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五酒桶山VS硬尾---前叉的選擇

而且以五酒桶山的地形
100真的夠用
..............................................................

必大:
那如果用80mm去五酒桶山夠不夠用?
當然,不跳小飛台!
penna wrote:
而且以五酒桶山的地形...(恕刪)

penna 好久不見
五酒桶山大多是XC地形,有上有下
順順騎我是覺得80也夠了

這樣上坡好騎很多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我覺得用技術來克服,80應該也是夠用的
畢大

mickey4502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角度的關係,您前面那隻好長哦!!


這樣也被發現....


mickey4502 wrote:
從80mm換到100mm會好騎很多嗎?


我個人覺得有限...除非避震效果本身就差蠻多的....如aeris換fox..當然就差比較多

還不如練習重心的控制更直接更有效....

重心後移...溫柔的握住握把..不要加重量在握把..感覺就會差很多

我另一台車是用 spinner talon 10MM...朋友試了也是覺得蠻Q的(他本身用FOX)

SPINNER 以前又是幫RS代工...該學的應該都學會了..

換RS不如直上FOX TALAS...輕一點 功能好一點....價錢....貴很多.................點...




mickey4502 wrote:
不過2.7公斤的前叉我不想抬。


你常常在扛車喔

我是在練豚跳/踩拉龍頭時就會感受到CARGO的重量
當然下坡時卻是覺得更穩一點
http://tw.myblog.yahoo.com/abaama/
mickey4502 wrote:
mtbracing兄...(恕刪)


大棟山有一半的路被鋪上階梯,不好玩了... 可惜喔!

說真的..可調行程這功能,除了上坡縮短、下坡伸長外
還有什麼其他功用嗎?
mtbracing wrote:
大棟山有一半的路被鋪......可調行程這功能,除了上坡縮短、下坡伸長外....(恕刪)


這樣不就上坡也行,下坡也強嗎?
對不起,我用想的,沒經驗。
Hummer、Birdy Alivio 、Dahon Mu P24 、OYAMA-A300、specialized fsr xc

mickey4502 wrote:
就上坡也行,下坡也強嗎?


對阿...這就是可調行程的好處跟用意阿.....

像我爬坡用100mm鎖定.....健步如飛
......下坡用150mm...........穩若泰山


以上..................................誇飾法
但是.......真的差很多.........可變行程
http://tw.myblog.yahoo.com/abaama/
小弟的第一台車LG BART PRO,原廠配的是RS TORA彈簧前叉,可調行程80~130
唯一會用到80的機會,是從故宮爬到風櫃嘴
用80的時候,車頭比較不會翹起來,能夠幫助你把力量都用來克服上坡,不需分心去注意前輪會不會舉起來
不過接下去要走五指山,就得記得把它伸長回130喔,不然的話......買可調的避震器是買心酸的嗎

結果,到後來,小弟常常忘記這隻可以伸縮,一不小心就常常130爬上山了.....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先弄清楚自己車架建議行程多長吧,

雖然說, 我們只是爬爬山很難真的操斷車架.

可是使用了超過原廠建議長度的前叉,

只要裝上車了就瞬間失去保固條款, 每多1"行程平均頭管角度就上揚一度.

對於騎乘姿勢與重心的改變都會影響整個車子.

通常車子原來配80mm形成,絕對不可能可以支援到150mm...

找比較好一點的前叉品牌, 阻尼和許多細節加工的設計還是會讓你感受到的.

以您的情況我也推薦REBA就足夠.
車子醜毋寧死~
RS REBA再一票
會比你現在司普的重些 約多300克

當初也有考慮過司普
因為1300多克的重量
真的很吸引人(我換前叉主要是為了減重)
但是問了幾間車行
店家一開口都是問:你想拿他來做什麼?
並表示 輕度XC以上的用途都不適合
他們不想看到客人買了以後拿去瞎跳
再回頭找他們麻煩

後來有車行推薦REBA TEAM
並且開了個無法拒絕的價格.....(其實是開REBA SL的價錢 拿出來才發現是TEAM 忍痛賣出)
REBA看起來粗壯一些
強度也好很多
重量 強度 價位 都不錯
單避XC車種前叉超過100MM
意義不大
何況影響車身幾何(80mm換到120甚至160mm上管會增高很多 小心卡蛋)

剛換REBA TEAM 很有感覺
車重輕了快1公斤不說
正負氣壓 龜兔 線控鎖死 連鎖死後的緩衝間隙都可調
玩了幾週後發現
那個負氣室真是微妙的設計
可以減少氣壓避震行程非線性的缺點
不過
感覺行程的後段還是一樣硬梆梆(這樣也算另類的防觸底吧)
正負壓調整好 加上龜兔
就能達到想要的軟硬及Q度

以前也很哈marzocchi 160mm粗壯的FR避震器
不過自從玩過一次朋友的單速車
那重量真是OOXX.....

總之不管買哪一款
對林道產生興趣後 千萬別買只適合輕度越野的避震器
很快就不夠用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