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說法應是低能量損失設計較恰當....真正能號稱"完全"無能量損失的車架還真不多見.
NRS算最早的一個
....以一般全避震車,後避震一定要保留20-30%的預壓,以適應地形起伏壓縮伸張.
但是NRS的後避震器設定要非常精確.以正常騎乘姿勢+全部配備重量上身後...輕輕的坐上車...
調整正氣壓....需達到完全連1 MM預壓都不存在.
不然效果就打折扣了....0預壓也才能完全發揮3.75吋的行程.假設有預壓縮量存在.
如何保有完全的行程呢? 那這車表現就沒那麼完美了
(原廠說明書有正負氣壓體重對應表.可參考設定)
但是它也不是完美無暇....無預壓的設定...
使的騎到下陷地形時,墜落感會大些(國內1999年某中文雜誌試騎測試文的說法)
我有篇當年的國外文章...刊於輪彥自行車市場調查(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1999年8月號)
剛剛隨意搜尋一下.網路還是不少NRS資訊...請擁有此車的朋友自行搜尋觀看
有個原則是沒錯的.該車設定必須完全0預壓.不是1MM或2MM也可以的模糊空間.
原車附的英文說明書都有說囉.有興趣看或擁有該車的車友...可以跟我連絡

分享一個我實際騎NRS 5年的感受,上坡時後避震不太愛動,若上坡時站起來踩且重心放把手處,後避完全硬梆梆...那種感覺是車架後三角結構把避震"更"住不動,非常硬朗,確實完全不會壓縮....下坡時呢...臀部重心後移.會感覺後避恢復柔軟彈性,吸震效果也蠻不錯的.唯獨抽車時後叉好像軟軟的...不過這是XC輕量車...就別要求太多了...這車有它好玩的地方,不過我已經賣掉換FR車種囉...爬坡就是累又重.
http://hkci.net/www/index.php?pg=article&id=3
細說NRS:
NRS與其他懸吊系統不同之處還在於它不必依靠當騎乘者坐上車子時壓縮避震器的預壓(SAG)(大部分的懸吊系統都會有預壓以在一些小顛簸時能發揮作用,但代價就是損耗能量),而NRS避震器維持在完全伸展的狀態,並隨時準備以完全的3.75英吋 行程避震器吸收震力(使用SAG的避震系統,實際可用避震行程會比原來更低,原因在於避震器已經因為騎乘者的體重而壓縮了)
此文章源自Giant官方網頁。
一旦你熟悉了設定後避震器的流程,而且你也比較了解如何操控你的NRS車,你就可以依你個人的需求微調避震器,只要記得下列兩個原則:
*永遠保持正向彈簧與反向彈簧氣室的氣壓值差
*永遠保持"無預壓縮量"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