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e123 wrote:樓主應該是找...(恕刪) 這樣也能猜出來?真是太厲害了!小弟住高雄網上訂車架、電話溝通組車內容,車寄來前原本也有些擔心,但是車組的很好也很細心,買車期間也很好溝通(折扣、送配備、換用零件等)!我知道之前該店的討論在版上曾蓋了大樓,這次買車的經驗倒是還不錯,我的想法是互相尊重啦!
太久沒騎車實在等不及了.................我的雙避震處女航:換了舊愛的FULCRUM REDMETAL 5 入門輪組換上PG990飛輪換上彎把及裝上MX-12踏板...可以上路了角落裡暫時遭冷落的舊愛等不及復原了,戴上硬式護腕,出門試了一下,從左營小巨蛋沿愛河車道騎到旗津再騎回來,初次體驗雙避震的感受的確是舒適性大增(還不敢試太坑坑洞洞的路),但因為之前是電話告訴車行我的體重請他直接調後避震預壓及打氣,今天把回彈放到SLOW及FAST都試了試,感覺上好像有點太軟(等買了避震氣打氣筒再自己學著調,現在也還不會,有高手能教我嗎?),不過後輪貼地性很好,配上粗胎用力踩,有點虎虎生風的感覺,如果把後避震鎖死,則完全是之前騎單避震的感覺,速度也拉的快,...........一個多月沒能騎車,這樣我就很滿足了(因為偷騎回來被臭罵了一頓),不知道何時才能真正去小小OFF ROAD一下.........................
3月16新增照片愛河畔:愛河畔:愛河畔(後避振實際作動行程):愛河畔(後碟沿用舊輪組XT的,磨耗過,不知有無影響?有大大知道嗎? P.S.前碟是新的):愛河畔(影子後變的內傾角度):愛河畔(找棵樹幻想在林道過過乾癮):蓮池潭(為品牌一致,偷偷把水壺架換成美利達的,希望不要被發現):蓮池潭(好久沒來,蓮池潭較像樣了):..........................唉阿!相機沒電了! 下次再說............
山頂洞人168 wrote:大大好!我的是原車是白色的1000D...(恕刪) 您好!我用的是MEREK碳纖維平價彎把手(露天買的),還不錯!順便推薦一下握把(ERGON 人間肉球 GX1 ),很好握!美利達打氣筒(號稱避震器及輪胎兩用,有點重或者說是扎實吧!)今天把BR-M575的煞車換成舊車的XT有空也貼貼圖交流一下騎乘經驗吧!我的後避震受力並不會有洩氣的聲音耶!但是我還在摸索預壓(SAG)的調整,目前後避震是打到90左右才能壓到行程的5分之1多一點,看網上很多人都打到120-150之間,我如果打這麼高就幾乎不會動了(我大概74公斤),不曉得這樣正常嗎?對了,如果您腿力練成了,也就不用換1.75的防刺胎了!雙避震登山車配1.95以上巧克力胎操控比較好(看用途)也比較MAN啦!馬吉斯Crossmark 2.1 這條跑的也蠻快的阿(中央胎紋比較密集)!
更換了FOX F100RL前叉氣壓打至75PSI(SAG約20mm),回彈調中間偏軟一點,過坑洞、下階梯小試一下,真的是滑順,剛性也夠,讚!但後避震就困難了,如要調到SAG值為百分之20-25,氣壓大概只能打50-60PSI,實際上路感覺偏軟,也覺得有較明顯的踩踏損耗。試到較佳的狀況時為氣壓打到90-100PSI,後避震有較適中作動,踩踏損耗也不明顯,只是這時SAG值大概只有百分之10(5mm),如果氣壓值打到120以上時,幾乎就量不出SAG值了,這樣不知是否正常?是否後避震適當的SAG值並不一定?而隨著不同的避震車架設計有所不同?有高手大大能提供意見嗎?(後避震為X-Fusion O2 RC 190mm/5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