也是從登山車基礎發展來的我也改了一台鋼管登山車 gravel化我有27.5 700c輪組互換 也有兩種長度前叉互換硬叉軟叉互換 軟叉氣壓調整 最近在測試休息把 軸距長超穩的真的是太好玩了 改天來分享 要玩異種改裝 一定要用sram因為它公路登山拉線比例一樣
這台小橘改了平把後就掛在牆上,看看時間已經超過1年了,在不騎我看鍊條都要生鏽卡死了,想了一下改回彎把好了,我真騎不習慣平把。先拿下手把,真不知道之前是卡了什麼陰,怎會把手把裝成這樣,又重又醜......裝上彎把重新走線,我的彎把管徑是22.2的,可以用SHIMANO SL-MC20撥把,便宜又好用也不錯看,騎了3天西子彎,第一天還好,到了第二天真的發現自己肌力又變差了,駕馭不了32C的外胎了,28/2休息了一天,今天在騎速度有恢復一點,看來得要認真騎車了。
以下改裝本來沒要分享,但是經驗還蠻特殊的,所以寫出來給大家看看。小橘改了30T大盤曲柄長175,其實這個腿長對我而言太長了,但不知道哪來的記憶,好像看過登山車要用比較長的曲柄才好騎,想說才兩百多元的玩具,不好用換掉也不痛不癢就買了,換上騎出去馬上感覺到不適,真心不騙踩踏膝蓋就出現卡卡的感覺,當下想說腿變長了我就把坐墊往下調約5mm,又騎了半個高雄壽山,依舊問題沒解決,所以我仔細想了一下這次改解決上死點的問題,坐墊往上調了約1cm,這次踩踏膝蓋卡卡的問題解決了,騎完西子灣回程我發現小腿出現了代償,我騎車已經很久沒出現小腿要抽筋的感覺了,所以很肯定這是下死點太低帶來的代償,他會使用到我沒用到的肌群,基於以上經驗我本沒要分享這低級的改裝經驗。但我這個人超懶的,既然改完了也就這樣繼續騎,大概一星期後吧小腿再也沒有不適感了,這大盤3月中改的,騎到現在也已經1個多月了,這期間我提升了一點點肌力跟肌耐力,已經可以輕鬆驅動32c外胎了,寬胎騎起來真的很舒服感覺就像自帶避震,現在踩的齒比也比之前重一點點,而這個不適合的腿長也沒再影響到我騎車了,騎乘速度也比之前快了一點點。我覺得或許曲柄長了一點其實也不會影響到騎乘,但如果想說長曲柄力臂長比較好出力,我可以說這沒有的事,我的車曲柄長度有152(女王的車).170.172.5.175這4種,我只覺得曲柄太短沒辦法出力騎,沒感受到長曲柄好出力,比較下來還是170的最好帶迴轉最好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8/26從高雄海軍總醫院回家時,左邊曲柄崩牙踏板掉了(之前有摔過),整趟路都只用右腳踩踏,我發現175曲柄對我真的太長了,僅一隻腳踩踏過上死點很卡,我用170曲柄單腳騎沒遇過這種情形,或許選曲柄長短時可以納入測試。
昨天陰陰的就騎登山車出門,不騎不知道一騎嚇一跳,原來改30T大盤不適合騎高速路線。齒比太輕體重不能轉換成速度,很多體重都被屁股承擔掉了,很多高速路段也只能用滑的,滑久了又失去踩踏節奏,整趟騎乘樂趣少了很多,但爬坡卻輕鬆愉悅,陡坡也能直上,但這也止於前半段路程,後半段爬坡屁股痛死了,也不太想要坐在椅墊上高迴轉,騎完回到家沒有練到車的感覺,一點都不累只有屁股痛而已。跟公路車的均速比其實沒慢很多,如果想輕鬆騎車還是蠻可以改的,但椅墊可能要換舒適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