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告別美利達, 騎上GT馬拉松!

bluebirdy wrote:
這是官網誤植~我的是...(恕刪)


那看樣子應該是車主照個官網的配卻沒想到被官網表了吧 ...

請問這系列還會跟以前i-drive系列一樣需要坐在坐墊上才能避震嗎?
看起來好像長得有些不同了.

FOX 100mm好銷魂阿... 我咬著牙只捨得下手REBA SL
不好意思,亂入一下,有人知道第二張照片中的紅色座椅是什麼牌子的,價位,謝謝
請問樓主的這台車
是跑那些地方
ONROAD/OFFROAD?
畢大
kk3700 wrote:
不好意思,亂入一下,...(恕刪)


應該是...Selle SUCCESS, 放在fizik商品旁邊...
yang6628 wrote:
應該是...Sell...(恕刪)


看起來是Success RTM2,
跟樓主用的一樣, 只不過是紅色的.
RTM也是我服役的坐墊, 好看好用(不過有點略硬)
hungweiwu wrote:
看起來是Succes...(恕刪)

謝謝,最近在找紅色的座墊,還在思考中~~
由於full set XTR 的買入價已經不詳......只能答你前叉及車架的價

GT Marathon $15000 港元
Fox TALAS RLC $ 7000 港元

其實是貴了點, 但由於白色的 Fox TALAS RLC 在香港只得 10 支, 是限定版, 很難得的喲!~
一直在看mobile01多時, 多謝各位的文章還看著長大(指車齡), 我其實是OFFROAD多的.

座管束是用快拆, 是為了在下山路時能快速調整車高, 很方便的,
那車架上的座管用31.4mm, 但車架管外圍居然要用到34.9mm的座管束,
可想而知那厚度, 應不會那麼容易把車架鎖裂

至於為何4吋的XC車裝上TALAS是因為它可調整至120mm及100mm行程,
在山路及林道多是XC的路段我也會用100mm,
但忽然變成落差大(在香港由於合法的越野單車徑太少但騎山地車的人太多而把路行爛了,
當然雨水也加了一把力)的路段時, 140mm就可發揮它的功效啦!
而且新的TALAS只有4.13lb, 比以前的140mm前叉輕多了, 與此車架結合可很好喲!

i-drive系統用上Fox RP23也可謂絕佩, 它的吸震能力真的沒話說,
騎著車過石時如履平地, 就好像在騎AM車呢!!
當發力狂飆時i-drive系統真的能令我很輕盈的加速, 我騎得很滿足啊!

我的是Selle SUCCESS RTM, 很輕的但內裏是膠造的, 在香港賣$350, 可謂價廉物美!!
devil6666 wrote:
一直在看mobile...(恕刪)


讚!
原來是TALAS 100-140

我先前也想換這支, 不過因為預算關係現在用REBA SL頂著,
不過我落差大多順下, 偶而犯賤才會跳個幾下,
這台車看了就很銷魂阿!

請問i-drive系統現在還會有一定要坐在坐墊才能避震的問題嗎?

有機會來台灣一起跑offroad吧~
i-drive 不需要坐著才會有避震 一般的都有避震 踩踏效率比G牌的好很多 上坡很省力 下坡也很穩
我適用I-drive5 跟 reign & trance 比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