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可以有請「流言終結者」....XDDD(以上玩笑話)真實情況是「老闆說的話不能說全錯」北部公路車四處跑南部...登山車與公路車的比例,大成46-55波而且越往南,偏的程度越大(能壓過64波)什麼?你問敢肯定的原因?那是因為,小弟呆在鄉下幾年,即見如此...但那也有段時間了─真假與否,還是以現在為基準但為什麼會這樣這還真的是個謎團....另外,小折其實不一定比較費力還是看人看車的設定
"蟒蛇胎"正名一下,是"蠕蟲胎"上面的連結有正確的指出蟒蛇胎另有它胎大家慣說的蟒蛇胎其實它叫做蠕蟲胎怪不得我去對岸看到對岸的車友都說蠕蟲胎我還以為是他們故意這樣叫原來是我們自己一直搞錯ESQ wrote:請問大家說的登山車是...(恕刪)
我自己分類是 公路車:車輕輪胎摩擦係數低身體負擔少只要練體力 肌耐力就可 好上手 最多卡踏摔三次就習慣了[大誤]登山車:最基本的上手車種 好操縱 改裝方向多變 可偏公路或山路來變化車子零件 要騎公路只要跟公路車一樣人的條件滿足即可變神人 要騎山路的話只要稍微增加越野操控技巧即可享受大自然環境的樂趣越野車:完全跟公路車不同方向的車種 體力跟身體反應以及操縱需求都會比較要求 當然能練上心肺功能更在好[很多選手都是公路車越野車交叉訓練來增加身體機能] 不過越野車也分成刺激的下坡車跟一般可兼顧上坡下坡的AM車 如果偏向常常騎去高海拔山區 或者路況上上下下的林道 AM車就能發揮功效 如果單純只是想要享受高速在下坡林道間穿梭 騰躍的話 下坡車就是最佳利器 不過車子也會有點重來增加穩定性[不過目前趨勢都越做越輕@@"}小徑跟摺疊車:短程或定點活動的最佳選擇之一 輕便好攜帶是這車系的優點 但是因為輪子行走距離比較短所以騎程來講會比較吃力一點[除非花錢去改大盤 飛輪 外胎 變速器] 曾經看過一位車友跟著大車從台中騎到中興興村騎到臉色蒼白orz大至是這樣分類 這是個人見解如有錯誤 歡迎大家指點! XD現在大致來說公路車是主流車種 這無庸置疑 不過個人認為在台灣的環境下 狀況很多 公路車還是有很多不安定因素 其風險比OFF ROAD車種更高..而且我也觀察過 有的在馬路騎車的民眾在騎車的時候 警戒力比較不足 常常騎的東歪西歪 精神有的也挺渙散的 但是騎林道的玩家對於操縱以及周遭狀況的判斷會比較鮮明 清楚也比較利於判斷! 我個人舉個自己本身曾經遇到過的狀況 昨天才發生的:小弟每天都騎林道車上班 昨天在準備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 一台機車逆向從我正前方靠過來 當下本能反應準備從機車左邊切過 不巧機車左後方又一台大卡車 當下已經沒多少時間做判斷 只是下意識認為死了 要車禍了 不過要撞我寧願去撞機車也不要去撞大卡車!~~~ 但是馬上有閃過一個方法....甩尾!~~ 就這樣 我瞬間把重心偏右甩尾瞬間轉向到機車的右側去 才好不容易閃過去.....我講這段不是在訴說我很厲害很會玩車 只是要講的是說 玩林道車的玩家在狀況發生的情況下會比較有清楚的思考邏輯來處理狀況 並比較不容易眼睛睜大大的等著撞上去...最終還是要說 自己要思考自己習慣怎麼樣的騎車方式跟騎車心情 我個人比較適合林道 那我就會一直朝登山車 越野車發展! 對我而言 什麼趨勢 什麼流行都不重要!~ 自己愛什麼就去騎什麼車 但是還是要量力而為
我住高雄~但在新竹工作~據我的觀察~(非正是依據)09~10年南部真的登山車居多!!但10年單車熱潮退後,很多車友都轉戰公路車~~包含我自己都是~~北部的確感覺公路車較多~但可能登山車都隱身林道~平常看不到!!我自己兩種車都有騎~~林道也是蠻多車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