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此,請教各位騎登山車的資深車友們,大盤組48-36-26T與44-32-22T的差別?

照這個理論跟數據來看....斜躺車可能可以上120了
風阻比公路車還低...
時速要上40公里非難事, 但是要跟上勇腳的公路車依舊有一段距離...
這裡的好手真多,窩在這小島,真是埋沒人才。或許,騎車只是興趣而已,不必靠騎車吃飯。

yhlin1954 wrote:
時速要上40公里非難...(恕刪)


大家都好厲害, 我的登山車目前在河濱, 大概只有順風才有機會用到前 44 後 11 , 不過這個時候速度大概在 35~38 左右吧 ( GPS )
如果是無風狀態我根本用不到這檔.

yhlin1954 wrote:
時速要上40公里非難...(恕刪)



必須要澄清一下, 上40公里雖非難事, 但是只有短短的時間, 如果登山車能長時間

維持40公里以上, 早就出國比賽去了. 登山車經過大改造確實可以達到增加

速度的可能, 但是腳力也要提升才可以. 改到最後還是換公路車比較可行,畢竟結構不同,

一樣的腳力情形之下, on road 登山車是跑不過公路車的. ~~

隨便都上6X.... 如果我看到我的表有這個數字。通常我會檢查一下我的輪徑有沒有設錯,不過現在智慧型手機應該算普及了,下載個運動追蹤者,用GPS定位準確多了

fredriclee wrote:
嗨!各位資深的登車山...(恕刪)


大盤換成48-36-26T會比較快?!

44T很夠用了,練轉速比較好,不建議用硬踩

44-11我都覺得太重,才又把飛輪改成12-23

武嶺、新中橫、阿里山、太平山、3P都可以順利完成

300K13小時、瘋塔塔加200K不用7小時

腳的負擔也比較小,練練心肺比較實際啦~~


paul-kukoc wrote:
大盤換成48-36-...44T很夠用了,練轉速比較好,..

腳的負擔也比較小,練練心肺比較實際啦~~

(恕刪)



我也這樣認為 ....

當我非得要換 48-36...才能過癮的時候.....我會優先考慮乾脆去買一部 RB

因為那時候我騎車的路徑跟現在的路程應該是很不一樣了...
二十年前小弟剛騎MTB時, 當然用標準46-36-26;
第三套大盤換成了Sweetparts CrMo + 46-32-22鈦製品;
接着換成96 XTR 44-34-24

期間小弟的體能增加不少, 但速度增加不多.....

建議大家如果所在的地區多下坡段, 而你又夠脚力的話, 可以用就用46T甚至48T吧.

由於小弟久已不作XC, 現在使用公路車的50-34兩片大盤.
有人有說「隨便」上6x嗎???
我說的65、58是用giant「碼表」測的(有快樂值),
而且都只維持5秒左右,
不過確實是平路...
我也覺得 就讓登山車去走他該走的路吧 公路車去競速 登山車去深入林野 這樣才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