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抬腳踏車,是我16歲那年向爸爸要的生日禮物。當時變速腳踏車慢慢普及了,但是21段的腳踏車算是最高段了。價錢算有點高...吧....?? 6800台幣 我很喜歡那輛車,一直到現在出國工作了,還是帶在身邊。 當時只想要"變速腳踏車",所以對腳踏車不是很了解。加上當時家裡沒電腦,所以對腳踏車可說是一無所知。只知道會變速的很炫,整體設計要好看;就這樣兩個觀點........|||
它沒有很棒的避震系統,原本的避震器後來壞了(自己也很驚訝可以把避震器給弄壞...我只騎平地耶!!??) 找老闆換,才知道是優利膠避震器。不算差,不過是很低階,可以用的設計。 後來換上個1000台幣的彈簧避震器(老闆說是最便宜的了.....)。算好用~~反正會吸震會彈就好~~~手才不會累。
它沒有很棒的框架,但是很耐操耐摔。他的車身重量是現在鋁合金車身大約2倍重,但在當時來說算是輕了。聽說是鉬硌合金的.....(某車行老闆和我說的)。 我只知道我有過很多的摔車經驗。不管我怎麼摔,車架就是沒有出過問題。
和現在的車比,那是一台老爺車。論年紀,論設計,論零件,都是"有歷史的"! 但是我就是喜歡它。除了是爸爸買給我的生日禮物,我就是很喜歡它,有很多和它一起的回憶。
出國前,我花了一筆錢改造她。現在,它是24段變速。換過花鼓和後變速器。 前輪框是日系的陽極處理的框(爆讚的,低價位輪框哩,我沒用過比這更好的!) 後框是法國的(不是很滿意,忘了一起換成陽極處理的) 變速播盤也換過,因為原本的有一次摔車時摔壞了。 龍頭現在換成可上下調整角度的。(原本的是固定不動的)。 後輪外胎換上德國製的特別輪胎,側邊有防穿刺設計,胎紋設計是中央為平面,兩側為顆粒的速度與抓地力兼具的外胎。(一條850台幣)
登山不登山,公路不公路。你只要問自己: "我買了它,接著,我要怎麼用它?" 公路車快,但是除非妳是要騎遠路,或是喜歡那種速度和吹風的感覺,不然的話算是浪費了一台車的性能。 登山車的應變性很廣,速度上不能過快,但是可以享受的樂趣範圍比較大。且,不一定要換成光頭車胎(不知道是不是我所認知的砂紋胎),我現在用的德國外胎就很棒(不是細胎,是粗的)。中央是平滑的,兩側才有顆粒。可以在平地上快跑,也可以保持轉彎時的抓地力。 所以我只建議你,想想妳要怎麼用他,再去決定要買哪種車。 如果真的兩台都想要,那就好好工作存錢,兩款都買,然後隨興趣牽著出門騎。
內文搜尋

X