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400張小朋友集體出走!Nicolai TFR登山車超勸敗直擊!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PDK不是很瞭請再多...(恕刪)


davychen PO的...Porsche 911 Carrera

davychen wrote:

Porsche 911 Carrera


▼這具PDK(Porsche Doppelkupplung)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基礎來自於80年代的Porsche 956 Group工廠賽車,兩組離合器分別控制1、3、5、7、R以及2、4、6檔,和Porsche過去所採用的五速Tiptronic相比,不僅齒比更緊密,同時更具有超快換檔、極低頓挫及低傳輸損耗等優勢,此類雙離合器變速箱在市場上已逐漸增溫,除了較早問世的VAG Group DSG,後來的BMW M-DCT(M-Dual Clutch Transmission)、Mitsubishi Twin Clutch 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及Ford Power Shift等,Ferrari也準備了一套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給自家最新電動硬頂敞篷車California,看來這是一項無可避免的趨勢方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86&t=838511&last=9104192

...(恕刪)


就是給他...操(超)...耐超..勇...殺..讚...


...哈......
‧°∴°☆﹒°☆﹒﹒‧°∴°﹒☆°∴°☆﹒﹒. °.﹒‧°∴°☆‧°∴°﹒☆ ☆°.﹒‧°∴°☆°
所以何時會有配備PDK的單車問世啊???那種幾乎接近無段變速的超順暢感+超低損耗傳動效率才是真正的變速王道~~應該"電子自手排"模式也一併具備,那就超殺了~~

目前的單車內變速很多是像自排汽車般用"游星齒輪式"的,好處是入力軸和出力軸能在同一直線上,較適合裝在花鼓裡~~

但是一般游星齒輪由於行星齒數量眾多(一般每層至少三顆),光培林就一大堆,所以每層的效率一般在80~90%之間,只要疊一個三層,傳動效率就只剩下50~70%,所以不見得適合性能取向的單車....

而像尼可拉的變速箱是用類似手排汽車或打檔車用的雙軸式變速箱,用撥叉之類的東西去決定要用哪一對齒輪組來驅動出力軸,零件少所以培林少損耗也少,傳動效率可高達85~95%左右,所以能有很好的表現~~

而這種變速箱已經有一百年的發展歷史,是人類投注最多心力的變速系統,所以不會故障是很正常的,畢竟單車的迴轉速和扭力遠低於引擎~~

其實單車傳統的鏈條外變速系統的傳動效率是最高的(約95~97%),但無法在不踩踏時變速,所以對於常常需要在不踩踏時變速的激烈越野騎乘,這種變速箱甚至PDK是最佳的選擇~~
Roger陳
40萬~還真貴啊~~~~
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想法.....

sD.
innfuan wrote:
40萬~還真貴啊~~...(恕刪)

您的V10性能表現也不會輸尼古拉了,
只不過VPP的系統比較需要定期保養,
再說,以外觀而言,V10在路上的受矚目度搞不好會高過尼古啦哦!
dahone wrote:
再說,以外觀而言,V10在路上的受矚目度搞不好會高過尼古啦哦!...(恕刪)

美感與生命力, Nicolai的車架最欠缺的...

簡單比喻, 同一支釣竿
全抽出直直的擺著
或是正與大魚兒搏鬥著的彎曲

V10很強烈的表達出"只想衝下坡, 只想跳落差"
那是騎士在坐上車子馬上感受到的執念(或怨念...)
(PS. 在下只看過V10的網頁,沒騎過看過實車, 但是在下的車會有這樣的感受, 所以掰得出來...)

Nicolai的車不會說話...
後行程不看文字說明, 無法得知定位...
就像這帖, 樓主的開頭分享文裡完全沒提到(後面的回覆可能有談到)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美感與生命力, Ni...(恕刪)

美感這種東西還真是見人見智呀!
有人喜歡肌肉張力的美感,有人則欣賞机械美學!
(我就是特別喜欶這穜機械工藝鑿痕的人呀!)

相較於現在一大堆異型管、變型管或是抽得很誇張的車架,或許Nicolai的內斂才是真正經久耐看的本質呢!

不信?
看看那些為古典鋼管公路車而瘋狂的人就知道了@@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Bruce815 wrote:
美感這種東西還真是見...(恕刪)

布董,
我們這星期天要去彰化南投坑, 美利達的馬拉松路線看看
要不要一起來!?
在下想開開眼界

PS. 阿亮大也會到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不知哪年真有人靠著nicolai加內變速系統
拿到UCI下坡賽分站冠軍

我對N牌的車會更加肯定
andy95100 wrote:
不知哪年真有人靠著n...(恕刪)

以Nicolai的作風,這一天的來臨有得等了,
今年Santa Cruz車隊靠著V10拿下了UCI年度冠軍,
也為車廠作了最好的廣告,
明年的下坡賽應該會變成雙S(Santa Cruz V.S. Specialized)的戰爭。

沒錯, 以Nicolai的作風真的是有得等了,

贊助選手以及車隊是廣告行為, 目的是增加銷量,

Nicolai的產能一年才2000台, 早就供不應求, 不須要用贊助來增加早已供不應求的銷量,

他在2005年接受Bike雜誌專訪時就說過, 不會贊助車隊以及選手, 他認為那是規模經濟的商業行為,

目前Sram歐洲, Continental Racing, 以及Gates Carbon Drive車隊所用的Nicolai都是車隊花錢向Nicolai GmbH買的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