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去太平洋詢問
我想機率很高
他們算是家主流外的工廠
公司營運的方針不是以獲利為主要考量
而是以創造有價值的車為主要目標
董事長十分有趣
有空時還會自己載著birdy去給客戶
他們對於專利技術是開放的態度
有點像是公開程式碼
所有人都可以來和他們討論技術
他們也不怕你學
他們開放的態度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
有很多德國或義大利大廠的員工
直接殺到新屋這個鄉下地方去
一待就是好幾個月
待在他們焊接廠或是研發中心
大家一起丟想法
彼此討論
包括接下來幾年
世界大廠都要做的電動登山車
在這裡都看的到原型車
有蠻多老外在這裡「掛單」
他們還有提供宿舍
飯菜自理
其他時間不會管你在幹什麼
有的老外晚上待不住
跑去市區喝酒
隔天中午再進工廠繼續弄他的車架
他們都不會管
你要用他們的機器就去用
不懂就問老師傅
非常有趣
但是他們的管理方式是屬於自我管理
和巨大與美利達的TPS豐田式管理截然不同
在他們的工廠比較沒有壓力
員工還可以跟你聊兩句
如果是去巨大或美利達
你就會發現牆上的大時鐘
不斷地計算每台組裝的平均時間
如果慢了
音樂聲就會一直響
沒人有空理你
事情都做不完
壓力非常大
基本上就是以最大利潤與效率為目標的工廠
此外還有一些自有品牌
基本上就是家庭工廠
以代工模式經營
這些也可以去問看看
有些老闆態度十分開放
員林彰化一帶頗多
以上就小弟所知提供版大參考
希望你的朋友能有個收穫滿滿的自行車之旅
讓他看見我們台灣的韌性與軟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