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汽車的煞車碟盤為鑄鐵加工通風碟,材質軟,散熱較好;腳踏車碟盤是不鏽鋼,材質硬,相對耐磨,但溫度也越高!如果這理論延伸至汽機車,來令片的磨擦系數和材質必須配合碟盤軟硬,才不致於溫度偏高! 大家參考一下!
在一個短短的下坡途中,刻意只用後煞,才30公尺不到吧,下車用姆指、食指捏了一下後剎碟盤,居然被燙到A.曾經騎機車載人山區下坡約三十公尺發生煞不住的情況,由於才剛要下坡而已,停妥後下車發現碟盤在冒煙,而且變黑.等了一會才用點煞和後股搭配慢慢下山.A.另外騎單車在土城承天寺陡坡下坡後去摸鋁框也是感覺到燙,也是約四十公尺左右的陡坡.讓我想起有公路車友在下坡時爆胎,因為輪框過熱.
sh960414 wrote:應該會不一樣吧?看你是要一次鎖死?還是慢慢磨擦至停下來鎖死應該單純只有輪胎會有燒焦味吧 沒錯~瘋狂~ wrote:不一樣....動能一樣但煞車摩擦時間不一樣 基本上煞車時產生的熱通常在碟盤,來令,輪胎,地面這些地方既然煞車快慢會造成摩擦時間的不同當然也會造成煞車後碟盤的溫度不同但是以上這些地方所產生的熱能總和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當你慢慢煞車時碟盤及來令會產生較多熱能,輪胎及地面會產生較少熱能,此時碟盤溫度相對較高,反之,直接鎖死輪胎的煞車,碟盤及來令產生較少熱能,輪胎及地面產生較多熱能,此時碟盤溫度相對較低
再補充一下,我之前所述是以正常煞車下產生的情況但如果在某些狀況下或刻意以極慢速度煞車,造成碟盤散熱速度大於摩擦產生熱的速度,還是有可能造成碟盤溫度較低的,綜合以上所述,相同速度下煞車時間由極短到極長時,碟盤的相對溫度是-低--高--低-並非完全與煞車時間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