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DELETED


king97878 wrote:
小弟親眼見過,團體賽...(恕刪)

對力學有一點概念的人都知道...
金屬的強度跟斯斯一樣有兩種
一個是降伏強度,一個是斷裂強度
達到降伏強度時會造成永久變形....受力能力會先短暫下降
而後受力要再繼續上升才會達到斷裂強度
這個繼續上升是多少取決於金屬本身的特性
但碳纖並不具有這樣的特性
要就直接斷
影片裡鋁車架測到降伏強度就停止
碳纖則是給他斷....
但事實上達到降伏點的金屬零件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如果家中有鋼束管的避震前叉不妨拿起來看看,其實多少都已經有永久變形)
只在於使用者遇到這樣的情形後還想不想繼續用....
但至少不會馬上讓你倒在地上血流滿地
我已經28歲,年紀不小了....
這類型的東西我不會想要給他用二分法定生死....

SpartanE17 wrote:
所以說現在碳纖維車架...(恕刪)

應該說...以人類能使用在單車上的科技來說
碳纖就是這個樣子
不過科技這東西永遠沒有真正成熟的一天
只有進步的腳步快慢的差別而已
以後也許會出現具延展性防止瞬間斷裂又耐撞的碳纖
以後也可能出現用不同焊接方式完成的7050鋁合金車架
(Ps以材料上來說,7050的強度是6061的快兩倍,只是很難焊接所以目前做不了車架)
不過那也都是未知數
但至少以現階段來說...我還是會選金屬車架
畢竟這樣還是比較符合一般人的使用方式
前面有大大po一些video測試carbon車架受擠壓承受磅數的強度緊蹦值
藉這棟樓詢問一下
以G牌公路車為例
我們都知道ADV SL 比 ADV 還輕還貴
那ADV SL 承受擠壓磅數的強度有比 ADV 還強嗎?還是弱?

ts080 wrote:
對力學有一點概念的人都知道...
金屬的強度跟斯斯一樣有兩種
一個是降伏強度,一個是斷裂強度...(恕刪)


感謝ts080提出寶貴見解...

片中的鋁合金...雖是降伏強度...只是....韌一些...

CARBON的強度,做為車架,飛機座艙,F1座艙,安全帽,,,,,其強度;相對優於所有鋁合金材料...

F1如果為鋁合金座艙,發生事故:

一:鋁合金:沒有斷,但擠壓變形...人呢?
二:CARBON:裂了,但保持座艙完整...人無事...(現今F1座艙)


做為腳踏車架:
一:鋁合金:沒有斷,但擠壓變形...不能騎,折回來,還是只有"賣拍鐵啊?

二:
CARBON:
...1~可能裂了,不能回收,"賣拍鐵啊,澴沒人要,XD...

...2~可能沒事(科學數據顯示相對強度最佳),繼續騎...現在為比賽所用的主流車架材料...

PS~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看法,科學數據不能涵蓋所有撞擊;但當今一般說法,咸信科學實驗的數據能比較出車架"相對"能承受撞擊的力道的強與弱...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dww land wrote:
等不及可以快轉到後面...(恕刪)

這個影片有作假的嫌疑
2分42秒到2分43秒銜接的非常不自然
而且從頭開始攝影機是架設在安全帽旁
2分43秒之後就不是了
如果摔車的話總會在地上躺一下再爬起來的動作
這影片完全沒有
摔車那一剎那的地形與車架斷掉的地形似乎也不太一樣
等不及可以快轉到後面
king97878 wrote:
感謝ts080提出寶...(恕刪)

做為腳踏車的話....
鋁合金....先變形再斷....有很大的機會至少可以撐完後段的路程再騎回家
(像重操車型常見的前叉變香蕉,前後三角歪掉這樣的狀況,你沒碰過的話說真的你也沒資格在這邊說什麼)
回家之後再決定要把它當紀念品還是當廢鐵賣掉
碳纖....你只能選擇搭計程車、救護車或是靈車回家....
但不管是哪種,都絕對比起鋁車的狀況掃興


另外
如果你對"疲勞"這兩個字有一點概念的話
就可以了解碳纖這東西...
第一次承受大衝擊之後沒事....不代表它還可以承受第二次....
(這就是為什麼我前前前一篇裡有寫到應該要先做過疲勞測試再來試強度)
並不像金屬一樣看起來沒裂沒變形就可以繼續用
不然彈簧就可以直接用碳纖做了....又輕又強幹嘛用鈦用鋼?好笨喔對不對?
(另外,鋁合金只要選對材料,其實也是可以做成彈簧,只是磅數和耐久度相較於鋼和鈦並不足以使用...)
就算是一線的UCI選手....他們的車子也不是一次性的....
畢竟單車不是F1,背後利潤沒那麼可觀...要玩一次性的東西沒人受的了
何況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真的做一個只能玩一次的東西讓你去比賽,你敢嗎?
(如果您是職業選手並且常常使用一次性的東西,麻煩私訊告知一下,小弟家的產品麻煩幫忙試一下)
像安全帽這種東西....作用就和F1坐倉一樣
久久才會受力一次,受力一次就換掉
用碳纖下去做就很合理
車架?這種天天在撞的東西....對我這樣的肉腳消費者而言還是省省吧....
就像我前前前一篇裡講到的....不變點新東西出來怎麼刺激市場?
就像BMX搞終生保固一樣....難道他們保了終生保固就真的一輩子不會壞?
我還真希望是這樣子,但事實上就是根本不可能....




最後再補一點
所謂的科學....就是要比照常見的使用方式來進行數據分析
全都拿來擠一次然後數字最高的就是第一名....這樣每個國小學生都可以當艾因斯坦了....
業界的標準並沒有那麼鬆散....謝謝....
這部份
我覺得可以參考大廠捷安特的產品
MTB的領域
carbon車架只有Trail級以下才提供
我相信巨大一定有能力做出碳纖下坡車
但Glory、Faith、STP、Reign就只有鋁車架
或許飛飛跳跳的MTB還是金屬車架安全些吧

ts080 wrote:
做為腳踏車的話......(恕刪)


其實討論毋需劍拔弩張...;登山車區,均為同好...分享經驗,談談趨勢...無絶對的是與非...

就"疲勞度"而言....請問您,鋁合金車架較有彈性或碳纖維?

小弟早在30年前撐竿跳的跳竿...就是?纖維

網球,羽球,....釣竿....需要韌性,彈性,強度,重量...全都是碳纖維的天下皆非一次性...


別的不敢說....小弟非相關科系;但就疲勞度而言,小弟個人認為:
就同等用途(如釣竿,車架,球拍...)碳纖維仍明顯勝過鋁合金...

紫蘇豬五花...碳纖土坡,碳纖變速套件,碳纖大盤.....

當然小弟不是標榜多好,多強....沒有絶對的,價格高;不能回收...就是最大缺點...

鋁合金,碳纖維的車架....還需要爭嗎?環法,環義,,,,連UCI也快要碳纖化了...孰優孰劣?不就是最好的答案....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DELETED
DELETED
DELETED
king97878 wrote:
鋁合金,碳纖維的車架....還需要爭嗎?環法,環義,,,,連UCI也快要碳纖化了...孰優孰劣?不就是最好的答案....


大哥
我倒覺得...
碳纖維在公路車或輕度越野的XC車上有絕對優勢
小弟夢中情車是Rocky mountain的Altitude 90 RSL碳纖車
目前手上有三部碳纖公路車、一部複合
五部MTB卻都是鋁合金
哈哈
還無法跨越"萬一摔車"的心理障礙
飛飛跳跳,摔車的機會很大溜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