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01爬文久了,總有「登山車」與「公路車」是個「相斥」產品的【刻板印象】。
2012參觀了【彰化縣美利達盃單車嘉年華】,才知道,原來「登山車」與「公路車」是可以【雙主修】的運動。 原來【2012美利達 「 登山越野賽 」的精英組 ( 國內部分 )第一名的劉書銘,他同時也是2011環花東「 公路車賽 」第二站 的 冠軍】,可見「登山車」與「公路車」是可以【雙主修】的運動。
另外,南寶樹脂車隊的黃合旬(女)選手,她也是同時得過「登山車越野賽」與「公路車賽」的【雙冠軍】(女子組)。
(二)、
朱阿宝 wrote:
本身是騎2008年G牌XTC的登山車。
從買車開始騎到現在......
騎乘路線大部份是騎(正常)的山路....
因為簡單,安靜,大自然!!!
就算轉換公路車之後,
也是喜歡騎山路!!
不知是否有此必要更換???
煩請各位車友作個建議。
thanks.....
從未騎乘公路車過(^_^)
朱阿宝先生晚安
您好
您可以考慮「登山車」、「公路車」兩種並用的【雙刀流】,看路況、路線、難度、需求而選用。保留舊有的XTC,另外再考慮公路車是否要購買,畢竟舊XTC賣掉沒多少錢,萬一新買的公路車不習慣,那回頭就要再買新登山車了。
試分析如下:
(1)可先在捷安特單車店,店內試騎公路車看看,若店內的空間太小,就問老板(店員)能否讓你在練習台試騎,看您習不習慣「彎把」的騎姿。... 另外可考慮到日月潭捷安特租賃站,租公路車騎騎看,需押金,環湖一圈,看習不習慣。 PS: 日月潭環湖也有不少陡坡,需注意安全,最好有車友同行,指導您的變速方式、剎車方式。
(2)另外,舊車賣掉也沒多少殘值,當初兩萬多元的XTC,如今處分XTC得到的價金也可能僅4~6000元,而4~6000元買不到公路車一組輪組,依版主所騎XTC之等級,在GIANT登山車之中屬中高階,相對應的公路車等級,個人覺得是GIANT TCR ADC 3,大約六萬。
因此,若真的要跨足公路車,舊車XTC保留,以後能用到。
(3)保留XTC有好處,像01單車遊記達人 laihummer大哥,新買一台GIANT公路車TCR C3( 約四萬元 ),但也有保留原有的GIANT 登山車。
laihummer大哥他參加的單車活動路線,如果是陡坡、水泥舖路,就會使用登山車,畢竟在此路面,公路車不太實用,也不慎安穩,登山車有其優點。
參見:
5/26...台中大雅區自行車活動記事、幾張照片分享!
另外,像【2013.7.28安全休閒單車隊戀戀山水遊山玩水單車聯誼活動】也是有陡坡、水泥舖路、落葉,使用登山車比較安心。南勢大哥所拍之照片,發現車友也是以登山車居多。
(4)新添購的公路車,可用於「省道型」的單車路線,柏油舖面,速度也能兼顧,例如參加【極限3號公路100K自行車挑戰賽】,公路車比較能勝任完成任務。
如同traveller777大大說的「我的情況是再不換公路車,注定會拖延行車速度,在百里賽會撐不下去。」
traveller777 wrote:
我的情況是再不換公路車,注定會拖延行車速度,在百里賽會撐不下去。
現實面比興趣重要。
(5)小結論
先評估自己是否習慣操作公路車的變速、剎車,再做計畫。 公路車與登山車「並不衝突」,可以並行,就像【雙刀流】。
另外,可考量天氣,而使用登山OR公路車。
舉例來說,像元旦的苗栗頭屋單車活動,遇到8度~12度的寒流+下雨,又冷、又冰、又濕、又滑、加上陡降坡,公路車都煞不住,以登山車較適合。 但如果是7月的極限三號公路挑戰,又熱(36~38度)、又遠(112公里),限時六~七小時,公路車較適合。
僅供參考
關於【雙刀流】,請參見【 現在都是登山車轉戰公路車,那有人是從公路車轉戰登山車的嗎? 】
GT~XTR wrote:
與其說轉戰車款..
不如說 :
擁有不同車款..
享受不同騎車樂趣..
awe1979 wrote:
雙刀流再+1
operate wrote:
那我是三刀流
1.小摺
2.登山車
3.公路車
看路況,看心情,看車友
再決定要騎甚麼車
(三)、
JWU0555 wrote:
沒想到在這遇到樓主有相似的情況~
我也是MTB想轉RB,花了非常久的時間在觀察RB的討論串.
而除了自己鎖定鋁架的車款外(CAAD系列)心中總有一種聲音說著 : MTB騎得夠好了嗎?RB熱度可以多久?
附上今年環半島在安通的足跡~~~
個人愚見,環島以登山車為佳。
而像「環化賽」(環彰化)、極限三號公路自我挑戰、...公路車比較適合。
若考量熱度,MTB保留,RB買基本款(搭載十速飛輪、煞變合一的煞變把)
(四)、
traveller777 wrote:
上坡怕齒比不夠,下坡是C夾的彈力和煞車塊制動力要足夠。
PS:
下坡請握下把,煞車慢慢按,忌急煞,還有把齒比調到最重。
要轉彎時,內側腳要高,外側腳低,身體稍微偏內側。
遇到直下坡,雙腳打平,身體重心向後移。
要求舒適度要找碳纖維的車架。
不過要爬山的話,應該是要求車架硬度,足夠頂住踩踏力道。
誠如traveller777大大所言,公路車的煞車、變速是需要慢慢適應。
最好有人帶著騎、教導,比較安全。
(五)、
2005 ES330 wrote:
小第騎乘腳踏車已邁入第六年:
公里數逐年提升700>1400>2100>2400>2800>2300(今年累計)
我騎的是13.5公斤的登山車,期間與公路車出遊數次從沒被海放過,
過去朋友曾經鼓勵我換公路車,每每與他們同騎後(均速保持30以上,高速達43),
反問他們我有需要換公路車嗎?他們個個改口說不用!
騎車是運動,不用被其他人左右,不是騎環法賽,
騎甚麼車自己高興就好
沒錯,個人需求最重要。
最近比較不常騎登山車,前天居然夢到我騎登山車走石板路。
補充
(六)登山、公路各有千秋、舞台。
歐洲的登山車刺激下坡,遠方有靄靄白雪覆蓋的山峰
High Alpine Singletrack Mountain Bik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suJFlXqiw
以公路車暢遊花東公路的兩日賽---
2011 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 Tour of East Taiwan Day 1 Ra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sDDPaqGels
2011 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 Day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8CbkngR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