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幫忙--捷、美兩廠鋁合金雙避震登山車的推薦

您說得沒錯,真的是難決擇,我的想法是如果選了anthem,是不是還會對trance念念不忘?如果選了trance,會不會覺得其實anthem就夠了,單車試乘的機會不多,不像買汽車比較能夠親自感受。
et099076 wrote:
我的想法是如果選了anthem,是不是還會對trance念念不忘?
ANTHEM 是部好車,經驗上而言,身旁的車友通常會再往 TRANCE 走,甚至會直接玩 REIGN。

et099076 wrote:
如果選了trance,會不會覺得其實anthem就夠了
依照樓主目前的預算,選 TRANCE,大概多 3 千元,若是選 ANTHEM,並無不可,只是要提升避震的效果,要花的錢應該不會只有 3 千元。況且,即使提升了,它還是 ANTHEM。

所以,白馬大的建議不是沒有道理的。
想想也對,畢竟現役的單避震車已騎了十來年,下一輛當然也是要騎個十來年,所以還是考慮長遠,就上TRANCE吧,再來就看店家的折扣了,感謝。
我覺得One-Twenty 7.XT-edition比較划算啊……雖然前避震少2cm,但我覺得車架設計的不錯,全車XT又比TRANCE 2便宜7000……
登山車比賽不是幾乎都美利達在拿的嗎哈哈
個人意見 公路車找捷安特
登山車找美利達
而且美利達這台胎寬2.35
trance2 2.25

ken 5487 wrote:
我覺得One-Twenty...(恕刪)


小弟沒有惡意喔!,只是已經快兩年的文章,您還能找出來回覆,真是佩服佩服啊!呵呵...
一,沒想到這篇文兩年後仍被回覆,感謝先。
二,兩年前發問時,完全沒接觸過雙避震車,感謝各位先進的意見,也已經要入手2014年款紅色塗裝的trance 3,只差最後與店家細節確認,卻因為出差外縣市而入手了2015年美利達120的500系列入門款(黑綠塗裝)。
三,兩年過去了,車只加了升降座桿及換短龍頭,也學了一些最基本的技巧,如豚跳,單輪等,當然膽量還是不夠,只敢跳50公分內的落差,騎乘熱度不減,所以剛好面臨升級的考慮,是該入手2017年捷安特trance 2,或是美利達120的XT版,還是原車零件升級,只保留與XT版相同的車架?是一件可以讓我想很久的事了。
四,對於新手選車,我的感覺是與其日後升級,不如一次到位,但要確定是否會有熱忱持續騎車。
五,美利達品質不錯,騎兩年了,沒有異音。當然捷安特也很棒,我的ATX-870仍正常服役中,至於機車國產品牌就要加油了。
六,雙避震單車能帶您更容易親近大自然,唯一不容易親近的就只有價格了!

我最近也在開始找登山車~ 也是想要off-road~ 這篇文章雖然是2014發文的~ 但整個討論串的內容對我在選擇上還是很有幫助~~浮出來是好事啦~~ 不過我比較想自組~~不過不知道自組登山車的多不多?
目前也是鎖定像美利達 120的車款~ 至少XT等級~ 初期活動地點應該會先鎖定桃園附近(虎頭山 五酒桶山...)

YC.Chang wrote:
我最近也在開始找登...(恕刪)


覺得還挺lucky的~剛想開始玩登山車off road...就有一台不錯的車要出清~~以我覺得滿划算的價格入手了 美利達 one-twenty 7 XT-edition 2016, 以新手來說應該算是一次到位了吧~~
登山車板似乎挺冷清的~~所以就發發文多點人氣囉~~

(照片是網路上抓的...自己的昨天剛牽還沒上路實拍 )


前陣子也牽人家脫手的2017 Trance4林道好玩
的確,登山車的版面真冷,可能與相關賽事都是公路車為主有關吧!我的美利達120去年底升級了fox140mm 的前叉,XT煞車及碟盤,也換了XT DEORE的輪框輪鼓,這幾樣零件就已經大大失血了,可是騎乘感覺就不同了,前叉多了2公分,跳落差車身比較穩,而煞車的手感更線性,還能調整手把間隙適合操作,輪框輪轂感覺差異就不是那麼大,但還是好一點點。後續也許有可能會改大齒盤及後避震,當然這得看機緣及財政狀況而定,目前這樣已夠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